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出生在奧地利的孩子,名叫阿德勒。他小時候身患殘疾,個頭非常矮小,數學成績很差,總是被嘲笑。幸好,他受到父親的鼓勵,沒有自暴自棄。長大后,他深入研究自己的經歷和感受,最終成為一名非常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并創(chuàng)立了著名的“個體心理學派”。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理論之一
每個人都會因為自身的某些特征或因為能力不足無法實現(xiàn)更高的追求而產生自卑,如果能把這種自卑感轉化成采取積極行動、努力超越自己,最終可能實現(xiàn)自我價值。
我們身上的某些缺點,經過思路轉換,有可能轉化為優(yōu)點。
患有多動癥的人可能是充滿創(chuàng)意的實踐者,“數學白癡”可能是敏感細膩的藝術家…每個人都是獨特而復雜的個體,差異化恰恰是每個人的特色,人就是因為不同而各有美好,任何簡單的標簽都無法涵蓋一個完整的人。
有些帶有侮辱性的標簽,讓我們覺得自己很糟糕,天生被人討厭,不配得到欣賞和尊重,甚至因為這樣的語言霸凌不敢去學校。心理學中的“成長性思維”告訴我們,從不會到會,從弱到強,是人成長的自然過程。人的能力不是固定不變的,而且可以通過努力和使用適當的方法不斷發(fā)展。
寫給被 “貼標簽” 的同學:去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那個真實的不斷成長的自己
改變思維模式,更好地應對被 “貼標簽”
·覺察并質疑標簽
當你聽到“你總是”“你永遠”這樣的評價時,經過自我覺察,如果這只是對方的片面看法,就對自己說:做這樣的我也很好;如果的確是自己做得不夠好,可以思考如何改善。
·接受多元智能
人類智能遠不止學習知識這一種,藝術、社交、運動、實踐等,都是重要的智能維度。我們要對自己有一個全面的認知和接納,發(fā)現(xiàn)自己的天賦和熱愛,并為夢想而努力,即使不被認可,也有堅持的勇氣。
·發(fā)現(xiàn)隱藏的優(yōu)勢
“好動”可以轉化為“活力”,“沉默”可以轉化為“深思”。當你被“貼標簽”時,問問自己:我可以如何發(fā)揮這個特點的優(yōu)勢?
·尋找適合的舞臺
植物生長需要合適的土壤,每個人都需要找到能讓自己茁壯成長的環(huán)境,遠離對自己有傷害的人和事,學會保護自己。
從“慢蝸?!钡健拔伵2┦俊保沂侨绾纬晒D型的?
我叫周伊蕾,是杭州市蕭山區(qū)任伯年小學的一名小學生。每次交作業(yè)時,總有人對我喊“慢蝸牛又來啦”。雖然我很不喜歡這個標簽,可我的鉛筆就像被施了魔法,總要比別人多走十分鐘才能到達格子的盡頭。
在我的抽屜里,藏著真正的蝸牛。每天午休時,我會用尺子量它們爬過的路。同桌小羽發(fā)現(xiàn)這個秘密后,我們會一起用樹葉給蝸牛建城堡。漸漸地,我寫了許多觀察日記蝸牛會在月季葉上畫地圖,雨后它們會開派對,蝸牛有數不清的幾平看不到的牙齒…
一次科學課上觀察小動物,我捧著蝸牛小屋走上講臺,把平時觀察到的蝸牛趣事講了出來,大家聽得津津有味。當說到“蝸牛的觸角就像盲人的拐杖,它的眼睛長在觸角頂端,是它夜間活動的手電筒;它走路不是慢,而是在用肚子讀路”時,教室里響起一片掌聲。
現(xiàn)在,同學們不再叫我“慢蝸?!保冀形摇拔伵2┦俊?。
也有同學說,喜歡同學給自己貼的某個標簽。我想說,恭喜你,你有一顆“凡事都往好處想”的樂觀內心,積極思維一定能助力你“飛得更高”。
我是北京景山學校大興實驗學校的齊泉,被身邊人叫“開心果”,我很喜歡。我的小名叫開心,別人這么喊我,我感到很親切:“開心果”的意思是能為大家?guī)砜鞓罚@讓我有點小驕傲,因為我有本事把別人逗樂。
我是北京景山學校大興實驗學校的李際航,也是我們班班長,同學們叫我“土老李”“李彪航”。在我看來,這更像是友情的密碼——“土”源干我樸實的穿衣風格,“彪”則是大家對我活力全開的善意調侃。這些標簽沒讓我覺得被貶低,反而成了我融入集體的特殊紐帶。每當課間走廊里響起這些稱呼,我感受到的是同伴間心照不宣的默契。
成長小貼士
不要讓他人片面的看法成為你自我認知的咖鎖,你有權利定義自己。
屏蔽那些狹隘的標簽,尋找真正適合自己的發(fā)展之路吧!世界上最令人羨慕的,永遠是那些敢于做真實自己、活出獨特光彩的人。
寫給給別人“貼標簽” 的同學:善待他人,更多地表達欣賞、認可和鼓勵
給別人“貼標簽”時,你可能覺得這只是開玩笑、鬧著玩,沒什么大不了,可以讓其他同學在哄堂大笑時更關注自己。
也許你沒有惡意,殊不知,被“貼標簽”的同學可能一生都活在這樣的陰影里。
每個人對自己的認知是隨著成長逐步形成的,幼年時,外界同齡人的評價會嚴重影響他們對自己的認知。他們會覺得別人說的就是真的,如果同學都覺得他不好,那他就是真的不好。他會因此產生自卑心理,甚至長成大人后,也會為了獲得別人的認可而過于拼命努力。這樣的人會活得很辛苦,可能明明已經很優(yōu)秀了,但內心深處仍然非常焦慮,總是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會不被別人喜歡。
相信善良的你如果知道自己的無意之舉會給他人帶來如此大的負面影響,以后一定會以友善的方式對待同學,也會收獲更多來自他人的愛與支持。
如果你喜歡給同學“貼標簽”,也有可能是在滿足自己的某些內在需求。以后,當你有想給別人“貼標簽”的沖動,不妨先思考一下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我想批評他人某方面做得不夠好,先反思: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我是否陷入了對他人的主觀評判?然后再思考:如何接納對方的這個特點?如果對方需要,自己能做些什么幫助他?
如果我想嘲笑他人,可以先問問自己:如果有人用我的某個特點嘲笑我,我會有什么感受?
如果我想用這種方式吸引其他同學的關注,讓大家覺得我是個幽默的人,可以想想:我能用什么不傷害他人的方式展現(xiàn)自己的幽默?
成長小貼士
每個人都渴望被愛、被尊重、被善待。我們要對身邊的人充滿愛與善意,接納彼此的不同、欣賞彼此的特別之處,鼓勵積極向上的人,幫助有需要的人,在成長之路上攜手前行,共同成為優(yōu)秀、自信的人!
作者系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