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說文解字》
一、蛟龍討封
這個故事要從唐叔的爺爺?shù)臓敔斶€是個小篾匠時說起。你們曉得什么是篾匠嗎?那可是手藝人。
先將竹子劈成各式各樣的篾,然后把不同的篾編織成籮筐、筲箕或是一些擺設(shè)玩意兒。沒有一雙巧手是做不得的。
小篾匠的手恰好那么靈巧。他在渡口旁開了一家小小的店,做著竹篾的生意。不定價格,全憑心意。幸得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眷顧,竟也立住了腳。
本以為平順的日子就要如河水這般流淌下去。誰料,那年河水發(fā)了狂,黑壓壓的雷云像是悶在頭頂?shù)恼肿?,肆虐的暴雨淹了農(nóng)田。
眼看洪水就要沖垮房屋時,一條通體漆黑的蛟從水中一躍騰空。它穿過凌厲的閃電,翻騰著把濃云攪開,暴雨瞬間沒了氣勢。它張開深淵般的大口,泛濫一地的水竟乖乖盤旋而上,進到了它的嘴里。
這個奇異的景象恰恰被小篾匠瞧見了。
那黑蛟阻止了洪水,卻并未離開,反而不聲不響地跟著小篾匠。他去哪兒,它也去哪兒。
足足跟到了第三日,小篾匠嘆了口氣對它說:“我知曉你的心意,你也的確是有靈氣的蛟。但我本是個孤兒,不算福貴之人?!?/p>
原來,這條黑蛟是來討封的。相傳,蛟積攢夠了功德便會向福貴之人討口封,得了“龍”字方能化龍。若討不到,則需再等機緣,短則幾十年,長則上百年。
小篾匠思量一宿未眠。翌日清晨,那黑蛟仍未離去,眼神似有祈求之色。小篾匠知道這是它最后的期限了,實在不忍心破了它的功德,于是長舒一口氣,沖它大喝一聲:“龍!”
瞬間,黑蛟騰空而起,碩大的腦袋上生出兩枚神氣的龍角,通體長出黑亮的鱗片,眨眼間就消失在了云里。
小篾匠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撼,回過神來才發(fā)現(xiàn),地上留下了兩片如黑云母般的龍鱗。
故事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我卻好像還留在故事里,就算再聽上八百遍也不會膩。
“哇!唐叔,就是那龍鱗做成了這金龍頭上的眼睛嗎?”
一個個小腦袋挨挨擠擠圍上來,好奇地端詳著威風(fēng)凜凜的龍頭。
唐叔笑著說:“對嘍,所以這龍才神氣!畫龍點睛曉得吧?這里面的骨架是用竹篾編的,那可是上好的慈竹。小娃娃不能亂動哦,再過幾日就是二月二了,咱們鎮(zhèn)上的舞龍隊就指著它爭個頭彩呢!”
二月二是我們這里很重要的節(jié)日,懶了一冬的骨頭架子,就等著和龍一起舞動起來。
我整日在家掰著手指數(shù)數(shù)。一大早,聽到響鑼聲大張旗鼓地闖進巷子,我便坐不住了,連跑帶跳地蹦出家門。我跑得那樣快,兜起來的風(fēng)把茶攤上的招幌都撩動了。
遠遠看去,舞龍隊旁已經(jīng)圍了一圈小孩兒,個個踮腳伸脖子,生怕被前面的腦袋擋住。
此時,爆竹聲驟然響起。神采奕奕的金龍一躍而出,一雙龍目炯炯有神,龍身仿若奪目的寶石。它跟著前方舞動的紅龍珠,前翻、后滾、左騰、右閃。鑼鼓齊鳴,聲音越來越激烈,仿佛王者在吶喊咆哮。唐叔身著金綢衣,頭纏紅頭巾,腰別彩花燈,舉著鮮亮的龍頭,一套動作行云流水,看得我眼珠子都不夠用了,手恨不得變成翅膀,好讓我跟著龍飛上天。
這時,打?qū)γ嬗謥砹艘恢椠堦?。領(lǐng)頭的手舉紫鱗藍龍頭,后頭的擺開陣勢,每距五尺便拴一個燈籠。藍龍踩著鏗鏘有力的鼓點,向金龍蜿蜒而來。兩條龍相遇并未停下,反而搖頭擺尾地比試著,似乎誰都不甘心被壓住。它們緊緊地追著一輪火紅——二龍戲珠!大家的眼睛都被牽住了,怕是天上下金子也顧不得撿。
此時,鑼鼓越敲越急。霎時間,隨著一聲叫好:“得嘞!”金龍率先搶到了紅龍珠!我這才把吊在嗓子眼兒的心摁回肚子里,緊趕著喘上一大口氣。
等到舞龍隊都收拾回家了,我的心還跟著龍飛呢!
