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全國勝利之前,無論是國民黨反動勢力還是日本侵略者,都在所控制區(qū)域采取高壓政策,對革命書籍、報刊實行封鎖、扣壓甚至禁毀,限制中國共產黨傳播新思想、新文化。包括宣傳馬克思主義在內的進步書籍屢遭查禁。為了防止反動當局的查禁,當年的共產黨人和進步文化界人士在國統(tǒng)區(qū)(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和淪陷區(qū)(侵華日軍占領區(qū))組織出版革命和進步書籍時,常常將這些書刊偽裝后出版。這些“偽裝本”,有時也稱“托名本”。
毛澤東的著作是這些“偽裝本”中最多的一類。
被譽為毛澤東“三大天書”之一的《新民主主義論》,迄今共發(fā)現(xiàn)有“偽裝本”九種,被認為是目前發(fā)現(xiàn)“偽裝本”最多的著作。
這部著作的“偽裝本”,有兩個現(xiàn)象比較有特點:
一是在署名上作文章。封面書名仍為《新民主主義論》,但署名卻把毛澤東改成“葉平”,正文內容也是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論》,封面也仍為毛澤東的照片,此種偽裝,比較容易識別。
二是在封面上做文章。封面書名偽裝為《救國言論集》,且封面圖片與正文內容無任何關聯(lián),用的是國民黨的旗幟,出版社為北京東亞書店。這種偽裝有一定的隱蔽性。
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上所作的政治報告——《論聯(lián)合政府》,其“偽裝本”頗有意思,它是以《美軍登陸與中國前途》為名作“偽裝本”流通的。其背后的故事,引人深思。
中共七大召開時,中國人民面臨著兩種不同命運,一種是國民黨蔣介石的“中國之命運”,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的舊中國的命運;另一種是中國共產黨所主張的人民民主的光明的新中國的命運。1943年3月,蔣介石出版了一本以他個人名義寫的書——《中國之命運》,公開販賣封建法西斯主義,揚言要在兩年內解決所謂的“內政”問題,即在兩年內消滅中國共產黨和一切抗日民主力量,并隨即發(fā)動了第三次反共高潮。
中國共產黨在積極抗日、與蔣介石集團斗爭的同時,也不斷壯大自己。到1945年春,我們黨已經擁有了121萬黨員;我們黨領導的軍隊已經發(fā)展到近一百萬人;我們黨領導的解放區(qū)已經遍布華北、東北、華中、華南各地,擁有近一億人口,解放區(qū)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設都有了很大的發(fā)展。1944年9月,中共中央提出了廢止國民黨一黨專政、成立民主聯(lián)合政府的主張,得到了全國人民的積極響應。廣大人民群眾迫切希望在抗戰(zhàn)勝利后,以解放區(qū)為榜樣,建立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tǒng)一和富強的新中國。
中共七大就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召開的?!墩撀?lián)合政府》這個政治報告,就是為了粉碎蔣介石、國民黨集團的陰謀,保衛(wèi)人民抗戰(zhàn)勝利的果實,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tǒng)一和富強的新國家而作的。在這個政治報告中,毛澤東分析了當時國際國內的形勢,駁斥了蔣介石反動集團的謬論,論述了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的綱領、路線、方針和政策,為中國人民指明了光明的中國之命運的道路。
毛澤東這篇《論聯(lián)合政府》的報告,當年5月份就先后由太岳新華書店、涉縣新華書店、救國報社、渤海新華書店、聯(lián)政和解放社等相繼出版了9種單行本。此后又陸續(xù)出版的單行本多達260多種。這些單行本中,有7種是以“偽裝本”形式發(fā)行流通的?!睹儡姷顷懪c中國前途》便是其中之一。
偽裝成《美軍登陸與中國前途》的《論聯(lián)合政府》,其“偽裝”特色主要體現(xiàn)在三處。
