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í)作展示
世間山水美如畫,外傳美名贊聲隆,漁郎更覓桃源路,除是人間別有天。
——題記
老家旁有一個古鎮(zhèn),幼時我總愛去那里玩耍,久而久之,它就有了它獨特的樣子。
天空稍明,此處卻已喧鬧起來。擺攤的人早早就已經(jīng)來到這里。身處其中,唯感人間煙火熱絡(luò)。那時的我,一定會準(zhǔn)時趕到,和擺攤的阿姨們問好,而她們總是會從自家攤子里抓出一堆糖果,或是一捧花生,偷偷塞給我。東西不貴,可我感受到的,卻是人間獨有的一份溫情。
皓月當(dāng)空,月光灑遍每個角落,給萬物披上一層柔和的紗。這時的都市,寫字樓燈火通明,輕軌在城市中穿梭,行人步履匆匆。古鎮(zhèn)也燈火通明,卻與都市截然不同——它正在呈現(xiàn)著一場獨屬于自己的文化盛宴。每晚,這里的舞臺都會上演一些戲劇。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人面桃花》,它是對崔護(hù)所寫的《題都城南莊》的二次創(chuàng)作。相傳那首詩是分兩次完成的,前半句“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是他初遇桃花并愛上她的一年間寫成的,而后半句則是桃花離開人世后,傷心欲絕的崔護(hù)揮筆在那塊一年前的木板上寫下的,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那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每次看到這里,我都會感動落淚。它真正呈現(xiàn)出了古鎮(zhèn)那古老而又獨特的戲曲文化,它與唐詩融為一體,交織出絢爛的視覺感受。
如今,我與故鄉(xiāng)已闊別數(shù)年,那繁華的古鎮(zhèn),在我心中也只留下了一段碎片。盡管如此,我知道,我仍深深地愛著這個地方,愛它的熱鬧繁華,愛它的燈火璀璨,愛它的淳樸民風(fēng),愛它的獨特文化。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它都會在我的心里,閃爍著屬于它的那份永不黯淡的光。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云間?”所謂桃花源,是天上人間,是盛世紅顏,是曲徑通幽,是蟬鳴漸漸。老家的古鎮(zhèn),是我心中永恒的桃花源。
點評
小作者圍繞家鄉(xiāng)小鎮(zhèn)這一物象,描繪了早晨的小攤集市、傍晚的戲劇表演,寫出了故鄉(xiāng)的人情美、文化美,形成了“一串珠聯(lián)”的篇章結(jié)構(gòu),形散而神聚,既有廣度,又有深度。全文語言淳樸且富有詩意,通過引用“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云間”,使文本典雅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