二、神龍擺尾
我把門簾拉開一條縫兒,瞅見唐叔剛剛卸下舞龍的行頭,正端著搪瓷杯大口飲茶。
“果兒,快來!”唐叔看見我,很高興,招手叫我進去。
我知道他要給我拿零嘴兒吃。要是平時,我早就躥進去了。今天我心里裝著事,在門口扭捏了一會兒才開口:“我能跟您學(xué)舞龍嗎?”
看唐叔不接話,我生怕他不愿教我,急得脫口而出:“我奶奶說,我是龍年龍月龍日生的,天生就是一條龍!不信,您看?!闭f著,我連打了幾個后空翻。
唐叔的眉眼都舒展了,他輕輕刮了一下我的鼻子,算是應(yīng)下了。
我跑回家的時候,心跳還撲通撲通的,嘴咧得都收不回來了。
奶奶也跟著笑:“和你唐叔好好學(xué),他是有真本事的??上а?,孤家寡人的,除了那金龍頭,這輩子怕是留不下個念想了?!?/p>
“唐叔為何一個人過日子呢?”
“沒福氣嘍,”奶奶嘆了口氣,“本來不多的好運數(shù)都被蛟龍討走了。他祖上一直人丁單薄,到了他這一代,索性就獨身了。”
我對奶奶的話深信不疑。我們這里留守的老人多,每到豐收和下種的時節(jié),在外打工的年輕人趕不回家,唐叔都樂意去莊稼地里幫一把。至于報酬,那是一分也不肯收的。他就像在田壟里開荒的人,綠了一季又一季的土地,卻始終沒能結(jié)出屬于自己的果實。
周末,等不得天大亮我便一骨碌兒起床了,我要跟著唐叔去做件大事。
鎮(zhèn)子上對舞龍十分敬重,尤其是家里做生意的,開業(yè)剪彩少不得請舞龍隊來熱鬧一番。而唐叔的名聲最響、價格最優(yōu),自然是不二之選。
此時,唐叔已經(jīng)裝扮好了。他點上三炷香,把金龍頭恭恭敬敬地請了出來。院子里,他的老伙計們高舉紅黃相間的彩色燈被,只等金龍頭往上一嵌,這條龍就盤活了!
一路上,活靈活現(xiàn)的金龍吸引了路人的目光。跟隨的人越來越多,我提著花燈跑在金龍身側(cè),腳底下像踩著彈簧,別提多得意了!
一旁的小家伙們追著我吆喝:“果兒哥哥,今天怎么是你提花燈呀?”
我把下巴仰得高高的,壓著興奮勁兒,故作輕松地說:“唐叔收了我做徒弟?!?/p>
“真的呀?”小家伙們羨慕得要命!
到了新鋪子前,主家已經(jīng)擺好了香案。金龍先是繞行一圈,然后龍頭上前,鄭重地點了三點。
好戲正式開場。金龍先來了一招神龍擺尾舒展身體,接著,十位舞龍人各擎一竿,時而擺左,時而擺右,龍身火焰似的跳動著。最后龍頭高昂,猛然從龍嘴里吐出一條橫幅,上書“財源廣進”四個大字,引得圍觀的人拍手叫好。
主家喜笑顏開,雙手立刻奉上大紅的利是封。唐叔使了個眼色,我湊上前替他接過了。
“看來這金龍頭后繼有人了!”主家拍拍我的肩膀,做生意的人自然好眼力。
“那可不,我還是龍年龍月龍日生的呢!”我趕忙表明身份,生怕別人不知道似的。大家伙兒都樂了。
三、龍鱗男孩
端午要到了,唐叔特意給我做了一條單人小龍,我給它起名“花手絹”。小龍是用五顏六色的絹布縫制的,龍尾搖擺起來煞是好看。我站在磚土壘的臺子上,使出渾身解數(shù)把它舞得有模有樣。
奶奶在底下夸我:“果兒真行,長大了定是一條飛龍!”
