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紅的山東電視臺前節(jié)目主持人大冰,在直播間里接到一個特殊的電話,是河南安陽的一位老太太打來的:“我六十多歲了,我想種完麥子就往南走,出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我小的時候就想出去轉(zhuǎn)轉(zhuǎn),現(xiàn)在年齡大了,再不出去就出不去了。”
她只有五千塊錢,一輛電動三輪車。她想去西雙版納過一個不冷的冬天。大冰從頭到尾都在非常溫和地為她想辦法,問她擅長做什么,會做燴面嗎,她說不太行。她說自己做過保潔,大冰出主意:“可以去客棧、民宿,幫人家打掃衛(wèi)生,這樣就可以不用花錢,過一個冬天。”兩人的對話讓人特別舒適,雙方都情緒穩(wěn)定,一問一答,一方提出想法,一方在想辦法,理解、討論、祝福。沒想到的是,這段對話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火了,河南文旅呼叫“麥子奶奶”,說會提供機票幫助;西雙版納的熱心客棧也反饋說,可以免費提供做燴面的攤位,提供吃住,有機會還會帶她出游。
麥子奶奶的年齡跟我父母差不多,很多農(nóng)村的老人都沒有去過遙遠(yuǎn)的地方,有的是不愿意遠(yuǎn)行,認(rèn)為花錢受罪;也有的跟麥子奶奶一樣,從小有一顆想出去走走的心,然而被瑣事纏繞,六十歲才下定決心出走,為自己十六歲時就擁有的夢想。
麥子奶奶敢于追求內(nèi)心的感受和愿望,并且下決心付諸行動。從連線中能夠感受到,她是對計劃有一些切實思考的。首先,種完麥子(不能耽誤莊稼),往南走(越往南越暖和),在西雙版納停留過一個不冷的冬天。她還考慮到自己的錢不夠,怎樣才可以自給自足,既能實現(xiàn)自己年少時的愿望,又能少花錢。
麥子奶奶代表的從來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他們普通到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小時候的左鄰右舍,甚至我們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麥子”要種,這“麥子”可能是背負(fù)房貸的窘迫,可能是賴以生存的工作,抑或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常瑣碎。盼望著能約幾個閨密“拋夫棄子”還原自我,但又都無法成行。因此,才有那么多人感同身受,才有那么多人贊揚麥子奶奶的勇敢。她一句“再不出去就出不去了”讓人淚目,勇敢的人,首先要有一顆勇敢的心。
人生就是麥子熟了幾十次,人生不過是麥子熟了幾十次。屬于你的“麥子”種好了嗎?你是否也能像麥子奶奶一樣——種完麥子,就往南走,在西雙版納,過一個不冷的冬天?
一個人出走的決心,一首浪漫的短詩,奔赴一次靈魂的按摩和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