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六朝金粉到十朝都會,再到2019年10月31日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文學之都”,南京自古以來就人文薈萃,誕生了中國文學長河中諸多名篇佳作及文學家。
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五年在雞籠山開四館教學,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文學院“文學館”、第一篇文學理論文章《文賦》、第一部筆記小說集《世說新語》以及第一部兒童啟蒙讀物《千字文》等在南京應運而生。此外,中國第一部詩歌理論和批評專著《詩品》、第一部文學理論和批評專著《文心雕龍》、第一部文選《昭明文選》等均誕生于南京。五百多年前,南京是中國的出版中心,率先將“四書五經(jīng)”翻譯到歐洲。
在中國數(shù)千年文學史上,有超過一萬部文學作品產(chǎn)生于南京或與南京有關。從謝朓的“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李白的“鳳凰臺上鳳凰游”,劉禹錫的“潮打空城寂寞回”,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韋莊的“無情最是臺城柳”,王安石的“彩舟云淡,星河鷺起”,蘇軾的“渺渺斜風吹細雨”,辛棄疾的“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乃至毛澤東的“鐘山風雨起蒼黃”等,千百年來,詩詞書寫著南京的精神氣質與歷史變遷。不朽名著《紅樓夢》《儒林外史》《桃花扇》等,多以作者在南京的生活經(jīng)歷為素材,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美國作家賽珍珠的獲獎作品《大地》也是在南京創(chuàng)作完成的。如今的南京更是中國文學重鎮(zhèn),誕生了蘇童、葉兆言、范小青、周梅森、趙本夫、畢飛宇、黃蓓佳、韓東等現(xiàn)當代作家。
南京是一座閱讀與創(chuàng)作之城,文學社團一千多家,各種閱讀組織四百多家。南京人不但崇尚文學、酷愛讀書,在圖書出版、文學獎項、全民閱讀、特色書店和對外交流方面也處于領先地位。
《莫愁》雜志創(chuàng)立于南京,40年來,浸潤南京文化的同時,致力于展現(xiàn)并傳播江蘇文化、推動文學創(chuàng)作、為文學愛好者提供展示才華的平臺,共同構建創(chuàng)新性和多樣性發(fā)展的文化生態(tài)圈,感受文學的魅力,傳遞文學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