聽了這話,我覺得剛剛累得軟綿綿的手臂又像充飽了力氣。
正當(dāng)我準備來一招翻江倒海時,聽到圍觀的小孩叫我:“果兒哥哥,唐叔又收了一個徒弟,你快去看看吧!”
我心里又驚又喜,趕忙帶上花手絹,向唐叔家跑去。
剛進院子,就看到一個瘦高的身影杵在那兒,像一把立在墻角的鐵鍬。
“果兒來了!這是小樹。”唐叔笑呵呵地介紹道。
我猛地來了一個側(cè)手翻,躥到小樹跟前,嚇得他一激靈,他縮著脖子不著痕跡地往后撤。
“調(diào)皮!”唐叔嗔笑著,然后輕聲安撫小樹,“都是自家人,別拘束。來,給你果兒弟弟露兩招?!?/p>
只見小樹靈活地舞起了前8跳龍,接著又使出一招龍盤柱,紅色的龍忽閃著,猶如炫舞的火焰。正當(dāng)我目瞪口呆之時,突然覺得手里一松,他抽走了我的花手絹!然后雙龍左右開弓,來了一通眼花繚亂的三拍甩。
“真厲害!”我朝他豎起大拇指。誰知,他竟紅著臉不好意思起來。
我興致勃勃地把這件事講給奶奶聽:“唐叔還定制了一條雙人小龍,端午節(jié)讓我倆一起舞!
“那到時候,你倆誰當(dāng)龍頭呀?”
“自然是我!”我剛說出口,馬上又在心里打起鼓:小樹功夫比我好,個子也比我高,唐叔該不會選他吧?
我突然別扭起來。沒想到,這小樹還是個程咬金呢!
第二天,我一早就到了唐叔家。小樹已經(jīng)在練習(xí)走步了,他出了一身汗,長袖衫緊緊地粘在背后,干掉的鹽漬像一圈圈云彩。
我不情不愿地和他打招呼:“喂,咱倆先說好。你雖然比我大,但是我拜師比你早,所以我是大師兄,明白嗎?”
小樹眨巴著眼睛,老實地點點頭。他怎么像一只怯懦的小耗子?舞龍那股子瀟灑勁兒藏哪兒去了?
唐叔來交代了我們幾句,又示范了幾個動作,就被村委會的人給叫走了。
我在一旁試著練那招龍盤柱,但是花手絹卻怎么也不和我一條心,我讓它往東,它偏要往西。
看著小樹的龍在他手里靈巧地飛舞著,我氣不打一處來,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就跑回了家。
“哎喲,這是誰惹了我家果兒呀!”奶奶一下子被我哭喪的臉唬住了。
我抹著眼淚問:“我不是龍年龍月龍日生的嗎?怎么比不上那個新來的小樹呀?”
奶奶抿嘴笑著說:“我當(dāng)是什么要緊的事。”
“這是最最最要緊的事!有了他,唐叔哪還瞧得上我呀!”我氣得跺腳。
奶奶嘆了一口氣,說:“他也是個可憐孩子,是住在堂子里的。”
堂子,就是我們這邊的福利院。我不哭了,心里突然有點酸酸的。我想,沒有家人在身邊的感覺,一定比舞不上龍頭要難受許多。
我裝了兩盒飯,急急地向唐叔家跑去。
小樹正坐在房檐下發(fā)呆,看到我進門,他立刻站了起來。他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什么,卻又咽了回去,一副手足無措的樣子。
我把飯盒分給他一個:“嘗嘗我奶奶做的豆角燜面,可好吃了!”
他剛剛緊繃的身體一下子放松下來,露出兩顆俏皮的虎牙。
“你在哪兒學(xué)的龍盤柱?”
“電視上。你想學(xué)嗎?等下我教你。”他黑溜溜的眼睛里沒有一絲防備。
“你愿意教我?”我吃了一驚,在我看來,我倆應(yīng)該是競爭對手呀!
