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艾艾是一位老編輯,聽力有障礙,所以,他坐在那里,比一般的老人都顯安靜。一晃退休十載,人也到了古稀之年,行動有點兒緩,但臉上的笑意永遠不變。因為耳背,他說話的聲音高,于是會出現(xiàn)一種有趣的場景——你說話的時候,他會緊走幾步,耳朵湊到你嘴邊,一邊聽一邊點頭;該他說話了,迅速后退幾步,一字一句,高八度,表達自己的意見或觀點。
他在長春桂林路有一個門市,是兒子做瓷器生意時買下的。后來,兒子和兒媳去了法國,這個門市房就空置了。他老伴兒去世早,留下他一個人有點兒孤單。他原來住的那間一百四十平的房子太大了,一到晚上空落落的。他坐在窗邊吸煙,有時一吸就是半宿。他更多的時間是看書,文史哲,隨手抓起什么就看什么,老花鏡卡在鼻子上,在燈下泛起亮亮的光。
有一天,一個老同事來看他,無限感慨地提起另一位老同事,這個被提及的老同事突發(fā)腦出血,搶救無效走了。那也是一個愛書的人,生前和他們一樣,編書、讀書,對書有著無限的情感??墒撬吆蟛痪茫谒习閮旱闹鞒窒?,兒女齊上陣,把他的那些藏書全賣了。生前因為這些書,他的老伴兒就時不時地抱怨,實在不像個正常人過日子。這下好了,人去樓空,那些書好像追隨著他離開了這個家,去往一個虛空的世界。
末了,那位老同志望著張艾艾的那滿墻的書,悠悠地嘆了一口氣。
張艾艾受到觸動。
等那位老同志告辭,他忽生一股傷感。
他的眼前出現(xiàn)了幻覺。
他的兒子從法國回來了,指揮著一群人,七上八下地把他的書從書架上掏出來,裝箱的裝箱,裝麻袋的裝麻袋,三下五除二,一面墻空空如也。他不由得苦笑了一下??嘈ν炅?,做了一個決定,把這些書搬到桂林路的門市房去,在那里開一家舊書店。他要親眼看著這些書離去,并安穩(wěn)地到達喜歡它們的人手中。
說干就干,別看張艾艾七十歲了,個子矮,身體卻十分康健。他一邊雇人裝修門市房,一邊把他的書分類打包,找?guī)讐K干凈的抹布,每摸下一本,拂拂灰,翻一翻,輕拿輕放,致謝一般。
日本有一家書店,名字叫“書是人生的點心”,他覺得真好,就去工商局注冊,把這個店從大阪搬到了長春。
兒子知道父親要開書店,沒阻撓,反而語氣輕松地夸贊父親這個減法做得好。張艾艾聽了,有點兒失落。他內(nèi)心更想聽的是——爸,賣它干啥?留給我和你孫子多好。就這樣吧!別賣了!
