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已經(jīng)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在患病后會對身體的多個器官造成傷害,并且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很多人談“乙肝”色變,那么乙肝真有那么可怕嗎,應該如何護理呢?下面帶你一起來認識一下乙肝吧。
什么是乙肝?
肝臟是人體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器官。很多人經(jīng)常聽到乙肝,但是對這種疾病了解比較少。乙肝,全稱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病的原因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為急性、慢性兩種,患病時間半年以內(nèi)為急性,超過半年則為慢性,患病后患者有身體無力、食欲下降、惡心、嘔吐、腹脹等消化不良相關癥狀,還會有肝區(qū)疼痛、皮膚瘙癢、尿液發(fā)黃等表現(xiàn)。病情加重以后出現(xiàn)肝掌、蜘蛛痣,并且肝脾腫大。
乙肝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乙肝病毒具有一定的傳染性,許多人聽到傳染性疾病就非常害怕,但是乙肝病毒并不會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傳播,日常學習、工作、生活接觸乙肝病毒攜帶者也并不會感染乙肝病毒,所以不用過度緊張。
乙肝病毒主要通過以下幾種途徑進行傳播:
1.母嬰傳播
母嬰傳播是乙肝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占比為40%~50%,孩子不僅在宮內(nèi)可能感染乙肝病毒,并且在分娩過程中和分娩后都可能感染。
2.血液傳播
如果攜帶乙肝病毒的獻血者獻血后沒有進行嚴格檢測,通過輸血就會發(fā)生乙肝病毒傳播。另外,在注射、手術、打耳洞等操作中因為存在創(chuàng)傷的可能,也可能發(fā)生感染。
3.性傳播
如果不采取防護措施和乙肝病毒攜帶者進行性生活,也可能發(fā)生傳染。
乙肝患者應如何進行自我護理?
1.注意作息規(guī)律
身體在疲勞的狀態(tài)下免疫力和抵抗力會下降,這樣身體中的乙肝病毒會發(fā)展得更加嚴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guī)律作息,應盡量在晚上10點之前入睡,每天睡眠時間保持在7~9小時。
2.戒煙、戒酒
飲酒會損傷肝臟,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肝癌的發(fā)病其實都和飲酒有一定的關系;而煙草中含有尼古丁,這種物質(zhì)會讓血管收縮,使肝臟供血變少,無法吸取足夠的營養(yǎng)。因此,乙肝患者要戒煙、戒酒。
3.均衡飲食
不要吃辛辣、油膩、刺激性、腌制、含有防腐劑的食物,不要喝含有酒精的飲料,可以多吃富含維生素、蛋白質(zhì)的食物,如魚肉、蛋類、南瓜粥、蔬菜,飲食均衡,身體攝入足夠的營養(yǎng),可以提升身體的免疫功能,更好地抵抗乙肝病毒。
4.合理運動
合理的運動可以提高身體的抵抗力,還能防止流行性感冒及其他傳染性疾病。運動可以選擇慢跑、騎車、游泳、散步類有氧運動。注意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加重肝臟負擔。
5.保持良好的心情
乙肝患者在患病后情緒低落,可能出現(xiàn)自卑、悲觀、失望等不良情緒,不良情緒不僅會影響患者睡眠質(zhì)量,也會影響身體的免疫功能。因此,要注意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積極尋求家人的幫助,多和朋友、家人溝通;同時,家人也要多理解、支持患者,讓患者身心舒適,這樣患者才能更加積極地配合治療。
6.合理用藥
乙肝患者要更加注意肝臟的保護,不僅需要在醫(yī)生指導下堅持使用拉米夫定片、安絡化纖丸等抗病毒藥物和保肝藥物,并且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其他藥物的使用禁忌,就診時要告知醫(yī)生乙肝病史,不要服用利福平、吡嗪酰胺等對肝臟存在損害的藥物,用藥前要注意仔細閱讀說明書。
7.注意個人衛(wèi)生
乙肝患者要注意做好個人衛(wèi)生,勤洗手,不要和其他人共用牙刷、剃須刀,以免出現(xiàn)血液傳播。
8.定期檢查
乙肝患者應定期接受肝臟超聲和甲胎蛋白檢查,注意關注自己的肝功能。如果檢查中發(fā)現(xiàn)脾大、腹水,肝功能異常,或者身體出現(xiàn)不適等,需要及時到醫(yī)院接受相關的治療,避免病情被延誤。
如何預防乙肝?
1.接種乙肝疫苗
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好方式,在接種疫苗后身體中有足夠的抗體,可以更好地對抗乙肝病毒。需要注意的是,乙肝疫苗一共有3針,新生兒出生后應立即接種第1針,第2針則是在出生1個月后接種,第3針在出生6個月后接種。
2.減少母嬰傳播
攜帶乙肝病毒的孕婦需要做羊膜腔穿刺檢查,并且要縮短分娩的時間,避免新生兒暴露于母體血液,并且在出生后立即接種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3.做好個人保護
重復使用的醫(yī)療用品需要注意一對一消毒;一次性醫(yī)療用品應保證一對一使用;理發(fā)、刮臉、修腳、穿刺等所使用的器具也可能引起感染,因此,也需要完全性消毒后再投入使用。醫(yī)務工作、飲食服務、食品加工、幼托教育等人群因為更加容易發(fā)生感染,需要定期接受乙肝抗體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