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初的一天,新加坡房地產巨頭城市發(fā)展集團(CDL)大樓里,氣壓格外低沉。
CDL董事會執(zhí)行主席郭令明站在辦公桌前,臉上是抑制不住的怒意。郭令明手中拿著一份任命書——他的兒子、CDL總裁郭益智,與其盟友一同,繞過了自己,也繞過了提名委員會主席,擅自任命了兩名獨立董事。
原本,郭益智是郭令明最信任的接班人。但沖突在這份任命書下達后爆發(fā),父子二人甚至一度撕破了臉……
財經(jīng)評論員崔傳剛對《環(huán)球人物》記者表示:“豪門家族內部的爭斗在全球范圍內并不罕見,尤其是在涉及巨額財富、家族企業(yè)控制權和權力分配時。常見原因包括家族成員之間在經(jīng)營理念上的分歧、利益分配分歧或者接班人選擇上的分歧,以及代際沖突導致的價值觀差異等?!?/p>
當?shù)貢r間2月26日,郭令明突然向兒子“開炮”。
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稱,郭令明當天發(fā)表公開信,指責兒子郭益智企圖“奪權”。他表示要“廢太子”,并已向法院提交文件,以應對郭益智等人試圖控制CDL董事會的舉動。他在公開信中寫道:“作為父親,解雇我的兒子當然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我承認,商業(yè)決策很困難,年輕人可能在職業(yè)生涯中犯商業(yè)錯誤,這是可以理解的,但他繞過的公司監(jiān)管法是一條紅線。”
經(jīng)過法庭聽證后,當晚,郭令明發(fā)了第二封公開信,稱CDL的嚴重管理失誤已糾正,此前被違規(guī)任命的兩名新董事已承諾在法院進一步通知前,不行使任何董事權力。次日,郭益智“出招”,將矛頭指向父親辦公室的女秘書長吳冠英。據(jù)2018年的一份法庭文件披露,當時郭令明已經(jīng)年過七旬,吳冠英經(jīng)常獨自到訪集團在世界各地的產業(yè),被認為是郭令明的“大內總管”。
之后數(shù)天,父子雙方各自組建法律團隊,準備對簿公堂。然而,峰回路轉。當?shù)貢r間3月12日深夜,郭令明再次發(fā)表公開信稱:所有董事同意為公司放下分歧,自己將繼續(xù)擔任執(zhí)行主席,郭益智將繼續(xù)擔任集團總裁。所有現(xiàn)有董事,包括兩名新董事也將留任。就這樣,短短15天后,這場豪門奪權戰(zhàn)便草草落幕了。
《環(huán)球人物》記者了解到,“奪權門”爆發(fā)后,CDL一度宣布暫停交易。3月3日恢復交易后,CDL股價立即大跌,一度猛挫超過6%,創(chuàng)16年來新低。而在雙方“握手言和”次日,CDL股價開盤上漲3.03%。
一名投資界人士向《環(huán)球人物》記者表示,家族內斗容易導致管理層分裂,決策過程拖延,影響公司運營。投資者則可能因不確定性而減少投資。內斗消息曝光后,公眾和客戶可能進一步對公司失去信任,引發(fā)股價短期劇烈波動。“家族內部的分裂確實可能對企業(yè)傳承造成顯著影響。分裂可能導致管理層的不穩(wěn)定、決策效率下降,甚至引發(fā)外部投資者和市場的信心危機。此外,若接班人問題懸而未決,企業(yè)的長期戰(zhàn)略規(guī)劃也可能受阻?!贝迋鲃傉f。
或許,郭氏父子也意識到,家族集團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才是當務之急。
關注財經(jīng)新聞的人,對郭氏家族或許并不陌生。美國彭博社今年2月公布的“2025年亞洲20大富豪家族排行榜”中,郭氏家族憑借17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01.6億元)排名第十五位,是新加坡唯一上榜的家族。
郭家巨額財富的積累,還要從郭令明的父親郭芳楓講起。郭芳楓出身于福建省一個貧寒家庭,14歲時背著一卷草席,孤身來到新加坡謀生。他先在一家五金店當學徒,白天干活,晚上去夜校補課,慢慢成為文員,當上了經(jīng)理。
攢了一些積蓄后,郭芳楓于1941年和幾個兄弟一起,開了一家小商店,取名“豐隆”,起初專做建材、五金生意。后來,他敏銳地感知到土地的價值,開始大量購入廉價土地。在他的帶領下,豐隆成為赫赫有名的地產巨頭。
“富二代”郭令明原本對商業(yè)并不感興趣,學的是法律專業(yè),還曾為了離開父親的羽翼而離開新加坡。但最終,他還是回到了家族企業(yè)。郭令明進公司時,豐隆已是涵蓋金融、地產和商貿等領域的大型集團。郭芳楓對他很嚴厲,不讓其他人照顧他,只給他發(fā)和普通員工相同的工資,并告訴他:“去做,不要抱怨!”
