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跑,騰空,翻身,從六層圓弧形階梯上躍下,雙腳著地后,上半身順勢貼地翻滾。這是跑酷里最基礎的一套動作。28歲的跑酷運動員商春松,第一次成功落在硬地上,站穩(wěn)之后她確認,停留在身上長達21年的體操痕跡沒那么重了。
同樣是翻轉落地,體操需要雙腳繃緊,但同樣的發(fā)力方式用在跑酷上容易骨折。跑酷對運動員提出的考驗,除了腿部力量,更多在于心理,“不能怕”。商春松說,因為身后沒有柔軟的墊子穩(wěn)穩(wěn)接住你,跑酷是一項“硬碰硬”的運動。
但與之對應的,是身后也沒有對著運動員四肢和體態(tài)審視的目光。體操要的精準,在跑酷里轉化成了自由。
2024年,湖南女孩商春松拿下兩塊金牌,成為中國歷史上首位跑酷世界冠軍。在體操競技場上十余年未能實現的愿望,練跑酷兩年就達成了。
今年3月底,南風窗記者在廈門見到商春松,她因初春的花粉過敏暫時停止了訓練,但仍然扎著高丸子頭,每一根發(fā)絲都服帖地緊束在腦后,“因為這樣顯得精神”。緊窄收束的臉上,五官細且淡,組合起來卻顯出嚴肅和堅毅之感。她身高1.47米,體重只有70斤,但從跳箱上躍過去的時候,她修長的身形看起來簡直有1.7米。
如今,商春松每天在跑酷場館里訓練半天,為今年5月的跑酷世界杯和8月的成都世界運動會做準備。我們見面的一個星期后,她突破了自己的記錄—從2.8米高處翻身躍下。
她希望對生活擁有絕對的掌控力,決定了的事情就堅決不再受外界聲音干擾。
7歲那年,商春松被父母送去位于湘西的永順縣體操學校,封閉式學習體操。年長6歲的哥哥商磊形容,商春松從小喜歡蹦跳,“像個猴子似的”,爬山、爬樹、翻跟頭,樂此不疲。早年,一家人住在張家界村里,兄妹倆的父親會種烤煙補貼家用,年幼的商春松就在兩根煙的間隙翻跟頭,一不小心就毀了一株煙草。
為了攢女兒練體操的學費,父親常年在廣東建筑工地打工,一天能賺28元。商春松進入省隊訓練后,母親為了陪伴她,專門到長沙找了份做保姆的工作。一次,她看見教練幫商春松拉筋,因為疼得實在受不了,商春松咬破了教練的褲子。
在省隊的日子里,商春松覺得自己“更多是陪襯”,主力選手練什么,她就練什么,“做不做或者做得好不好,其實(教練)是不太會管的”。
2010年,進入國家隊后,她發(fā)現自己不少動作都短板明顯,“膝蓋和腳尖都不直”。對體操而言,體態(tài)的美感是裁判評分的重要標準,而商春松最自卑的是自己的膝蓋,不知道什么原因,“老有一小塊鼓包出來”。
被選入國家隊,在商春松看來更多是偶然。當時,15歲左右的女子體操隊員幾乎都被推薦去國家隊了。次年就是倫敦奧運會,而最適合參加奧運會女子體操項目的年齡,就是16歲,身體狀態(tài)處于巔峰期,動作也大多已經成型。
國家隊的訓練強度比省隊高出不止一倍。有一段時間,商春松覺得實在太累,打電話回家,跟爸爸媽媽說,不想練了。爸媽對她說:“都走到國家隊了,你再堅持一下?!?/p>
從此后,商春松沒再和家里喊過累。而那次也是她整個體操生涯中唯一一次浮出放棄的念頭。
榮耀眷顧她。2012年9月,商春松拿下全國體操冠軍賽女子自由體操冠軍。兩個月后的第五屆亞洲體操錦標賽上,她又奪得中國女子體操“雙料冠軍”。
2013年,17歲的商春松第一次參加體操世錦賽,以預賽排名第二的身份進入決賽。決賽那天,站到平衡木上時,她感覺雙腿一直在發(fā)抖,同時被一股強烈的忐忑和緊張裹挾。結果,她因團身前空翻沒站穩(wěn),被扣掉了0.5分,錯失冠軍獎杯。
這是她的體操生涯中,距離世界冠軍最近的一次。
2013年5月,商春松還在全國體操錦標賽中拿下女子個人全能亞軍和自由操冠軍。次年10月的仁川亞運會期間,商春松不僅幫助女子體操團體奪冠,還獲得了女子全能和自由操的亞軍。
2014年,在參加世錦賽之前,商春松是奪冠熱門。不巧的是,出發(fā)前,她的手肘骨折了。為了不影響團體賽,商春松打了封閉針,咬牙上了場。最后,她與隊友獲得了團體銀牌,還以一套難度系數為F組的高低杠動作,上演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商春松騰躍”。
截至那個時候,商春松一共拿到了14枚金牌。她被認為是2016年里約奧運會最有潛力的中國女子體操選手。