“唐叔說我們是自家人,而且你是我的大師兄嘛。”這句話一下把我倆的距離拉近許多。
他很快就把飯吃完了,一點兒也沒剩。我奶奶看見了,一定也會很喜歡他的。
“你的家人呢?”
他垂下眼眸,搖了搖頭。
“你為什么住在堂子里?”
他咬了一下微微抖動的嘴唇,像是要吐露一個秘密。
“我想,可能是因為這個?!彼従徚闷鹦渥?,我看到他的手臂上呈現(xiàn)出龜背似的斑駁紋路。
他像是怕嚇到我,趕忙又用袖子蓋起來。
“疼嗎?”我的心被揪了一下。
他搖搖頭:“夏天就好多了。秋冬的時候很癢,還會脫皮,一塊一塊地掉皮屑,他們嫌我……”小樹的聲音啞了下去,“反正就是沒人愿意和我玩?!?/p>
“他們懂什么?這是龍鱗,龍的傳人才會有!”我嗡著鼻子說。
他咧開嘴,兩顆小虎牙在陽光下一閃一閃的。
四、雙龍聯(lián)袂
奶奶想不明白,為何只是一頓飯的工夫,我和小樹就成好哥倆了,我還欣然把龍頭的位置讓給了小樹。
我心里盤算著:龍,能短能長。等我學(xué)好了招式,再舉龍頭也不遲!更何況唐叔說了,我和小樹不是二龍爭霸,而是雙龍聯(lián)袂,我們要在廟會上一展少年風(fēng)采!這可說到我的心坎兒里了,練功也越發(fā)起勁兒。
終于盼到端午。我換上奶奶親手做的舞龍服去找小樹,他卻躲在屋里不肯出來。
“小樹,小樹!”我把門拍得咣咣響,“你快出來呀!”
在我的耐心快要耗光的時候,門開了一條縫,他露出一只眼睛,支支吾吾地說:“我想找一副袖套戴上?!?/p>
我看了看身上的背心,又想起他可憐的手臂,拍著腦袋直呼:“怪我,應(yīng)該讓奶奶給你做個長袖的。你等著,我回家給你拿。”
家里的袖套都是奶奶平時干活用的,我試了試,袖口有些松,但是顧不上那么多了。
小樹還挺滿意的,他小心地把胳膊藏起來,挺著胸脯走出了門。
粽子香裊裊地浮動在院子里,唐叔正笑瞇瞇地給我倆剝咸鴨蛋。那鴨蛋是我奶奶腌的,水鴨在田里吃飽了螺螄,下的蛋又大又青。用筷子戳一下,頃刻就冒出紅彤彤的油來。
“填飽肚子好上場!”唐叔拍著肩膀給我們打氣。
廟會的戲臺設(shè)在一個寬闊的大廣場上。鑼一敲,鼓一打,熱熱鬧鬧的好戲就要開場了。
小孩是最鬧騰的,作為熱場節(jié)目再合適不過了。
我和小樹舉著小龍飛奔上臺,踩著鼓點舞了起來。練習(xí)多日,我倆默契十足。小樹舉著龍頭,我緊貼在他身后,猛地向后一跳,順勢把龍身高高拋起。
第一招——開門見龍!大伙兒拍起巴掌來。
我倆更加興奮,左右舞著8字,雙腳從龍身跨過,這叫“喜躍龍門”。小樹把龍頭往上一拋,做了一個后空翻。不好,他的袖套掉了!我心中一緊,瞬間腦門上出了一層冷汗。
小樹也慌了神,他的雙手仿佛碰到了刀子一般,縮了回去,龍頭重重地掉在地上。此時的鼓打得我心顫,我倆都呆住了。
只聽臺下唐叔一聲高吼——“好!”大家都善意地笑起來,掌聲沖淡了不安的情緒。
小樹顫抖著拾起了龍頭,整個人都是擰著的,仿佛被捆住了手臂。但是隨著臺下鼓勵的手勢和口哨聲,他扭捏的胳膊漸漸甩動起來,皺著的肩膀也舒展開了,蓬勃有力的身影真像龍呢!
下了臺,唐叔一個大步跨過來,把我倆的腦袋摟在懷里。
“演得好,沒給我丟人!”