張艾艾裝修書店的時候,讓工人隔出一個小工作間,他想吃住就在書店里,在這里走完自己以書為伴的一生。
張艾艾開了一家舊書店,生意不溫不火。他的生活規(guī)律完全改變了。他學會了在網(wǎng)上發(fā)書單,給書衣拍照。在外地的讀者需要什么書,他就打好包裝去郵局郵寄。郵局離他也就幾百米,他一周去兩次,掛號,貼郵票,“井”字包裝永遠是整齊劃一的,看上去干凈又利落。他有時還會給讀者附上一封信,談及這本書的閱讀要點以及他的心得體會。一來二去,寫信也成了他的日常。他的那個老同事經(jīng)常到店里來幫他,撣灰,拖地,沒事兒二人坐下喝茶,一遍一遍地復習各自的人生過往。慢慢地,這位老同事也加入了寫信回信的行列,他也覺得生活又煥發(fā)出新的意義。
張艾艾的舊書店二百多平米,靠窗有幾個卡座,有讀者來店里讀書了,他就送上一壺茶,茶香和書香互為滲透,有一種說不出的安適的味道。就這幾個卡座,有一個常客,十七八歲的樣子,每天下午都來,一坐就坐到打烊,給水不喝,問什么只是笑,一個字兩個字地往出嘣詞兒。時間長了,一問再問,弄明白了,這孩子腦癱,高考落榜了,也想開一個小書店。他喜歡詩歌,也嘗試著寫過一些,不知好壞,也不敢拿出來示人。問他為什么不喝水,他說怕上廁所麻煩。張艾艾一聽就無比心疼。這有什么麻煩的呢?張艾艾在廁所的旁邊給他挪出一個雅座。
這個孩子叫馬小克,現(xiàn)在每天上午還在做康復。他堅持走正常程序,先讀小學,然后初中、高中,大學,實在是考不上了。
現(xiàn)在,他想開家書店,就到張艾艾這里來“實習”。
張艾艾說:“你給我打工吧,我給你開工資。”
馬小克一下子驚惶失措起來。他問:“爺爺,我,我能行嗎?”
張艾艾說:“你將來還要開書店呢,先打個工怎么不行?”
從那一刻起,張艾艾就下決心似的,如果有一天自己走了,就把這個店送給他。張艾艾讓馬小克把他的詩拿給他看。他看到一句:“一個能被風隨時帶走的人,還怕流浪嗎?一個可以浪跡天涯的人,還怕沒有未來和希望?”
他對馬小克說:“真好?!?/p>
馬小克開心地笑。
從“書是人生的點心”的落地窗望進去,你隨時可以看見張艾艾和馬小克。當然,有時這幀風景也會加入張艾艾的那位老同事。他們是滄海間的幾粒芥子,逐著風浪,日夜洶涌。但是,每一個有生活常識的人都知道,芥子雖小,一旦遇到陸地,就會生根發(fā)芽。
虛 舟
梁順道個子不高,算是一個有心眼兒的人。
他文化課不怎么好,手卻比大姑娘還巧。十六歲進國營食堂學面點,半年工夫,把十二生肖捏得惟妙惟肖,上屜蒸出來,跟活的一樣。他師傅有個女兒,長得如花似玉,半城的小伙子都拿眼睛瞄著,圍追堵截的也不在少數(shù)??蓭煾嫡l也舍不得給,覺得他們不配,只相中了梁順道,像傳藝一樣把女兒傳到他手里。
那女孩比梁順道大三歲,正所謂“女大三抱金磚”。
這門婚事,被傳為一時的美談。
媳婦是中專生,梁順道當學徒時,她已經(jīng)畢業(yè)正式工作了。在銀行,是人見人愛的一支花。她往柜臺那兒一坐,儲戶排一溜兒的長隊。別人說梁順道是癩蛤蟆吃到天鵝肉了,而他媳婦,是一朵鮮花插在了牛糞上。這話梁順道不愛聽,一心琢磨怎么才能比媳婦高出一頭,恰藝術學院招雕塑生,他一番打聽,回學校復讀,一心要參加“藝考”,藝考分文化課和專業(yè)課,這兩樣他都不行,想成功,就得比別人付出百分之二百甚至三百的辛苦,不然,竹籃打水一場空。當時他已經(jīng)知道了師傅的心思,并且在師傅的主持下,和女孩見過面。他長了一副喜面,女孩一見到他就想笑,開心得不得了,這就叫天緣,誰也擋不了。他們那時候小,還不能談婚論嫁,但心里也開始懂得設計美好,對未來也有了憧憬和安排。