特色之一:首先體現(xiàn)在書名上。正文內容是毛澤東在七大的報告《論聯(lián)合政府》,書名則是《美軍登陸與中國前途》。有意思的是,至今為止,尚無任何資料顯示當時有一本圖書或刊物叫《美軍登陸與中國前途》。那么,這本書的偽裝為什么要與“美軍登陸”聯(lián)系起來呢?原來七大閉幕兩個月后,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為了實現(xiàn)和平與民主,毛澤東毅然赴重慶與國民黨談判,最終國共雙方簽訂“雙十協(xié)議”。但蔣介石并非真心想要和平,談判只是其緩兵之計,借助美國力量為其運送軍隊和武器,蓄意發(fā)動內戰(zhàn)才是真正目的。美軍欲在煙臺港登陸,遭到中共軍隊的拒絕,這就有了“美軍登陸與中國前途”一說,單從題目上看是頗具時政特色的。這本“偽裝本”出現(xiàn)在山東,山東解放區(qū)又有大眾報社,它以大眾周刊名義出版發(fā)行也順理成章。
特色之二:體現(xiàn)在出版者上。偽裝者是以“大眾周刊”名義刊行的。關于“大眾周刊”,目前只能查到1942年在南京創(chuàng)刊的《大眾生活》半月刊,1943年即宣告??瑑H出了10期,只存在5個月??梢赃@樣推斷,為了對付國民黨查禁革命、進步書刊,出版者就冒用或者是無中生有地編出了“南京大眾周刊”這一名稱。如果以上推斷成立,則這本書應該是山東解放區(qū)的出版機構向尚未解放的濟南、膠濟線以南的廣大百姓宣傳黨的七大精神尤其是毛澤東報告精神而出版的“偽裝本”。
特色之三:體現(xiàn)在偽裝封面與正文無關上。這本“偽裝本”的封面書名及扉頁書名,與正文完全不符??磿?,讀者絕對不會想到這本書的內容是中國共產黨主要領導人的一個政治報告。
在韶山毛澤東圖書館,還珍藏著許多這樣的“偽裝本”,其中有幾冊重要的偽裝本:《孫中山先生論地方自治》《春江秋月》《論思想》《燈塔小叢書(5)》《燈塔小叢書(2)》。這些都是毛澤東重要著作的“偽裝本”。
(一)《孫中山先生論地方自治》:收錄了毛澤東的《對日寇的最后一戰(zhàn)》。
這本書共收錄文章24篇,第一篇《蘇聯(lián)對日宣戰(zhàn)后毛主席發(fā)表聲明》即毛澤東的《對日寇的最后一戰(zhàn)》(1945年8月9日)。最后一篇才是《孫中山先生論地方自治》。
(二)《春江秋月》:收錄了毛澤東的兩篇著作,即《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1947年12月)的第六節(jié),《毛主席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1948年4月)的第五節(jié)。這本以《春江秋月》為名的“偽裝本”,乍一看頗有文學意境。署名為張嘯云,而實際內容卻與文學無關。
(三)《燈塔小叢書(2)》:中國燈塔出版社出版,共37頁,收錄了毛澤東的《整頓“學風”“黨風”“文風”》等文。
(四)《燈塔小叢書(5)》:1946年3月由中國燈塔出版社出版,共26頁,其中收錄了《中央關于調查研究的決定》《農村調查(序言二)》《在邊區(qū)二屆參議會的演說》等文。
(五)《論思想》:1949年6月群眾書店發(fā)行,收錄了毛澤東的《改造我們的學習(代序)》《反對自由主義》《反對脫離群眾》等文。
這些奇特的“偽裝本”,是中共黨史學習和研究中值得注意的一個現(xiàn)象。我們從這些“偽裝本”中可以感受到,在險惡的斗爭環(huán)境下,共產黨人依靠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堅強的革命意志,堅持學習和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敢于斗爭并善于斗爭。“偽裝本”凝聚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智慧和心血,也是中國革命歷史的見證。這些“偽裝本”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不同的歷史時期里,在傳播馬列主義、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方針政策、加深廣大人民群眾對中共政策的理解方面,都發(fā)揮過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也是中國共產黨歷盡艱難困苦一步步走向輝煌的印證。
(摘自“理論中國”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