這時,有一位西裝革履的男子湊上前,他挺著大肚子朝唐叔諂媚一笑。
“早就聽說鎮(zhèn)上有位舞龍高手,果然小徒弟也是人中龍鳳呀!我是從省城來的,咱們在村委會見過。”
唐叔臉上的笑一下子收住了。
“他是誰?”我用胳膊肘頂了頂小樹。
小樹皺著眉說:“我好像聽唐叔提過一嘴,他辦了個舞龍培訓(xùn)學(xué)校,想請?zhí)剖暹^去?!?/p>
“那不是好事嗎?”
“唐叔不樂意呢?!?/p>
“為什么呀?”
小樹迷惑地搖搖頭。
唐叔的節(jié)目自然是壓軸。雖已晌午,烈日高照,但是人群反而更加密實。戲臺底下多了幾副陌生的面孔,正和剛剛那個大老板竊竊私語呢。我瞥見他們對金龍頭指手畫腳,索性擠到他們身后聽墻腳。
“那是個老頑固,我請了村主任幫我說和也沒用。”
“錢到位了,還怕他不干嗎?”
雖然不知事情的來龍去脈,但是弦外之音我還是聽得出的,他們輕蔑的口氣并不誠心。
我氣鼓鼓地又擠了回去。
“你去哪兒了?唐叔都要下臺了?!?/p>
我拉過小樹,耳語道:“他們不是好人,一會兒見機行事?!?/p>
果然,那群人攔住了唐叔的腳步。
“我說了,你們的教學(xué)方式我不認可,不倫不類。”唐叔臉上的汗珠在太陽下雪亮雪亮的。
“哎呀,就是娛樂而已,沒必要較真?,F(xiàn)在的家長希望孩子學(xué)習(xí)表演的才藝,而不是吃飯的手藝。我們得保證孩子不累著、不磕著,家長還得樂意交錢,所以才把舞龍進行了改良。你看這樣行不行?不用你親自教,你只管把這響當(dāng)當(dāng)?shù)慕瘕堫^往那一掛,就叫榮譽教練。我們每月按照這個數(shù)付你工資?!贝罄习宀[著眼,伸出五根手指頭,“嘿嘿,蛟龍討封的傳說,誰聽了能捂得住錢包?”
旁邊的人也來打邊鼓:“你各處跑活動、趕廟會,實在辛苦。別跟錢過不去呀!”
唐叔不善言辭,只是一味地擺手:“不是那個道理……”
眼看是個困局,我給小樹使了一個眼色,捂著肚子滾到地上,哎喲哎喲地嚎起來。
小樹立刻心領(lǐng)神會地大喊:“不好!果兒肯定是闌尾炎犯了,唐叔快送他去醫(yī)院吧!”
五、潛龍在淵
到了家,這場戲才算真正落幕。
唐叔笑著說:“你們兩個機靈鬼真行!”旋即,那抹笑定格在了嘴角,又緩緩消失了,換上一抹愁容。
“舞龍不是花拳繡腿,更不是牟利的工具。中華民族的舞龍傳統(tǒng)由來已久,不光是咱們漢族。我去外地趕會時,還見過瑤族舞龍,整條龍是用稻草編織的;還有土家族的潑水龍,不用布不用紙,單單用柳枝,寓意是祈雨;而苗族的舞龍噓花更是震撼,他們是用彩紙糊成龍,舞龍的人還要戴頭盔,大家拿著噓花筒對著龍噴射火焰,金光揮灑,如星如雨。多么好的傳統(tǒng)藝術(shù),可惜啊……”唐叔輕撫著金龍頭,似有萬千愁緒哽在喉頭。
我提議:“您干脆自己辦個舞龍培訓(xùn)班吧!”
唐叔愣了一下,隨即擺手:“哎,我哪兒行呀,再說了,我也沒有招生的門路。”
“怎么不行?”小樹突然站起來,“聽說電視臺有一個少兒才藝比賽。我和果兒去報名,帶上咱們的金龍頭好好演一場,肯定能吸引很多人!”
“好主意!”我立刻就同意了。
我倆期盼地看著唐叔,他思忖片刻,終于點點頭。
起初,我學(xué)舞龍只是覺得好玩。如今,倒是存了一份說不清的責(zé)任感。我想,小樹一定也是這么認為的。
周末,小樹神秘兮兮地來找我。
“咱們這里來了一個網(wǎng)紅博主在做直播,我給他講了蛟龍討封的故事,他特別感興趣,想給咱們拍個視頻。”
“怎么拍?”