梁順道想考大學,就是這個道理。
梁順道用棉被把窗戶擋上,晝夜不停地畫素描。他身上有這股勁兒。因為他已經(jīng)和師傅的女兒約好,等他大學一畢業(yè),他們就結婚。天助吉人,他考上了!拿到錄取通知書那天,他喝得酩酊大醉。師傅夸他聰明,他夸師傅的女兒長得美。師傅的女兒說自己用工資供他,卻不知他早已在心里謀劃勤工儉學的路數(shù)。他說到做到。大學四年,不但沒用家里一分錢,還和自己的老師搞裝修,一股腦兒把結婚的錢都攢出來了。畢業(yè)展,別人絞盡腦汁地構思、涂抹、尋材料、苦想造型,他卻滿街撿廢紙盒箱子,臨了,用攪拌器把紙盒子打成泥漿,做了一件浮雕。作品一出,就連他的老師都拍手叫絕,當即拍板,把這件作品留校收藏。
這就是梁順道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畢業(yè)之后,他分到出版社工作,做美編。不用說,工作業(yè)績突出,很快就成了美編室主任。按說,人生不可能都那么順,天底下的好事怎能讓一個人占盡?這話占理。新世紀來了,出版業(yè)出現(xiàn)了斷崖式的大滑坡,社里撤銷了校隊室和美術室,一批人被分流或閑置。梁順道是被閑置的一列,終日無所事事。
邊緣化的人生不好過,領導對他也冷面無言。
梁順道焦慮了,五十多歲的時候,突然出現(xiàn)了幻聽。一般的幻聽,只是總聽見一些并不存在的聲音,他和別人有所不同,他的聲音是“逆向”的,只要他一動念,那個聲音就反著和他較勁兒。
他想,我愛我老婆,那聲音立馬開罵,愛她干啥?她沒準兒就是個破鞋。他想,我得孝敬我?guī)煾?,那聲音的調(diào)調(diào)里含著奸笑,孝敬他?還不如殺了他。他想,我得努力工作,那聲音提高八度,工作個屁,人家都不要你了。他想,過馬路一定要注意安全,那聲音充滿鼓勵,什么安全不安全的,撞!直接往車上撞!
他很痛苦。他暗示自己,不能屈服。
這一天,他一大早就進了領導的辦公室,一坐下就開始和領導交心。他對領導說,您是一個有能力的領導啊。那聲音馬上來了,有啥能力?。靠禳c下臺得了。他說,閑下來幾年了,身心都得到了休息,我真的謝謝您。那聲音不樂意了,總休息也不行啊,還得干點兒啥。再說,謝他干啥?他就是個無能的擺設,安排個人事都安排不明白,早點兒下臺得了。有病這么長時間,頭一次聽這聲音不那么逆耳。
和領導一番交流,那聲音大大方方地“正義”了一回。
當夜,他吃了兩片安定,四仰八叉地把自己丟在床上,一睡十二個小時。第二天醒來,困擾他多日的幾乎讓他精神分裂的聲音消失了,找都找不回來了。
那叫一個絕!
也許他的真誠觸動了領導的內(nèi)心,領導讓他琢磨琢磨,能不能整點兒繪本什么的,為社里增添一點兒原創(chuàng)。他二話沒說,從家里搬來二十幾箱子捏好的橡皮泥。花鳥魚蟲,山林樹木,舟船車馬,斧鉞鉤叉?,F(xiàn)場擺,現(xiàn)場拍,電腦修圖,AI補白,很快就制出了一套《中華傳統(tǒng)故事》。
圖書上市,大受歡迎。來來來,后續(xù)選題跟進,他從閑人又變成了忙人。
領導問他:“你怎么想出這么個招法?”
他說:“我孫子有多動癥,我就天天領他捏橡皮泥,講故事。結果注意力集中了,多動癥也好了?!?/p>
敢情!
一晃,梁順道退休了,他除了捏橡皮泥,出《中華傳統(tǒng)故事》,沒事兒還去他師傅和媳婦(媳婦也退休了,人還是那么漂亮)開的面點鋪子里捏十二生肖。
他們的面點賣得火,一屜下來,另一屜就得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