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排比,即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來加強語勢、強調內容、加重感情。恰當地運用排比修辭,可增強語言氣勢,使語意周全詳盡,使說理嚴謹周密,從而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若想善用排比修辭,同學們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明確形式,有的放矢
想要靈活地運用排比修辭,大家首先應明確排比有哪些形式。
第一種是在一個句子里運用排比修辭,形容同一種事物。如朱自清《春》中描摹春雨的句子:“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此處的排比便體現了春雨不同的形態(tài)特征。
第二種是在一個復句里用幾個分句構成排比。如:“青春是一首歌,撥動了我們年輕的心弦;青春是一團火,點燃了我們沸騰的熱血;青春是一面旗,召喚著我們勇敢前行;青春是一本教科書,啟迪著我們的智慧和心靈。”這個句子圍繞“青春”這一主題,從不同角度進行描寫,“排”出了青春的聲勢。
第三種是用幾個完整的單句構成排比。如:“種子,如果害怕埋沒,那它永遠不能發(fā)芽;礦石,如果害怕冶煉,那它永遠不能成鋼;航船,如果害怕風浪,那它永遠不能到達彼岸?!比齻€單句雖然寫了三種事物,但句式相同,所蘊含的道理也基本相同,增強了語言氣勢。
第四種是用幾個有關聯的語段構成排比段。如朱自清《春》的最后三段:“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他生長著。/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著我們上前去?!边@三段寫出了春的不同階段,起到了升華主旨的作用。
二、學會組織,巧妙運用
可想象一定的場景和畫面,借助動詞的密集使用,形成排比,以呈現不同的運動狀態(tài)。如朱自清《春》中:“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連用動作描寫構成排比,展現出春天賦予萬物的蓬勃生機。也可連用幾個描寫顏色的比喻句形成排比,展現事物的情態(tài)。還可以通過引用古詩名句形成排比,引得讀者生出萬千思緒。
三、融合表達,凸顯效果
1.用排比寫人,可將人物刻畫得更細致。如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中,“他們的品質是那樣地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地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地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地美麗和寬廣”一句便運用排比修辭,展現出志愿軍可貴的品質,以及作者對他們由衷的敬佩和贊美之情。
2.用排比寫景,可將景物描寫得生動形象。如朱自清《春》中,“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边\用擬人加排比的修辭手法,把由冬到春的變化抒寫得淋漓盡致;再如郭風《松坊溪的冬天》,“雪降落下來了,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蘆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帶絨毛的種子在風中飛……”便生動地描繪出了像柳絮、蘆花、蒲公英般輕柔潔白的雪花。
3.用排比說理,可將道理闡釋得充分透徹。如朱自清《匆匆》中,“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運用形象的景物描寫和時光的由短到長告訴我們“時光一去不復返”的道理。
4.用排比抒情,節(jié)奏和諧。如劉湛秋《雨的四季》中:“啊,雨,我愛戀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動,你給我的生命帶來活躍,你給我的感情帶來滋潤,你給我的思想帶來流動。”直抒胸臆,把作者對四季的雨的熱愛抒發(fā)得淋漓盡致。
好的排比句讀來瑯瑯上口,能增強文字的表達效果,但必須從內容的實際需要出發(fā),不能硬湊堆疊,否則就會畫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