“就拍金龍頭?!?/p>
說完,我倆都犯愁了。誰不知道那是唐叔的寶貝,除了重大節(jié)日和活動,是請不出來的。
“唐叔不會同意的,他本來就討厭這種商業(yè)手段?!?/p>
“搞宣傳也沒什么壞處吧,現(xiàn)在是自媒體時代,人也不能一味地因循守舊啊?!?/p>
我被說動了。
正巧,今天唐叔不在家。我倆商量著趁這個機會,把金龍頭請出來,拍完視頻再神不知鬼不覺地放回去。
網(wǎng)紅博主很熱情,什么都幫我們策劃好了。
“這條視頻一定會收獲很多點贊的!”聽他這么說,我倆都有點慶幸做出了這個決定。
取景地選在了海邊的一處礁石小山。嶙峋的石塊橫臥在白云之下,海像一條長長的藍色綢緞,飄蕩在山與沙之間。時不時激起一簇簇晶瑩剔透的浪花,打在礁石上,如同一捧捧細碎的陽光。
此時,正值退潮。礁石山前顯露出一條若隱若現(xiàn)的石頭小路,蹚著水過去并不難。
攝影師站在岸邊,大聲指揮著。第一次面對鏡頭,我倆都有些不自然。再加上需要抓拍浪花,不知不覺耗了許久。
直到攝影師比了個OK的手勢,我倆才如釋重負。此時,卻發(fā)現(xiàn)那條石頭小路早就躲在了海水之下,瞧不見蹤影了。
看到我慌了神,小樹說:“別怕,這才剛開始漲潮,水不會很深。你舉好金龍頭,我先下去,你再把金龍頭給我?!?/p>
他試探著下到海里,舉起雙手。我彎腰蹲下,小心翼翼地把金龍頭遞過去。
誰料,一股浪拍打上我的后背。我一下子失去平衡,金龍頭脫了手,眼看就要摔下來。小樹眼疾手快地用手臂擋了一下,我才沒滾到海里。
金龍頭!瞬間,又一股海浪襲來,卷著金龍頭往更深處撤去。小樹作勢要去追,我死死地拉住他。
“漲潮了,危險!”
“那金龍頭怎么辦?”小樹仍舊扭著身子要游過去。
這時,唐叔的呼喊聲傳來。他穿著救生衣,一邊往這邊跑一邊打著手勢讓我們回來。
“要不是有人告訴我看到金龍頭在這,你倆都得喂魚去!”唐叔連拖帶拽地把我們帶到了岸邊。
此時,金龍頭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小點,在起伏的海浪中漸漸遠去,我和小樹心里又氣又悔,難過得號啕大哭。
“再做一個就是了,只要人沒事就行。”唐叔撫著我倆的頭,皺著眉喃喃道。
“那怎么能一樣呢?那可是金龍頭呀!”
六、飛龍在天
真是壞事傳千里,金龍頭丟失的消息不脛而走。我和小樹仿佛一下子被抽掉了骨頭,整日垂頭喪氣的。
唐叔倒是并未責(zé)難我們。他操起彎刀,剖竹成片,不言不語地編織著。幾日工夫,龍頭的架子就扎好了。他用砂紙細細打磨了一遍,拿出絹布和針線,一點點修飾起來。
“別哭喪著臉了,來給新龍頭點睛吧。一人一只,這下可公平了?!碧剖逭泻舻?。
我拿著毛筆,蘸上顏料,手腕好似掛了一個秤砣,使不上勁兒。
唐叔使勁拍了一下我的后背問:“你知道我為什么愿意教你?”
“因為我是龍年龍月龍日生的?”
唐叔又拍了一下小樹:“鄉(xiāng)親們都愛請我舞龍,你覺得是為什么?”
“是因為金龍頭?”
唐叔搖搖頭說:“龍年龍月龍日生也好,金龍頭也罷,都不過是一個由頭。舞龍拼的是身上的真功夫和心里的精氣神兒!”
我淚眼婆娑地看向小樹,正對上了他同樣閃著淚光的眼睛。
比賽在即,我和小樹鉚足了勁兒練習(xí)。我們要讓大家知道,即便沒了金龍頭,唐叔教出來的學(xué)生也是好樣的!
