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背景
秦淮河作為南京的母親河,見證了無數(shù)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秦淮河畔的竹山公園里有一座“仲銘亭”,它是為了紀念抗戰(zhàn)烈士鄧仲銘而修建的。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不管時代如何變遷,英雄的事跡永遠值得銘記?!缎聲r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明確提出,教育行政部門應當以青少年學生為重點,將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的宣傳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清明節(jié)前夕,南京市東山小學鄧仲銘中隊的隊員們懷著崇敬的心情,高舉鮮紅的隊旗,帶上親手制作的小白花,邁著整齊的步伐,來到仲銘亭開展祭掃活動。
尋訪紀實
尋找英雄足跡
英雄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的英勇事跡不應該被人們遺忘。隊員汪鑠、汪君妍、馮煜涵首先帶領隊員們學習先烈鄧仲銘、張耀華和邰賢聚的英雄事跡。
鄧仲銘,1904年出生,25歲時加入中國共產黨。1943年7月,時任中共江南區(qū)委副書記的鄧仲銘率領新四軍來到江寧地區(qū)鞏固和發(fā)展蘇南抗日民主根據(jù)地。8月3日,鄧仲銘因公外出與敵軍相遇,為了掩護大部隊安全轉移不幸中彈,犧牲于秦淮河高橋渡口,時年39歲。后來,政府在秦淮河畔的竹山公園修建“仲銘亭”以紀念鄧仲銘烈士。
仲銘亭西側是張耀華紀念臺。張耀華,1915年出生,曾任江寧縣抗日民主政府赤山區(qū)軍事股長,領導湖熟鎮(zhèn)清溪鄉(xiāng)地方武裝和反特鋤奸斗爭。1944年4月7日,張耀華為掩護戰(zhàn)友擺脫日偽軍偷襲不幸犧牲。
仲銘亭東側是邰賢聚紀念臺。邰賢聚,1906年出生,1942年8月被任命為江寧縣抗日民主政府索北區(qū)區(qū)長。同年,他在上峰鄉(xiāng)開會部署工作時,因漢奸告密被敵人包圍。邰賢聚與敵人殊死搏斗,最終壯烈犧牲。
像鄧仲銘、張耀華、邰賢聚這樣的烈士還有很多,他們?yōu)榱藝液腿嗣竦睦娅I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為今日的和平盛世鑄就了堅實的基礎。
誦讀英雄贊歌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哀思。沐浴在明媚的陽光下,聆聽著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跡,隊員們緬懷先烈,心中充滿崇敬與感恩。
“紀念碑前,為什么我們的腳步輕輕?紀念碑前,為什么我們的心情沉重?為什么蒼天會落淚?為什么松柏也動情?因為這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到處播撒著革命的火種。鄧仲銘率領著新四軍四十六團,斗志昂揚、勢不可當!鄧仲銘犧牲小我成就大我,渡口中槍落水殉國!是你把滾燙的熱血傾灑,是你把鮮花般的年華奉獻……”
隊員吳俊杰和劉思彤飽含深情地朗誦,將大家的思緒帶回那個艱苦卓絕、浴血奮戰(zhàn)的年代。隊員們仿佛看到硝煙彌漫中戰(zhàn)士們堅毅的身影,仿佛聽到槍林彈雨中震天的吼聲!隊員們再次撫摸胸前鮮艷的紅領巾,仿佛看見紅旗在戰(zhàn)場上飄揚。隊員們齊聲朗誦:“我們講文明,懂禮貌;我們勤學習,愛勞動;我們勇敢頑強,探索新知;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在這莊重的時刻,隊員陳曦澤向鄧仲銘烈士墓敬獻花束,全體隊員默哀一分鐘,以表達對先烈深切的懷念與崇敬之情。隨后,全體少先隊員在輔導員的帶領下,依次獻上自己親手制作的小白花,并圍著紀念碑有序繞行一周,緬懷烈士英靈。
隊員們重新站到仲銘亭前,列隊整齊,向烈士們敬少先隊隊禮。英雄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百折不撓的革命意志、堅定的革命信念,深深鐫刻在隊員腦海中。
重溫入隊誓詞
如今,國家富強,社會安定,人民幸福。請黨放心,強國有我,吾輩定當不負時代,不負韶華。
中隊長杜景行和張芷蘅在鄧仲銘紀念碑前高舉隊旗,輔導員孫老師帶領隊員們重溫入隊誓詞。
“我是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員。我在隊旗下宣誓:我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好好學習,好好鍛煉,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yè)貢獻力量!時刻準備著!”
鏗鏘有力的誓詞是少先隊員們發(fā)自內心的承諾,激勵著每一名少先隊員奮力前行。隊員巫駿灝說:“我早已在心中埋下紅色的小種子,立志從小好好學習,高舉隊旗跟黨走,奏響精彩樂章,爭做新時代好隊員?!?/p>
最后,隊員們分為8個小組,對仲銘亭及附屬設施進行清潔。擦拭著石碑上的微塵,觸摸著鐫刻的字跡,隊員們仿佛在與烈士面對面交談。
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紅旗。通過活動,隊員們深刻認識到:烈士們用生命踐行著保家衛(wèi)國的使命擔當,吾輩必將從先烈身上汲取力量,世世代代傳承這份寶貴的精神遺產!
尋訪心語
清風徐徐,訴不盡對革命烈士的無限深情。通過此次祭掃,我懂得了生命的珍貴與偉大。烈士們用他們年輕的生命為祖國譜寫了壯麗的詩篇。我敬佩這些烈士,我要追尋他們光輝的足跡,繼承他們優(yōu)秀的革命傳統(tǒng),用優(yōu)秀的成績回報祖國。
—隊員 吳俊杰
鄧仲銘、張耀華等先烈的精神品質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當我手捧鮮花,懷著沉痛的心情走到鄧仲銘紀念碑前時,不禁感慨萬千:英雄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和平生活,我應發(fā)奮圖強,苦學本領,時刻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yè)而奮斗!
—隊員 陳曦澤
我們站在仲銘亭前,緬懷為國捐軀的革命先烈,不僅要牢記歷史,更要從那段悲壯的歷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把英雄不畏艱險、英勇獻身的精神轉化為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立志報國的實際行動,為偉大祖國的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輔導員 孫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