彼時,郭令明加入剛剛創(chuàng)辦的豐隆金融有限公司。為了拓展業(yè)務,他不得不挨家挨戶上門推銷。他后來回憶:“初入商界時,每每看到父親應對各類風險,我的心都會跟著顫抖……我必須克服這種不成熟的表現(xiàn),提前計算好我們行動的每一步?!?/p>
1967年,25歲的郭令明成為豐隆金融的總經(jīng)理。5年后,他帶領豐隆集團成功收購CDL,也順理成章地擔任起公司的董事經(jīng)理一職。
郭令明不想只做守成之主。他認為,“作為繼承者,最重要的不是看你擁有多高的平臺,而是你是否有能力領導團隊一直保持開創(chuàng)性。所謂榮光,不能只在某一代人身上曇花一現(xiàn)。”
1995年,郭芳楓去世,郭令明正式執(zhí)掌豐隆集團。他擅長以低價收購有價值的資產,曾斥巨資從特朗普手中買下標志性的紐約廣場酒店,并買下了國敦連鎖酒店。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fā),豐隆在郭令明的帶領下,依舊保持盈利。2年后,他又收購了28家美國豪華酒店。2008年,豐隆集團旗下的酒店就已達上百家,遍布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qū)。
業(yè)績亮眼的背后,是郭令明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每天清晨起床后,他都會先外出散步或者練氣功,然后才會前往公司總部大樓61層的辦公室,投身一天忙碌的工作。
郭令明曾向記者透露,他不時會通過奈飛追劇,也會去現(xiàn)場看演出。他很喜歡跑車,經(jīng)常在倫敦街頭穿梭,但也不妨礙他對新能源車的好奇和關注。他說:“我什么東西都看看試試,純粹是想了解現(xiàn)在的人喜歡或關注什么。畢竟,世界變化很快,如果不加快自己的步伐,馬上就會掉隊?!?/p>
意識到中國的發(fā)展?jié)摿?,郭令明瞄準了中國市場?010年,他推舉兒子郭益智為城市發(fā)展(中國)有限公司的總裁。
這對父子的故事由此在中國公眾眼前拉開序幕。
郭益智作為“富三代”,從小就把爺爺當作榜樣。他曾在采訪時說:“爺爺是我最敬佩的人,也是杰出的華商代表,希望我能把(他的)精神傳承下去?!?/p>
小學時,郭益智就讀于新加坡公教中學附小,中文講得十分流利。在美國波士頓大學拿到工商管理學士學位后,他先回到新加坡服兵役,后來又去國外工作,當過財務分析員、投行從業(yè)者和酒店管理者等。
郭令明有意培養(yǎng)兒子,曾安排郭益智在集團所屬的一家房地產投資管理公司任職。就像父親郭芳楓當年嚴格待他,他也嚴格對兒子郭益智。郭益智曾透露,父親擁有極強的時間觀念,“他認為提前15分鐘到才算準時,若自己比他晚到,即便是在規(guī)定時間內也算遲到”。郭益智還曾坦言,自己總是感覺壓力很大,需要穿上“防彈衣”來躲避父親的“炮火”。
年輕的接班人總是迫切地希望證明自己。到城市發(fā)展(中國)有限公司上任后,郭益智跑了十幾個城市,深入了解當?shù)厥袌觥?010年12月,郭益智完成了首筆投資,以2.32億元買下重慶渝中區(qū)鵝嶺山公園附近一塊宅地。之后,他持續(xù)鎖定北京、上海和青島等12個有潛力的城市。那段時間,郭令明對兒子很滿意。
