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父母見我整日沉迷網(wǎng)絡(luò),精神萎靡,便提議帶我去爬黃山。一直向往黃山美景的我欣然答應(yīng)。①
到黃山的那天,天空灰暗,空氣悶熱得讓人喘不過氣,仿佛一塊無形的大石頭壓在心頭??杉幢闳绱?,我心中對黃山的期待依然滿滿,想象著即將映入眼簾的奇松、怪石,我興奮極了。②
登上黃山的第一個臺階,我便對山頂上的樹叢充滿向往,可走著走著,那石階仍望不到盡頭。我有些急了。終于,我再也不想往前行進,走到一處偏僻的石崖下,向父母抱怨著旅途的無聊。③
父母聽聞,只是淡淡一笑。父親上前,讓我望向石崖,我仔細一看,上面竟有一棵小松扎在石縫中,巨大的石塊擠壓著它的根,但根須仍努力擠進石堆,去搶奪極少的營養(yǎng)。④“你看這棵小松,在這人跡罕至的地方,仍頑強地生長著?!备赣H說,“這就是黃山魂。它不僅存在于個別的、有名的樹上,還存在于這山間所有的生靈上。只要你用心體會生活的每個細節(jié),就能收獲良多?!?/p>
仔細想想,是啊,生活中竟有那么多美好被我忽略。我的眼睛應(yīng)像顯微鏡一樣,去發(fā)掘生活中隱藏的美好。我整理好心情,帶著石縫中的小松給予我的力量,朝山頂走去……
“一花一世界,一鳥一天堂?!蔽覀円煤藐P(guān)注生活中每一件令人忽略的事、物,像顯微鏡一樣剖開生活,帶著收獲,向心中的詩和遠方行進。⑤
①開頭較為簡單,缺少敘事的格調(diào)和情感的浸潤。
②本段贅余,且缺乏記敘文必備的起因,難以形成完整的敘事鏈條。
③此處缺乏細節(jié)描寫,難以引起讀者的共鳴,黃山的道路是如何難走、“我”為何焦急之后又不想繼續(xù)往前走,都沒有交代清楚??蛇m當(dāng)使用修辭手法進行細致描寫,同時增加心理活動,使敘事更加真實合理。
④此處缺乏細節(jié)的支撐和過渡。小作者的感悟完全由爸爸的話產(chǎn)生,較為突兀,缺乏自己的觀察和感受。
⑤扣題突兀,情感過于夸大。修改時,可使用必要的抒情或議論句從本次經(jīng)歷的敘述過渡到用“顯微鏡看生活”的領(lǐng)悟上。
病情分析
1.作文多處缺乏細節(jié)的支撐和具有波折的情節(jié),難以表達出自己的感悟,也無法引起讀者的共鳴。
2.開頭缺少記敘手法的變換和運用,沒有個性化的格調(diào),稍顯平淡。
3.記敘和抒情間缺乏恰當(dāng)?shù)倪^渡句,從事到感的過程太過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