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2歲的朱忠德爺爺,住在上海市楊浦區(qū)五角場街道四平社區(qū),他酷愛養(yǎng)花,尤其愛好養(yǎng)曇花。20多年來,因為堅持把曇花搬到小區(qū)門口請大家觀賞,被愛花之人稱為“種花爺爺”。
1月28日除夕夜,2025年央視春晚連線了“種花爺爺”,曇花開放雖短暫,但“種花爺爺”分享美好的生活智慧將繼續(xù)綻放。
小區(qū)的“曇花一現”不停吸引人觀看
朱爺爺住在五角場街道四平居民區(qū),性格開朗的他,平時酷愛養(yǎng)花,更愛與人分享花,經常將培育的鮮花綠植送給周邊鄰居和喜歡花草的人。
退休前,朱爺爺在上海樂團打了一輩子的鼓。退休后依然閑不住,不僅加入了和平飯店老年爵士樂隊,還積極參加社區(qū)的各類活動。
馮秀芳奶奶和朱爺爺相濡以沫60年,一直默默支持朱爺爺的愛好,受到朱爺爺的影響也喜歡把快樂分享給更多人,老兩口溫暖了整個社區(qū)。
“朱爺爺種的曇花非常漂亮,每次曇花開的時候,很多附近的人都過來看,多的時候能有六七十人。”社區(qū)保安說,自己總能親眼見證曇花開放時的“盛況”,有時就連路過的外賣小哥,也要停下看看“難得一見”的曇花,“上回3盆,一共開了10朵花”。
喜歡種花,也喜歡送花
朱爺爺說,自己一開始也不太會種曇花,探索嘗試了四五年,才盼到“鐵樹開花”。那時,一看到曇花開放的美景,自己就激動萬分。俗話說“曇花一現”,朱爺爺為了讓更多人欣賞花開,便把花盆搬到小區(qū)門口,還貼心地寫了牌子,提醒附近“愛花人”曇花開放的時間。他說自己種花不容易,花開的時候放在家里,只能一個人看,不如送出去,大家都能看。
曇花一年只開花4~5次,一次只開放一小時左右,大約在晚上8~9點之間綻放。憑借豐富經驗,朱爺爺可以通過花朵的大小、顏色、狀態(tài),比較精準地預判曇花在哪天開放。
20多年來,朱爺爺堅持把曇花搬到小區(qū)門口請大家觀賞,并分給路人,讓許多人認識并喜歡上了這位無私的“種花爺爺”。其他小區(qū)愛好曇花的居民還曾專門跑到四平社區(qū),請朱爺爺幫忙判斷自家的曇花究竟何時開放。
朱爺爺家的花品種繁多,他說自己“一買就停不下來”。不僅如此,他還喜歡贈花,經常將培育的鮮花綠植送給喜歡花草的人。20多年來,朱爺爺送出去的花不計其數,收獲的花也越來越多。
夢想小院打造亮麗風景線
2024年,五角場街道聯(lián)合居委會、社區(qū)規(guī)劃師、社區(qū)居民和愛心企業(yè),把一處廢舊的角落改造成一個“夢想小院”。冬天來臨前,他們還為爺爺搭建了一處越冬的花房。
新春佳節(jié)到來之際,老舊小區(qū)里來了年輕人,同濟大學的中外學生和社區(qū)志愿者們在小區(qū)的地上畫上了彩色曇花。以“夢想小院”為“生長”起點,用藝術化的方式,依次展現曇花從含羞待放到絢爛綻放的不同階段,并以莖葉連接、延伸,形成一幅流動的畫卷,訴說著夢想與希望,綻放出一路繁花。
“這次能連線中央電視臺的春晚節(jié)目,我們感到很意外,同時也很高興、感動。春晚展現了國泰民安、和諧社會的繁榮景象,我們的‘夢想小院’也展現了人民城市由人民來建的美好生活畫卷。”
“朱爺爺專注養(yǎng)花20多年,把花同鄰里分享,他的愛心奉獻精神感染了整個社區(qū)。四平社區(qū)為朱爺爺營造了‘夢想小院’和‘夢想小屋’,解決了曇花過冬的難題,幫助爺爺實現夢想。新的一年,將升級‘夢想小院’2.0版本,為打造有溫度、有特色、有亮點的花園式社區(qū)而努力,讓‘夢想小院’成為美化社區(qū)環(huán)境、提升生活品質的亮麗風景線?!彼钠骄用駞^(qū)黨總支書記李志紅表示。
(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