一塊平衡木寬10厘米,長5米,體操運動員需要在上面做出翻騰和舞蹈等動作。
在女子體操四項里,平衡木往往被公認為是最容易失誤、最不易拿分的項目。但這塊狹窄的舞臺一直是商春松的強項。2013年的體操世錦賽后很長一段時間,商春松相信自己是具備世界前三實力的。
2016年,20歲的商春松作為中國女子體操隊隊長參加里約奧運會,那是她最后一次參加奧運會,也是她體操生涯中距離世界冠軍最近的一次。
但命運沒有總是眷顧她。剛到奧運村,商春松發(fā)燒了,體溫超過38度,頭暈,雙腳發(fā)軟,雙手發(fā)麻。第一次進館訓練時,她沒能順利完成整套動作,急得掉了眼淚。教練組原本考慮讓她退賽,但她堅持不退。
為了趕在比賽前恢復,商春松拼命捂汗、跑步,等到上賽場時,雖已不再發(fā)熱,但依然四肢乏力。最后,她硬是憑借意志力,完成了一套難度6.7分的平衡木動作。
然而,即便在沒有任何失誤下從平衡木上穩(wěn)穩(wěn)落地后,裁判卻只打出了6.4分,商春松以0.114分之差,惜敗于俄羅斯名將穆斯塔芬娜,獲得第四名。在計分板上看到分數的一瞬間,她的眼淚涌出來了。
當時,中國體操隊對分數提出的申訴被駁回,連現場解說都替商春松不平:“她沒有輸給自己,只是輸給了裁判?!?/p>
里約奧運會一年后,商春松參加了天津的第十三屆全運會。當時已經21歲的她在體操競技場上無疑算是“老將”,但在退役前的最后一次全運會上,卻出現了兩次落地失誤。她帶著最終未能登頂世界冠軍的遺憾,暫時離場了。
大部分女子體操運動員的路徑,都是在參加完奧運會后再參加全運會,然后退役。
國際賽事上對女子體操的參賽年齡其實沒有上限要求,只有下限要求(最少16歲)。但客觀來說,女子體操的確比男子體操的最佳年齡周期更短。隨著女性進入青春期,生理期到來,體內激素水平變動,爆發(fā)力隨之減弱。同時,身體脂肪比例的增加,會導致同樣的動作可能相較于孩童時期更加滯重、不輕盈。
退役后,商春松和所有運動員一樣面臨兩條出路:留在省隊,由地方體育局安排工作;或是買斷工齡,拿一筆經濟補償離開,自主擇業(yè)。商春松選擇了后者。
因為好朋友在湖北,也因為運動員免試入學推薦政策,商春松進入華中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yè)就讀。一邊讀書,一邊在“不甘心”的心理驅使下,商春松重新受邀加入了湖北省隊,開始復訓。
但心態(tài)已經發(fā)生了變化,練著練著,她感受到了年齡增長的負擔,也開始明白,靠體操拿世界冠軍的夢想已經不可能實現了。繼續(xù)留在高低杠和平衡木上的理由,逐漸變成了,“想給更多年輕的體操運動員做一個榜樣,我年紀這么大了,依然可以站到賽場上,你們也可以停留得久一點,再久一點”。
跑酷是一項挑戰(zhàn)極限和自我的運動??谡Z里“PK”的其中一個名字,是“parkour”的字母縮寫,中文翻譯過來,就是跑酷。
跑酷約是在2006年傳入中國的。時至如今,據中國極限運動協會統計,全國共有150余家跑酷俱樂部,逾10萬人從事這項運動。
對商春松而言,跑酷與體操有相似之處,但不同之處更大?;丨h(huán)、單杠、空翻、跳躍,這些基本動作的要領可以共通,但無論如何,體操的落地是軟的,而跑酷需要落在硬地。
在戶外,不可控的東西很多。天氣、路況、地面上的硬物,甚至是空氣里的花粉,對商春松而言都得考慮在內。
比如2024年11月奪冠的日本九州比賽現場,自由式決賽當天,就是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決賽被取消,直接把預賽的成績算作最終成績。商春松憑借預賽第一的成績奪冠。
但不可控的另一面,是自由。跑酷是一個目的導向的運動,“只要從這里到達那里就可以了”,中間留給運動員的發(fā)揮空間很大。體操需要繃緊腳尖,落地時紋絲不動,但跑酷需要松弛、有動感。商春松在賽場上觀察過一些曾身為體操運動員的選手,“一眼能看出他們身上的體操味”,但專業(yè)的跑酷運動員會顯露出一種自由自在的“奔放”。
體操是去“練”,而跑酷是去“玩”。商春松覺得,自己從體操轉行到跑酷,一開始就是抱著“玩”的心態(tài)。
