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開出醫(yī)院大門,我立刻搖下車窗,探出頭,我的心飛翔了,像一只沖出籠子的小鳥。
烏魯木齊路、華山路、常熟路、延安路,這些非常熟悉的馬路和路邊的大店小鋪,仿佛都煥然一新。我目不轉(zhuǎn)睛,欣喜不迭,像個好奇的孩子一頭扎進(jìn)偌大的玩具世界,看什么都新鮮、都興奮。生活真好,真好啊。這是由衷的、從來沒有過的體會:看街上每一個匆匆而行的陌生人好像都是親切的,看街上每一輛匆匆而過的轎車、電車仿佛都是可愛的;迎面撲來的一切的一切,雖然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了,我的感受卻是非常的。在我看來,每一樣平常的東西都充滿著“生”的氣息與“活”的力量——生活——我第一次用心體會到這兩個簡單卻包容世界的字的意義。更值得慶祝的是,我又回到了生活中。真是太好了!
一個月的“禁閉”,讓我似有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那個總在埋頭趕路、急急匆匆的我不見了。每天清早我下樓去散步,扶著樓梯冰涼的鐵桿一步一步往下挪,腳步踩不穩(wěn),搖搖晃晃的,如同剛會走路的孩子。而最像孩子的,是眼光的變化,一些在過去很少會引起我注意的東西,一一地進(jìn)入我視線:首先是樓外靠圍墻的那排冬青,由于低矮,以前根本不在我眼里;但在出院第二天,我試著下樓,剛邁出門,迎面所見的就是那排齊腰的冬青已籠著一層參差不齊的新葉,在爭先恐后地往上冒,鮮潤的新葉,油嫩油嫩的,嫩得像嬰兒的心,嫩得讓人不忍走開。我停在樹叢前,像碰觸炫目的肥皂泡一樣小心地捏了捏那逼眼的嫩葉時,我的指尖如過電似的被那飽含新生的“嫩”觸動了,有一股熱熱的、流動的東西從手指一直通到心底。我感覺,那是一種生命的東西。
繞過冬青,有一大簇細(xì)密的枝條,沒吐葉子,卻已爆出層層疊疊的小花,一片片小巧細(xì)潤的花瓣,金黃的、燦爛的,不聲不響但蓬蓬勃勃、耀眼奪目。走過花叢,我駐足不前,好像有一股引力悄悄地包圍我,吸住我的腳步。我知道,這吸引力是一股生命的力量。
而在晨風(fēng)的吹拂中,新吐的嫩葉和初放的小花,隱隱地飄散著清純的氣息,這不含絲毫塵埃的清純,是生命最新鮮的時刻,一年只有一次,就像嬰兒的滿月在人生中只有一次,是難得的瞬間。我又回身,再緩緩地掃視那些新葉,同時用力呼吸,這難得的“新鮮”和“清純”,哪怕多看一眼、多吸一口,對我受損、虛弱的身體都是最好不過的養(yǎng)料,我需要新生,需要成長,需要冥冥的神力助我一臂、推我一把。而當(dāng)我走過這些在早春、在晨曦里飽含希望的小樹和小花時,我的心突然被啟迪了,豁然開朗:“冥冥的神力”就存在于天地之間,就是大自然的賜予,也就在我們身邊,就看你是否能發(fā)現(xiàn)、是否能感受。
在鳥語花香的清晨,我的心空了、凈了。
但在過去終日忙碌的時候,雖然天天與這排冬青擦肩而過,也常見小鳥在窗外的樹木間飛來飛去,我卻熟視無睹,根本不可能留意這些花花草草,更不會與聽而不聞的鳥叫產(chǎn)生共鳴。心,沒有一刻是“空”的、“凈”的,還自以為很充實、很強(qiáng)大,無所不能。而病了一場,我好像才有了“空”與“凈”的體驗,我才理解了“清靜以養(yǎng)神”的含義,因為只有清虛靜定,才能真正發(fā)揮人的潛能,表現(xiàn)出更大的智慧。戰(zhàn)勝疾病、重建生命,尤其需要智慧與潛能。大自然真的對我無比厚愛,幫我推開了心靈的又一扇窗戶,讓我在發(fā)現(xiàn)新葉、小花和婉轉(zhuǎn)的鳥叫的過程中,體會“空”與“凈”的境界,并領(lǐng)會著“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神愛與大愛。
初春果然給了我“復(fù)活”的靈性,我每天早早醒來,在晨光乍明時便振作精神出門去聽鳥叫、去呼吸新鮮空氣。清晨的風(fēng)爽爽的,仿佛被水洗了一夜,而臨風(fēng)迎霞,怡然地走到大樹下,我會仰起頭向大樹問好,然后,再對小鳥們說一聲:“小鳥,你早?。 ?/p>
“唧啾——唧啾。”小鳥們好像聽懂了我的問候。在冥冥中,生命與生命本來就是互通的、關(guān)聯(lián)的,而且是能對話的。
(魚魚摘自維普資訊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