然而,郭益智很快栽了一個大跟頭。2018年1月,郭益智成為CDL總裁,并于次年被任命為執(zhí)行董事。當時,重慶地產公司遠創(chuàng)遭遇嚴重的現(xiàn)金流危機,創(chuàng)始人吳旭找到了郭益智,希望他能幫一把。
郭益智同意出手。2019年5月,城市發(fā)展(中國)有限公司入股遠創(chuàng),并在次年獲得遠創(chuàng)51.01%的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為了重組債務,郭益智和團隊進駐遠創(chuàng),但面對迅速惡化的債務情況依舊無力回天。遠創(chuàng)最終于2021年破產,CDL也損失慘重,2020財年蒙受超19億新元(約合人民幣103億元)凈虧損。公司不得已縮減業(yè)務規(guī)模,并出售部分酒店資產。這也引發(fā)了家族內部的一些矛盾,并導致不少高管辭職,包括郭令明堂弟郭令柏在內的4人離開了董事會。
而郭令明選擇保兒子,稱此事應當“翻篇”。事后,郭令明說:“遠創(chuàng)事件對他(郭益智)有點打擊,所以他需要一些時間,我愿意給他時間?!碑敃r,兩人的關系看似并未受到影響。2023年9月,在CDL60周年晚宴上,郭益智還向父親獻上了一幅名為《永恒的傳承》的立體畫。但在外界看來,郭益智的投資失誤已給父子之間的關系埋下隱患。
此次父子二人鬧矛盾后,郭令明一反“護犢子”的態(tài)度,表現(xiàn)出對郭益智失誤的“耿耿于懷”。他公開稱,在郭益智的領導下,公司不但出現(xiàn)業(yè)務失誤,股價也一直表現(xiàn)欠佳。近年來,CDL的業(yè)績持續(xù)下滑,2024年下半年,公司利潤更是同比下滑54.7%。這不禁讓人想起郭令明曾在自傳《在商言商》中所說的:郭益智將是企業(yè)第三代接班人,但若接班人不勝任,將尋求外部專業(yè)人士。對郭益智來說,他想真正接班,恐怕還任重道遠。
如今,這場持續(xù)15天的“奪權門”雖然劇終,但正如《聯(lián)合早報》評論稱,這場家族斗爭所暴露出的治理問題并未真正解決。
談及內斗平息的原因,崔傳剛認為,或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比如來自投資者和股東的施壓,或是出于對家族聲譽的考慮,還可能出于經(jīng)濟利益——合則兩利”。
該如何避免家族企業(yè)的內斗?從目前通行的做法看,大部分家族企業(yè)會建立清晰的治理結構,比如通過設立家族信托,制定明確的繼承規(guī)則,減少模糊地帶;定期召開家族會議,引入中立的第三方調解人;明確接班人培養(yǎng)計劃,避免權力真空或競爭;也有的將家族企業(yè)的不同業(yè)務分拆,由不同成員負責。
和解后,郭令明或逐步放權給年輕一代。但從董事會決策的透明度到股東利益的保障,種種懸而未決的矛盾,仍可能影響公司的未來走向。
編輯 毛予菲 / 美編 苑立榮 / 編審 張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