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xiāng)坐落在雪峰山東麓的洞口縣,平溪江從這里流過,雨水資源豐富,池塘星羅棋布。世世代代的洞口人在這里依山傍水而居,過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日子。
我家門前有一口大池塘,父親即使再忙,也會每天早晨出門前在池塘中放幾個罾,里面放點香料,用來捕捉小魚。晚上回家時,父親將罾逐個收回來,里面總會有很多活蹦亂跳的小魚,母親就將它們曬成小魚干。
剛捕撈上來的小魚需要先處理下,這是一個需要耐心和細(xì)心的活兒。每次我們都是一家人齊上陣,找個小凳子,或坐著或蹲著,用小剪刀一個一個地將小魚的內(nèi)臟挑出來。
將魚處理干凈后,母親將鹽、花椒以及各種香料混合在一起,均勻地涂抹在每一條小魚上,靜待它們滲入小魚的肉里。到了第二天,鹽把小魚身體里的水分逼出來不少,母親小心地把鹽水倒掉,然后拿去晾曬,這是制作小魚干的關(guān)鍵步驟。
母親會找個篩子,里面鋪上松針,將小魚們均勻鋪開,讓其接受陽光的“撫摸”與風(fēng)的“親吻”。在陽光的照射下,小魚們慢慢脫水,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魚香,讓我垂涎欲滴。
等小魚被晾曬到微干時,母親再把篩子掛在灶膛上。做飯的時候,灶膛里燃起熊熊大火,蒸騰的熱氣剛好可以熏制小魚,不僅讓小魚變得金黃、油亮,還為其增添了一份獨特的香氣。我總是趁母親不注意,偷偷地拿一個塞進(jìn)嘴里。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小魚干是孩子們難得的美食。放學(xué)后,小伙伴們用報紙或?qū)戇^的作業(yè)紙包上一包,與同伴一起分享。你一口,我一口,快樂與滿足在童年的笑聲中彌漫開來。
母親還會經(jīng)常給我們做酸辣小魚干。先把小魚干泡軟,在鍋里倒點菜籽油,放入小魚干煎香,接著倒上米酒煮一會兒,最后加入酸辣椒和蒜末。嘗上一口,小魚干的香、酸辣椒的香與蒜末的香交織在一起,酸辣味十分濃郁,搭配米飯或饅頭吃最好。每次吃酸辣小魚干我都會撐得不得了,然后就搬個小板凳,雙手捧著肚子,坐在堂屋前休息?,F(xiàn)在想想,那樣的日子真是愜意、踏實。
除了小魚干,我和小伙伴有時也會自己去池塘里抓些小魚烤著吃。我們學(xué)著大人的樣子把小魚的內(nèi)臟去掉,然后將其串在棍子上,不放鹽也不放油,放在火上烤。剛烤出來的小魚香香的、黃黃的,吃進(jìn)嘴里甜甜的,那一刻,任何煩惱都被拋到了九霄云外。
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雖然有吃不完的美味,但是我對小魚干的喜愛仍然絲毫不減。無論歲月如何流轉(zhuǎn),故鄉(xiāng)小魚干仍然是小時候的味道,是家鄉(xiāng)的味道,是父親和母親給予我的愛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