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0年魯桂蘭開啟義務理發(fā)的志愿服務,到2021年耿瀟成立楓葉紅志愿服務隊,三十多年來,母女二人的愛心接力從未停歇。
水庫“花木蘭”
1958年的8月,19歲的魯桂蘭懷揣著建設祖國的熱情來到密云水庫修建工地。工地條件艱苦得超乎想象,大型機械匱乏,許多工作全靠人力一磚一瓦、一沙一石地完成。魯桂蘭骨子里有股不服輸?shù)膭?,她帶著“猛虎突擊隊”三十二個同樣熱血的姑娘,承擔起建筑工地最為繁重的工作。
白天,魯桂蘭總是沖在最前面,緊握鐵鍬用力地鏟起砂石,穩(wěn)穩(wěn)地倒入推車中。她的臉被太陽曬黑,發(fā)絲被汗水浸濕后緊緊地貼在臉頰上,肩膀也因為長時間扛重物被磨得紅腫不堪,衣服上滿是汗?jié)n和塵土。夜晚,魯桂蘭還要帶著“花木蘭”們練習推裝滿砂石的獨輪車,耐心地給隊員們講解技巧,示范如何保持平衡、更省力地推動車子。
工地每個月都會獎勵“流動紅旗”,“猛虎突擊隊”憑著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每個月都超額完成任務,那面流動紅旗仿佛成了她們的專屬。在那連續(xù)奮戰(zhàn)的四百多個日日夜夜里,魯桂蘭始終以頑強的意志堅持著。最終,她因表現(xiàn)突出,獲全國三八紅旗手、“五四”銀質(zhì)紀念章等榮譽,還受到周恩來總理親切接見。
1990年,魯桂蘭搬進北京市懷柔區(qū)西園社區(qū)居住。在這里,她發(fā)現(xiàn)很多老年人理發(fā)非常不方便。于是,她掏出積蓄,買來剪刀、推子等理發(fā)工具,開始義務為身邊的老人們理發(fā)。
這一剪就是三十五年。在這三十五年里,無論寒冬酷暑,還是刮風下雨,魯桂蘭的理發(fā)服務從未中斷過。她的家中,經(jīng)常坐滿了前來理發(fā)的老人。她一邊熟練地揮動著手中的剪刀,一邊和老人們嘮著家常,歡聲笑語回蕩在房間里。遇到行動不便的老人,她還會上門服務。大家都親切地稱她為“魯大媽”。在社區(qū)里,只要提到“魯大媽”,沒有人不豎起大拇指。?
跟著“魯大媽”做志愿
2011年,對于魯桂蘭來說是無比艱難的一年,老伴的突然離世給了她沉重的打擊。72歲的她一下子垮了,消瘦了很多,頭發(fā)大把大把地往下掉。那段時間,她把自己整天關在房間里。
魯桂蘭的消沉讓女兒耿瀟十分擔心,她知道,母親需要一個新的生活目標。“媽,還記得我小時候您給我扎的小辮子嗎?那時候您手可巧了……”在女兒的陪伴下,魯桂蘭漸漸恢復,她決定重拾多年來的志愿服務。自此,母女二人的志愿服務團隊初步形成。
魯桂蘭沒上過學,她敏銳地察覺到許多老年人同她一樣不識字、精神生活相對貧瘠,并且渴望陪伴。為了向老大哥、老大姐們展示老年人也能擁有豐富多彩的生活,她拿出了當年“猛虎突擊隊”的干勁,開始了新的學習。
魯桂蘭像小學生一樣,認真地向女兒學習書法、詩朗誦、使用電腦和智能手機。年紀大了,記憶力不好,剛剛學會的東西過一會兒就忘記了,于是她把知識點寫在小紙條上,貼在墻上,隨時提醒自己。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魯桂蘭終于掌握了這些技能。
隨后,魯桂蘭帶著女兒走進多個社區(qū)、養(yǎng)老院演出。她的詩朗誦聲情并茂、抑揚頓挫,收獲陣陣掌聲。耳濡目染下,耿瀟很早就懂得了幫助別人能收獲快樂與幸福的道理。25歲起,她一拿到工資就會采買理發(fā)工具與所需材料支持母親義務剪發(fā),只要有時間就去幫忙打下手。?
楓葉繼續(xù)紅
2011年,耿瀟正式與母親一起參加志愿服務。她帶著母親一起學習,一起參與社區(qū)各種讀書、演出和慰問活動。在活動中,耿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優(yōu)勢,為活動出謀劃策、組織安排。她會提前聯(lián)系場地,邀請嘉賓,準備活動道具。
耿瀟經(jīng)常把母親活到老、學到老的例子講給老人們聽,希望更多老年人在志愿者的幫助下?lián)碛胸S盈快樂的老年生活。王大爺原本性格孤僻,很少參加社區(qū)活動。聽了魯桂蘭的故事后,他深受觸動,主動加入社區(qū)的書法小組,跟著魯桂蘭學習書法。如今,王大爺不僅書法技藝有了很大進步,性格也變得開朗起來,還結(jié)識了很多新朋友。
2020年,耿瀟退休,被西園社區(qū)推選為退休黨員支部書記。次年,她正式接過母親手中的接力棒,成立了懷柔區(qū)楓葉紅志愿服務隊,希望更好地為老年人服務。
在入戶陪伴、義務理發(fā)的基礎上,耿瀟根據(jù)老年人的不同需求,開展了更加多樣的愛老助老服務活動。在一次家庭詩歌會上,老人們圍坐在一起,紛紛朗誦自己喜歡的詩歌。有朗誦毛澤東詩詞的,聲音洪亮,充滿激情;有朗誦自己創(chuàng)作詩歌的,分享生活感悟,讓在場的人深受感動。
志愿者們會定期去看望老人,陪他們聊天,幫他們打掃房間,給他們過生日。防詐騙知識宣傳,提高老人們的防范意識。才藝展示、紅色故事宣講、詩歌朗誦等線上互動活動,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老人們隨時隨地都能參與其中,展示自己的風采。學習拍照、上網(wǎng),讓老人們跟上時代的步伐,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趙奶奶學會用手機拍照后,經(jīng)常拿著手機記錄生活中的美好瞬間,還會把照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和朋友們互動,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如今,魯桂蘭、耿瀟母女依然活躍在志愿服務的道路上。在耿瀟的號召下,楓葉紅志愿服務隊不斷發(fā)展壯大,共有三百七十二位在冊志愿者。先后開展銀齡無憂、閱讀陪伴等37項志愿服務,惠及市民近八千人次。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 曹宏萍 271828661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