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奕銘:我和亞洲第一蘇炳添的差距有多少,他能跑得這么快是不是因為“骨骼清奇”?
半只土豆(科普作家):同樣是站在百米跑道上,全力沖刺的你,與蘇炳添的差距其實只有幾秒鐘。身高1.72米的他,和傳統(tǒng)認知中的短跑冠軍體形不同。但通過科學化訓練,改變起跑腳、優(yōu)化腳踝下壓和擺臂技術,他最終跑出9秒83的百米亞洲紀錄。頂級運動員的成就不僅來自天生的體形,更重要的是發(fā)掘并發(fā)揮出個人特點。
李曾明:為什么非洲人的跑步速度比亞洲人快那么多?
半只土豆:從生物力學角度來看,非洲跑者確實展現(xiàn)出了獨特優(yōu)勢——他們的身體如同一個更堅固的彈簧,具有更高的垂直剛度。這意味著跑步時他們的重心上下起伏較小,能更好地利用彈性勢能,減少能量損耗。他們傾向于以中足或前足著地,雖然這種落地方式會加大垂直剛度,但由于落地角度較小,并不會帶來更大的沖擊負荷。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當亞洲跑者達到精英水平時,也會展現(xiàn)出相似的特征。這說明跑步表現(xiàn)的差異并不簡單受種族因素影響,而是訓練水平、體能狀態(tài)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蔡元:為什么我媽媽每次一看同學的小腿,就能判斷出人家跑步快不快,這是有科學依據(jù)的嗎?
面包豆豆(科普作家):小腿粗并不一定意味著跑步快。跑步速度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肌肉大小和強度、跑步類型、力量訓練、跑步技巧、訓練計劃及身體恢復水平等。因此,要想提高跑步速度,需要綜合考慮這些因素,并制訂一個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
袁啟星:我是一個喝水都會胖的人,跑步能讓我變瘦嗎?怎么跑才能讓人變瘦呢?
面包豆豆:對于易胖體質的人來說,跑步是一種有效的減肥方式,關鍵在于持續(xù)、適度的跑步和科學的飲食管理。建議每天跑步半小時以上,每周跑步五天以上,這樣的頻率和時長有助于有效消耗脂肪。跑步時應保持適當?shù)乃俣?,不宜過快或過慢。過快可能導致身體負荷過大,過慢則可能達不到減脂效果。運動心率最好達到120~130次/分,這有助于更好地燃燒脂肪。
閆然:作為一個扁平足人士,我是不是不適合跑步?如果確定,我就去告訴體育老師了!
面包豆豆:如果平足較為輕微,且平時沒有明顯的疼痛或不適,可以嘗試跑步。如果平足較為嚴重,伴有明顯的疼痛、腫脹等癥狀,或者跑步后容易出現(xiàn)足部疲勞、疼痛加劇等情況,建議你降低跑步頻率。平時跑步的時候也可以做一些調整。一是選擇合適的鞋子:帶有足弓支撐和緩沖墊的鞋可以降低腳部的壓力和摩擦,后跟杯加硬的運動鞋可以穩(wěn)定后跟骨,減少崴傷概率。二是糾正不良跑步姿勢:在跑步時,應保持身體直立,頭部和頸部保持水平,手臂自然擺動,腳尖先著地,這樣可以減少對足部的過度沖擊。
陳嘉宜:如何克服對跑步的恐懼?
東立(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克服對跑步的恐懼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和努力。通過設定合理的目標、選擇合適的跑步環(huán)境、穿戴合適的裝備、尋求專業(yè)指導、逐步提高運動強度、建立積極的心態(tài)、與他人一起跑步、記錄進展及保持耐心和堅持等舉措,你可以逐漸克服恐懼,享受跑步的樂趣和好處。
池雨倩:跑步的時候,應該用鼻子呼吸還是用嘴巴呼吸?如何調整呼吸節(jié)奏才能更加舒適和高效?
老應[中國田協(xié)認證田徑(跑步)指導員]:在運動強度較低的時候,應該選擇鼻吸嘴呼。這樣空氣經(jīng)過鼻腔,可以加溫、增濕,避免干冷空氣刺激呼吸道。如果運動強度比較高,為了增加進氣量,可以口鼻同呼同吸。跑步過程中,無須刻意追求呼吸節(jié)奏,自然呼吸就好。重要的是要盡量采用腹式呼吸而不是胸式呼吸,也就是吸氣的時候膈肌放松,腹部鼓起;吐氣的時候腹部收縮,膈肌上升。這樣能夠讓更多空氣進入肺部,提高呼吸效率。
郭陳恬含:網(wǎng)上說跑步跑到一定極限后再繼續(xù)跑就感覺不到累了,可是我從來沒有這種感覺,這個說法是真的嗎?
老應:跑步等有氧運動能夠促使人體釋放多巴胺和內(nèi)啡肽。前者能夠使人產(chǎn)生愉悅感,后者能夠緩解疼痛。因此,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運動之后,跑者會有越跑越舒服的感受。沒有這種感覺的原因,一是跑得太快,二是跑的時間太短。跑得太快,乳酸會在體內(nèi)迅速堆積,讓人感到疲勞,也就談不上愉悅感。要釋放多巴胺,則需要一定的運動時長,根據(jù)研究,跑步60分鐘可以顯著提升大腦中的多巴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