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4月13日,在晉城市高平市造音社流行音樂室里,一場別開生面的讀書分享會溫情啟幕。32名年齡在5~15歲的學生齊聚于此,懷揣著對音樂的熱愛與好奇,在書的海洋中探尋中國音樂史的魅力,共同開啟了一段充滿驚喜與啟迪的音樂學習之旅。而此次分享會也深刻展現(xiàn)出讀書在音樂道路上所起到的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分享會現(xiàn)場布置得溫馨雅致,文化氛圍濃厚,書架上錯落有致地陳列著與中國音樂史相關(guān)的豐富書籍?;顒訂⒛唬瑢W生們興致勃勃地挑選心儀之書,或為精美插圖駐足,或受書中有聲講解感染,或因文字描述動容。在傳統(tǒng)藝術(shù)與現(xiàn)代科技交織的熏陶下,學生們對中國音樂的歷史演進與創(chuàng)新突破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讀書無年齡界限,每一頁都是新的起點。6歲的楊思鈺是此次分享會中年齡最小的參與者。她拿起一本色彩斑斕的《中國音樂故事繪本》,眼睛里閃爍著好奇的光芒。繪本中生動有趣的故事,如“伯牙鼓琴”“編鐘的秘密”等,讓她聽得津津有味。雖然她還不太理解故事中的深刻含義,但那些美妙的音樂故事已經(jīng)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了音樂的種子?!拔蚁矚g這些故事,感覺音樂好神奇呀!”楊思鈺奶聲奶氣地說道。
對于年齡稍大一些的學生來說,他們更傾向于深入閱讀專業(yè)性較強的書籍。來自高平七中的13歲學生李昱銳拿起《中國古代音樂史稿》,開始認真研讀。書中對古代音樂理論、樂器發(fā)展、音樂流派等方面的詳細闡述,讓他仿佛穿越回了古代,親眼目睹了那些輝煌的音樂場景?!霸瓉碇袊魳肥啡绱瞬┐缶?,有這么多值得我們?nèi)W習和探索的地方?!崩铌配J感慨地說。
在分享交流環(huán)節(jié),學生們坐在一起,分享自己在閱讀中的收獲和感悟。
9歲的朱思凝分享了她在《中國民族樂器圖鑒》中所學。她興奮地說:“我知道了二胡、琵琶、古箏等很多民族樂器,它們的聲音都非常好聽。我還了解到不同的樂器有不同的演奏技巧,比如二胡要用弓拉,琵琶要用手指彈。這些樂器就像一個個小精靈,能演奏出各種各樣美妙的音樂?!?/p>
13歲的師煜陽則從文化和歷史的角度分享了他對中國音樂史的理解。他在分享《音樂中國》一書時說:“中國音樂不僅僅是一種藝術(shù)形式,更是我們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通過學習中國音樂史,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們的民族和歷史?!睅熿详柕陌l(fā)言贏得了大家的熱烈掌聲,也讓同學們對中國音樂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在交流過程中,學生們還互相提問、互相解答,思維的火花不斷碰撞。他們從書中的內(nèi)容延伸到實際的音樂創(chuàng)作和演奏中,探討如何將中國音樂元素融入現(xiàn)代音樂中。這種積極的交流和互動,不僅加深了他們對中國音樂史的理解,也提高了他們的音樂素養(yǎng)。
讀書不僅能讓學生們了解中國音樂史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幫助他們將所學知識應(yīng)用到實際中。
在分享會的實踐環(huán)節(jié),9歲的袁語墨正在學習鋼琴。她在閱讀了關(guān)于中國古代音樂調(diào)式的內(nèi)容后,嘗試將五聲音階運用到自己的鋼琴彈奏中,彈奏出的旋律既有現(xiàn)代音樂的節(jié)奏感,又蘊含著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韻味?!白x書讓我學到了很多新的音樂知識和技巧,我可以用這些知識來豐富我的演奏?!痹Z墨開心地說。
造音社的老師還引導同學們通過欣賞不同歷史時期的音樂作品,來驗證書中所學到的知識。當悠揚的古曲《高山流水》響起,同學們仿佛穿越時空,看到了伯牙與子期的知音相遇;而激昂的《黃河大合唱》則讓大家感受到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華兒女的英勇無畏。通過聽覺與視覺的雙重體驗,同學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國音樂史的發(fā)展脈絡(luò)和文化內(nèi)涵。
本次讀書分享會在同學們的熱烈掌聲中圓滿結(jié)束。高平市造音社流行音樂室負責人楊凱莉進行了總結(jié)發(fā)言:“讀書是音樂學習的基石,它能夠為我們提供豐富的知識和靈感。我們今后將繼續(xù)舉辦類似的讀書分享會,為同學們提供更多交流和學習的平臺,為傳承和弘揚中國音樂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