到了比賽的前一夜,唐叔把我倆趕上了戲臺。底下圍了三三兩兩的人,議論紛紛。
“就是這兩個小子把金龍頭丟海里去了,嘖嘖嘖!”
“那還能演嗎?我瞧著懸嘍!”
不用看也知道,小樹一定和我一樣燒紅著臉。我倆的心里都憋了一股氣呢。
“演一出吧,就當(dāng)作彩排了!”唐叔發(fā)了話。
行頭一扮上,我倆立刻像換了個人。耳旁似有雷電之聲響起,小樹把龍頭舉得高高的,我沿著臺子奔跑起來。腳下生煙,如同踏著旋風(fēng)。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我覺得自己站在了旋風(fēng)的中心,而厚沉沉的大地變成了翻騰的江河。我倆同時把龍拋起,龍盤旋而上,真的騰飛起來了!
此時,唐叔點燃了炮捻子,煙花升空,黑夜形同白晝。映著燦爛的火光,飛龍氣勢恢宏,好似真的從故事里飛出來一般!
底下傳來叫好聲,一波又一波,把我們心里的那股氣沖得沒影兒了。
下了臺,我和小樹的眼睛里都含著水汽。
“我忘了給你們鼓掌了?!碧剖逭f完,冷不丁地使勁拍起巴掌來。我們都笑了。
奶奶來接我回家。我跟在她身后,頭頂?shù)脑聝捍蛑鵁?,像是一團朦朧的銀紗。
“奶奶,您說明天我們能演好嗎?”
“當(dāng)然能!”奶奶笑了,“我看呀,你唐叔以后有福嘍!”
“您不是說蛟龍把他的福氣討走了嗎?”
“是啊,我還聽說蛟龍會報恩。村委會幫著你唐叔把小樹的領(lǐng)養(yǎng)手續(xù)辦好了……”
此時,那早就熄滅的煙花,仿佛還在眼前閃著絢爛的光,好似起起伏伏的歡笑和熊熊燃燒的溫暖。
發(fā)稿/沙群
文字背后:
小時候,我特別愛聽老人講龍的傳說。那些虛虛實實的故事,勾勒著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憧憬。他們篤信龍是吉祥的化身,能帶來好運氣。
“真的有龍嗎?”我迫切地想知道。
“當(dāng)然有!龍都藏起來了,不輕易現(xiàn)身?!?/p>
“沒有,龍只是傳說?!?/p>
“從前有,現(xiàn)在嘛,不曉得?!?/p>
關(guān)于這個問題,我一直沒能從大人嘴里得到確切的答案。
不過舞龍我倒是真真切切地看過。在我的家鄉(xiāng),每逢盛大的節(jié)日都少不了舞龍。表演前夕,舞龍班子一放出消息,我就趕忙把日歷上的那一天輕輕折個角。每過一日,心里的期盼就更圓滿一些。
到了那天,沒有哪一個小孩會賴床,大家都早早聚在老洋槐樹下等著。喧天的鑼鼓、斑斕的光影、有力的步伐,和古老的韻律交融著,把所有看客的心烘得熱騰騰的。
后來,我長大了。炮仗、花燈、糖葫蘆這種小孩子喜歡的玩意兒不再對我有吸引力,我也不像兒時那般盼著看舞龍了。
直到又一年,我?guī)е?歲的女兒去看舞龍表演。她高興得不得了,眼睛都不夠用了。聽著熟悉的“咚咚鏘”,看著花花綠綠的光游動著,上躥、下鉆、繞圈、甩尾,我的心又像兒時那般震動起來,我不由得踮起腳,伸長了脖子。
熱鬧的舞龍表演在掌聲和叫好聲中散去。
“真的有龍嗎?”意猶未盡的女兒眨著眼問。
我點點頭。這一次,我知道了答案。
龍,在我們每一個華夏兒女的心中,淌在中華民族的血液里,是我們祖祖輩輩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妙齡童
我5歲的兒子看了一本關(guān)于龍的繪本后,堅信自己是一條來自于月球、帶著使命降臨人間的龍,400年后完成使命會飛回月球,與龍族親人團聚。
如此荒誕又可愛的童言稚語,起初令我狂笑不止,但他篤信的小眼神、莊重的小神情,及時阻止了我繼續(xù)嘲笑??戳俗髡叩膭?chuàng)作談,尤為感動,流傳千百年的精神和文化正通過一個個故事注入一代代孩子的內(nèi)心。
故事不僅是作者的單向講述,文化傳承也絕非簡單的復(fù)刻,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再創(chuàng)造。當(dāng)孩子稚嫩的手指劃過紙頁上的龍鱗紋樣,當(dāng)童聲說出“我是龍”時,上古的青銅紋飾、敦煌的飛天藻井、端午的龍舟競渡,都如夢似幻地展現(xiàn)在你眼前。
所以,你相信有龍嗎?
