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時代的家長,我不想用以往我們老一輩的經(jīng)驗來輔導孩子寫作業(yè)。我想,學習這件事,應該靠孩子自覺才對。
可事情到了自己頭上,我才發(fā)現(xiàn)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我兒子小學一、二年級成績都還不錯,我也樂得當個甩手掌柜。但到了三年級,一開始寫作文,作文本上那明晃晃的“及格”兩個字,還是刺痛了我的眼睛。語文老師隔三岔五就要把兒子拉出來“亮相”,把他的作文“展覽”給大家看。
兒子臉面上過不去,哭喪著臉回家求我給他報個作文班,可上了好幾個月,也沒什么進展。于是,我決定自己動手。
我翻開兒子的作文本,讀了幾篇,頓時火冒三丈。原來這小子寫作文,東拉西扯,東拼西湊,前面還在說吃雞腿的事,后面卻郊游去了。我強壓著心頭的怒火,仔細地分析著原因:除了不認真外,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這小子邏輯不嚴密,總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如果一個人邏輯嚴密,就會自己要求事情有個閉環(huán),也就不會跑題了。
找到突破口就好辦了。我沒要求兒子立刻改作文,而是訓練起他的邏輯思維。
我要求他每天回家后給我說一件學校發(fā)生的事。一開始,他依然是東拉西扯,啰里啰唆,正說著這個事,又串到另外一件事上去了。我就說:“起因是什么,中間怎么發(fā)展的,結果是什么,簡單地告訴我?!甭?,他懂得了抓住這三點去說,很快就能簡要地說清楚一件事了。
接著,我又教他畫思維導圖,從早上起床,到回家路上,周末游玩……每天都挑出一件事來,用思維導圖來表達。剛開始只畫主干,漸漸地,他畫的枝干越來越細了。我又找來很多文章,讓他把其中的構架用思維導圖畫出來……
一個學期之后,兒子的作文終于做到了結構簡潔、條理清晰,再也沒有被老師“展覽”過。而且,他寫起作文來,因為邏輯很清楚,所以很容易就能搭好結構,因此速度非???。更意外地是,自從訓練了邏輯思維之后,他的其他功課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這真是意外驚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