當年,帶著遺憾和一身傷離開體操競技場后,她意識到能讓自己發(fā)揮個人特長的運動已經不多了。在大學正式接觸跑酷之前,她就在視頻和節(jié)目里看到過跑酷這種“飛檐走壁”的運動,她喜歡那種在廣闊天地間騰躍的感覺,像金庸筆下的武俠,會輕功。
2022年,商春松回到學校上課,同時,她報了一對一的課程,開始訓練跑酷。
當時沒有工資,還背著房貸,疫情期間也很難找到兼職,商春松便在學校的QQ群里幫學生有償跑腿拿快遞、買飯,或是把行李搬上沒有電梯的宿舍六樓,平均5元一次。
命運對她而言,就像故鄉(xiāng)的山脈一樣起起伏伏。退役后跑酷的出現,讓她覺得柳暗花明又一村。
從湖北體操隊辭職后,商春松全身心扎入2024年兩個大賽訓練里。在2024年5月的跑酷世界杯(蒙彼利埃站)上,商春松一舉奪得女子自由式冠軍。
這是中國跑酷隊的首枚世界杯金牌。
同年8月25日,商春松在湖南張家界天門山參加“云縱天梯”跑酷大賽,成為唯一一個入圍技巧決賽的女選手。這次比賽,她最終獲得第九名。
在天門山賽場,商春松認識了現在的教練孫潔。今年45歲的孫潔也是體操運動員出身。練體操20年,且曾任北京體操隊教練的他,自2007年開始自學跑酷。如今,他已是APSA亞洲跑酷聯合會主席、2020年世界跑酷錦標賽選拔賽裁判長。
在孫潔的鼓勵下,商春松逐漸從跑酷里找到了體操沒有的那種自由和靈活。“跑酷其實不需要那些條條框框給你框起來,每個人做的‘范兒’都不一樣,沒有一個統一標準去要求你怎么做?!?/p>
1996年春天,商春松出生于湖南張家界農村。在同為湘西出生的作家沈從文筆下,湘西是一個兼具柔韌與樸素的地方。但在土家族姑娘商春松的記憶里,故鄉(xiāng)是吊腳樓、無窮無盡的山路和田野。
父母給她取名“春松”,有“春天的松樹”的意思。“松樹一年四季風吹日曬,但依然生機勃勃,堅韌不拔”,商磊這么理解妹妹。
兄妹二人小時候念的幼兒園在鎮(zhèn)上,從家里步行去要兩個多小時。有一段時間,商春松只好住在幼兒園里,三四歲就開始被迫照料自己。這塑成了她過早獨立、習慣沉默的性格。
多年來,商春松離家在外,從湖南到國家隊再到湖北,從體操到跑酷,“有什么事她都是不會對家里說的”。有一次,父親不理解她,說:“你為什么要天天跑酷?又沒有錢,還把自己搞得那么累?!焙髞硪徽f到跑酷,商春松就容易和他爆發(fā)爭吵;為了不吵架,父親漸漸地不在女兒面前主動提及。
商磊有先天性眼疾,眼前只有微弱光感。2022年的東京世錦賽,是商磊第一次在線下“看見”妹妹的體操表現。光是聽場上解說,商磊就感覺比目不轉睛看完全程還要生動。
在商磊眼中,妹妹隨著年齡增長變得更寡言,但私下里,商春松會對哥哥說:“因為是真的喜歡(跑酷)。”
2013年全運會后,商春松在賽后采訪里說,自己練習體操有兩個最大的目的:其一是為了讓家人過上好日子,其二,是治好哥哥的眼睛。
但商磊的眼睛是不可能治好的。
商春松偶爾會覺得自己沒趕上好時候,2021年,國家體操隊的運動員補貼開始提升,但商春松在役的那些年,每個月只能拿1300元補貼。
如今,商春松對未來的設想,還是偏保守的一種—繼續(xù)念大學,留校當老師。她以前很多的隊友,最終去到高校或中小學當老師。
而商春松有時恍惚覺得,似乎自己還停留在原地,但又仿佛走了很遠。
她的微博賬號和微信名都叫“湘西小土匪”,她希望自己看起來很有“匪氣”。在體操隊時,商春松還有個外號叫“金剛葫蘆娃”。她的主管教練熊景斌當時介紹過,這個稱號意在形容商春松“很有勁兒”,性格比較沖,“風風火火”。如今,在跑酷隊里,大家仍然會叫她“小土匪”。
商春松身上有恰到好處的敏銳的驕傲。她主動提出,以后有體育界受訪的需要,可以找她。她也提到自己喜歡的明星是“大表姐”劉雯,標準的“拽姐”,商春松臉上有著與她相似的冷靜和疏離感。
對大部分非知名運動員而言,或許只有在賽場上才是金光閃閃的。退役后,失去運動員身份和金牌的加持,他們的名字和面容瞬間黯淡下來,像一片勇猛浪花脫離海洋后變成平平無奇的水滴,在殘酷的路面上漸漸干涸。
商春松告訴我,大部分將孩子從小送去封閉式訓練的家庭,經濟條件都不會很寬裕。但對于她自己的家庭,采訪到后面,她卻逐漸不愿多提。
她只知道,體操給予她的體魄和自信,會在人生下半場無限存續(xù)下去。至于生存,那反而是不需要多思慮的事,“所有工作(我)都可以做,工作不分貴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