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前夕,偶然看見朋友圈盤錦一日游的信息,我怦然心動。我去過幾次盤錦,留下了不錯的印象,正好閑來無事想再去看看,便約了好友一同隨團前往。
來到盤錦,第一站是花谷,聽名字,這里應(yīng)該是繁花盛開的地方。但是,由于已經(jīng)錯過花季,放眼望去,草地和花圃都被修剪過了,荒草與凋零的花一壟一壟地仰躺著,顯得那么蕭瑟。倘若再播種一些菊花也許會為秋季的花谷平添一抹色彩。
吃過午飯,一行人向亞馬遜公園出發(fā)。在花谷里,我的游興已寡淡了許多,只能慵懶地拖沓著腳步跟隨人群前行。
走進亞馬遜園區(qū),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蛇豆長廊。抬頭,只見那些蛇豆懸垂在頭頂?shù)募茏由?,每根蛇豆大概有一米長,尾部較細,身體彎曲,形態(tài)各異,顧名思義,還真如許多“綠蛇”向上奮力攀爬著,似乎在爭相奔赴灑下陽光的天空。
穿過了蛇豆長廊和動物園區(qū),就來到了傳說中的亞馬遜河,那里有兩條古色古香的畫舫停泊著,仿佛在向我們訴說著古老的故事,勾起了我內(nèi)心的探索欲。
我們乘坐的畫舫悄無聲息地起航了,緩緩地向林子深處前行,漸漸將我們帶入了碧樹、藍天、綠水的畫中畫里。
放眼望去,滿眼都是綠,綠得寧靜,綠得深情。河中心,時而有嬉戲的魚兒躍出水面,激起一圈一圈漣漪;時而有驚起的野鴨拍打著翅膀,瞬間騰空飛去。林子兩岸靜謐幽深,忽有小動物跳躍而起,還沒等我看清是什么東西,它們早已隱遁了身影。我想,它們一定也在暗中觀察,看看是誰打擾了它們寧靜的生活。這些活潑的小動物讓人不禁心生歡喜和憐愛,于是,我仿佛與這片生機勃勃的世界融為一體。我對這片神奇的原生態(tài)濕地充滿了敬畏與尊重。
憑窗遠眺,一群鷗鷺在濕地中嬉戲,它們時而展翅高飛,時而相互追逐,靈動的身姿讓人陶醉。畫舫經(jīng)過時,鳥兒們受了驚擾,呼啦啦一齊飛向天空。它們扇動翅膀在畫舫前飛翔,仿佛在給我們的畫舫引航。這情景仿佛我們置身于一幅如夢如幻的畫卷之中,引起畫舫里的我們發(fā)出“哎呀呀”一聲連一聲的驚嘆。船長熱情地告訴我們:“這些鳥都是候鳥,你們要是再早些日子來,鳥的品種比這還多呢,目前很多品種的鳥都遷徙到南方去了,就剩這種不算最漂亮的鳥還沒走了?!?/p>
聽他這么說,我很驚訝,看到眼前這些鳥已經(jīng)震撼到我,居然還有比這還漂亮的鳥在此棲息,我們無緣看見有點兒遺憾,但這詩情畫意的情景像是在向游人訴說著濕地古老的秘密。這一切不由使我想起范蠡功成隱退時,攜西施泛舟賞鷗鷺的意境,于是便詩興大發(fā),在手機里寫到“游船緩緩漾波光,鷗鷺紛紛舞韻長。若問此時何所似,當(dāng)年范蠡泛湖央”。寫下七絕草稿后,我心里莫名的敞亮,眺望遠處不知名的小野花都覺艷麗,它們在草叢中靜靜地綻放,為這片濕地增添了一抹絢麗的色彩。
畫舫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將兩岸郁郁蔥蔥的樹木盡收眼底。這里的樹木多以楊柳為主,它們搖曳多姿,我們一行人被周圍神秘而繁茂的植被和奇特的鳥所吸引,總是期待著每一個轉(zhuǎn)角處能出現(xiàn)更新奇的景象。我又在手機里寫下“游船輕蕩水中央,鷗鷺翩飛舞畫廊。白羽凌波詩意涌,歡歌悠揚韻悠長”。此詩雖然寫得直白,卻也能反映出我眼前看到的這柔美的場景。
遠離了城市的喧囂與繁忙,沉浸在這大自然的懷抱中,仰望兩岸蒼翠的柳枝謙虛地低垂著頭,臣服在天地之間,鷗鷺在枝丫間翩翩起舞,我不禁佩服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
再往前行,風(fēng)光旖旎,森林更顯幽靜。蔥蘢的楊柳高大而挺拔,一條條的枝丫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天然的綠色穹頂,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形成斑駁的光影。在這天然的大氧吧里,你可以縱情呼吸,享受青草和泥土的芬芳。那芬芳仿佛帶著生命的活力,絲絲縷縷地沁人心脾,讓人身心舒暢,陶醉其中。我閉上眼睛,恣意感受著微風(fēng)輕撫臉頰,心靈得到了放松和滋養(yǎng),仿佛所有的疲憊和憂慮都被這美妙的氛圍所消散。這一刻,我才感覺不虛此行,起初對花谷景點寡淡的感覺早已蕩然無存。
我興致勃勃地跑到畫舫前端拍照,欣喜地望著眼前的一切,感受著大自然的寧靜與祥和。忽然,畫舫上有人情不自禁地唱起《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經(jīng)典老歌,歌聲雖然不是特別美妙,卻也引得大家齊聲附和。瞬間,歡樂的氛圍達到了高潮,我轉(zhuǎn)身錄下了這難忘的瞬間,大家都興奮地向鏡頭招手,張張笑臉展現(xiàn)了對祖國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