— 沙群
這篇小說以舞龍為主題,充滿民俗魅力與成長韻味。
從傳統(tǒng)文化傳承角度看,小說頗具意義。作者借蛟龍討封傳說、多樣的舞龍形式,讓讀者深切感受到中華民族龍文化的博大精深與豐富多彩,在潛移默化中激發(fā)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與傳承意識。
從人物塑造來講,唐叔這一形象令人印象深刻。他堅守舞龍傳統(tǒng),不為利益所動,一心想將舞龍技藝和精神傳承下去,這種執(zhí)著令人敬佩?!拔摇焙托鋸淖畛醯男∶懿粩嗟胶髞砟跖浜?,在舞龍中成長,展現(xiàn)出少年的蛻變。
小說以兒童視角展開,語言質(zhì)樸卻不失生動,情節(jié)設(shè)置巧妙,既具趣味性又有教育意義,是一篇能引領(lǐng)學(xué)生感受傳統(tǒng)文化魅力、體悟成長內(nèi)涵的佳作。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實驗小學(xué)教師 方露
我太喜歡《龍年龍月龍日生》啦!文章里有好多跟龍有關(guān)的事兒,像蛟龍討封的傳說,還有熱鬧的舞龍場景。原來舞龍有這么多講究,金龍頭、各種招式,都特別有意思。我還知道了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舞龍方式,比如瑤族用稻草編龍,苗族舞龍時會噓花,真神奇!這讓我感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像寶藏一樣,有好多秘密等待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實驗小學(xué)四(13)班 王梓茗
小說開篇以“蛟龍討封”的故事為引子,描繪了一條黑蛟因小篾匠的一聲“龍”而化龍飛升的奇幻場景。這個故事不僅為全文奠定了神秘而古老的基調(diào),也暗示了“龍”與人類之間特殊的緣分。唐叔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他不僅是一位技藝高超的舞龍師傅,更是一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者。唐叔堅持用自己的方式傳承舞龍藝術(shù),他的堅守和執(zhí)著讓人感動,也讓人反思在現(xiàn)代社會中,我們該如何保護和傳承那些珍貴的傳統(tǒng)文化。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實驗小學(xué)五(12)班 孫鐿宵
這是一篇充滿傳統(tǒng)文化韻味和溫情的故事。它以“龍”為主線,串聯(lián)起了一段關(guān)于傳承、成長與責(zé)任的旅程。果兒是一個龍年龍月龍日生的孩子,對舞龍充滿了向往。在唐叔的指導(dǎo)下,他逐漸學(xué)會了舞龍的技巧,并且在實踐中不斷成長。果兒的成長之路并非一帆風(fēng)順,他遇到了來自小樹的競爭和挑戰(zhàn)。然而,正是這種競爭促使他更加努力學(xué)習(xí),并最終與小樹成了好朋友。他們一起練習(xí)舞龍,共同面對困難,這種團結(jié)協(xié)作的精神正是舞龍文化的精髓。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實驗小學(xué)五(12)班 孫鐿宸
一開始,“我”因為小樹得到唐叔更多關(guān)注而不開心,后來一起學(xué)舞龍,“我”和小樹成了好伙伴?!拔摇焙托湓诰毩?xí)中遇到很多困難,但兩人絕不放棄,還越來越有默契。從故事中,我明白了成長路上會有挫折,可只要堅持就能進步。而且友誼很珍貴,和小伙伴一起努力、互相幫助,再難的事也能克服。我也要珍惜身邊的朋友,和朋友一起勇敢面對困難,共同成長!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實驗小學(xué)五(12)班 王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