晚飯后難得的閑暇,我們一家人坐在庭院里閑話家常。
奶奶笑著調(diào)侃我小時候的糗事,說我兩三歲時總喜歡坐在門口,對著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人群叫著“叔叔阿姨”,就算無人理睬也不亦樂乎。大家頓時哄堂大笑。
一陣粗獷卻熱情的叫門聲打斷了笑聲,我起身去開門,一張飽經(jīng)風(fēng)霜卻洋溢著笑容的臉龐迎上來,原來是周大爺?!斑@是昨兒個剛摘的番茄,熟過頭了,人吃有點不合適,拿給你們喂喂雞鴨?!蹦棠探舆^大桶的番茄,忙招呼他進(jìn)來坐,周大爺擺擺手,又塞給我和弟弟幾個青棗,便離開了。
周大爺住在村口,每年這個時候都要挨家挨戶送幾桶果蔬。我啃著洗干凈的青棗,抬頭看著滿天的繁星,思緒卻回到了小時候,回到城市車水馬龍的街頭。
十歲以前,我和父母一直住在熙熙攘攘的城市里,那兒的夜景我再熟悉不過——絢爛的霓虹燈與閃爍的車燈交相輝映,街頭路邊的小攤吸引顧客的彩燈混在一起,好像一場盛大的燈光秀。這夜景很美,也很熱鬧,哪怕身處高樓之上,同樣能捕捉到晚風(fēng)送來的嘈雜。可惜,它也很冷漠。川流不息的柏油路上,人潮車流洶涌,每個人都行色匆匆,沒有多余的問候;高大的建筑鱗次櫛比,將天空切割成不規(guī)則的形狀,也把人們分割在一塊塊狹小的空間里;高樓林立的小區(qū)里,難尋帶著溫和笑意的面龐,幾乎找不到打招呼的老朋友,甚至多年的鄰里也互不相識、擦肩而過。
但回到鄉(xiāng)村,在露水浸濕的小路上,我笑著與熱情的叔叔伯伯打招呼;在酸角樹蔭下,我婉拒老人讓我去她家吃飯的邀請;在掛著香甜果實的果林邊,主人摘下或鮮綠或火紅的果子,邀請我們體驗“農(nóng)家樂”……
“唉,農(nóng)莊的主人剛剛打電話來說明天有事,沒法兒讓我們?nèi)フ葺??!卑职值脑挻驍嗔宋业某了?。他嘆了口氣,愁眉苦臉地看著我,而媽媽在溫柔地哄著聽到這話哭鬧不休、一定要出去玩的弟弟。
來找奶奶聊天的仲大嬸看見這一幕,爽快地拍了拍胸脯:“這兩天我家種的青棗也熟了,帶娃兒們?nèi)ネ嫱姘?,管夠!”弟弟咯咯地笑了,我又咬了一口青棗,明白了奶奶?zhí)意留在這“土里土氣”的鄉(xiāng)村,不愿到城里長住的原因。
【浙江諸暨市海亮高級中學(xué),指導(dǎo)老師: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