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微風有利于果樹進行光合作用、可促進果樹根系的吸收、花期授粉、減災等益處,大風能損傷樹體,影響開花坐果,造成落袋、落果、果實受傷,影響果樹生長等。提出科學選擇園地、營造果園防護林、順風向密植、采用架式栽培、加強土肥水管理、合理整形修剪、疏花疏果、防風吊枝、頂枝等方法以提高果樹的抗風能力;還應采取墊果、樹盤覆草、采收前關注天氣變化,以及時采收以及風災后加強管理等預防風災、減災措施。
關鍵詞:果園;防風減災;技術措施
風是地球上一種空氣流動的自然現(xiàn)象,是果業(yè)生產的重要環(huán)境因子之一。風對果樹生長結果有很大影響,特別是果樹開花、結果時期的大風是影響果樹產量、效益的災害性天氣。筆者分析了風對果樹生產的益弊,提出了防風減災技術措施。
1 微風對果樹生長的益處
1.1 有利于果樹進行光合作用
果樹葉片進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而釋放出氧氣,需要換氣補充樹冠周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微風和風能促進果園內空氣的流動,使氣體進行交換,保證了樹冠內二氧化碳氣體的有效供應,有利于果樹進行光合作用。
1.2 促進果樹根系的吸收
微風能增強果樹的蒸騰作用,當風速2 m/s時的蒸騰作用比無風時可增強3倍,適量的蒸騰可促進果樹根系對水分和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和輸導[1]。
1.3 促進花期授粉
核桃、板栗、榛子等風媒花果樹在微風天氣能促進花期授粉受精,提高坐果率。
1.4 減災
微風可促進樹冠周圍空氣的流動,改變果園空氣的濕度和溫度,減輕早春輻射霜凍和炎熱夏季地表高溫對果樹的威脅,并能降低空氣濕度,減輕果樹真菌病害的傳播、蔓延。
2 大風對果樹生產的不利影響
大風是果樹生產的災害性天氣之一,一般4級以上大風能對果樹生長、結果造成不利影響,特別是6級以上的大風及局地的龍卷風能對果樹造成危害,甚至產生災害性的損失。
2.1 損傷樹體
夏季雷雨大風、局部地區(qū)的龍卷風、沿海地區(qū)的臺風等風速超過10 m/s的大風就是風害,特別是瞬間風速超過17 m/s,相當于8級以上的大風[1],雖然在一年果樹生長季節(jié)發(fā)生的次數(shù)較少,有時刮大風的時間也較短,但一旦刮起大風可使葡萄、柿、梨等果樹的葉片破裂,甚至引起落葉;定向的大風可造成樹干彎曲,樹冠歪斜、偏冠,新梢、結果較多的枝組折斷等機械損傷,甚至整株歪倒、拔起。矮化砧果樹結果較多,在大風時容易在樹干基部矮化砧部位劈裂,失去栽培價值,嚴重影響果樹生長、結果,甚至毀樹。
2.2 影響開花坐果
華北平原地區(qū)3—6月份是多風的季節(jié),尤其3月下旬至4月份冷暖空氣頻繁,多風、干旱,此時正值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是多種果樹開花、坐果期,花期遇到大風能吹落花瓣,損壞花器,吹干柱頭,縮短花期,并且影響昆蟲、蜜蜂等的活動和傳粉,花期風速超過4 m/s時對果樹開花授粉不利,嚴重影響蘋果、梨、棗等果樹的授粉和坐果率,從而影響果品產量。
2.3 落袋、落果
夏季的雷雨大風、偶爾發(fā)起的龍卷風和夏秋季沿海地區(qū)的臺風,雖然每年發(fā)生的次數(shù)較少,持續(xù)的時間較短,但往往風力大,又常伴有大雨、暴雨,破壞力極大。蘋果、梨、桃等幼果套袋后容易被大風吹動搖擺,吹落套有幼果的果袋。果實膨大期和成熟期遇到大風天氣,會吹掉包扎不嚴密的果實套袋,并可造成采前落果,特別是近成熟果實容易遭風刮而脫落,有的地方果園風害落果率可在20%以上,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效益。風害落果致殘程度與果樹樹種、品種、風災發(fā)生的時間、果實的發(fā)育程度、果園地面狀況密切相關,一般蘋果、梨等果樹抗風能力差,石榴、板栗、柿等樹種的果實較抗風。
2.4 果實受傷
大風吹動枝葉,使果實隨風擺動,不但容易落果,而且果實和周圍的枝葉摩擦、碰撞,容易使果皮產生傷印痕跡,影響果品外觀品質,降低果實的經濟價值。
2.5 影響果樹生長
大風可使空氣濕度降低至25%以下,使果樹蒸騰過量[2],造成土壤旱情較重,影響根系的生長和吸收,使樹體內水分平衡失調,致使枝條停止生長,甚至干枯。沙地果園大風容易將表層土壤吹走或沙積,使根系裸露或主干沙埋,影響根系的正常生長、吸收活動,并且造成果園地形差異,致使管理不便。冬季的大風可將果樹下的積雪吹走,增加土層凍結深度,使根系受凍,加重果樹的凍害。
3 防風減災措施
風災應遵循“預防為主,積極應對”的原則,從建園時就應予以注意,針對當?shù)氐臍夂蛱攸c,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有效地預防風災,保證果樹生產實現(xiàn)豐產、優(yōu)質、高效。
3.1 科學選擇園地
建園時考察周邊地理環(huán)境,本著“尊重自然、依賴自然、順應自然、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避免在大風口區(qū)建園。應選擇背風向陽、光照充足、土層較厚、地勢較高、坡度平緩、交通便利、便于機械化管理的平地或坡度較小的陽坡、半陽坡地建立果園。
3.2 營造果園防護林
建園時,在果園周圍,特別是迎風面營造防護林(帶)是預防果園自然災害的關鍵措施。現(xiàn)代果園不少種植者惜地如金,特別是一家一戶新建果園,單戶果園面積較小,怕種植防護林帶不但占用土地,而且認為喬木樹對果樹遮陰,樹根爭肥爭水,而不知道“影響一條線,保護一大片”的道理,放棄防護林帶的營造,這是不對的。防護林(帶)具有降低風速、防風固沙、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改善氣候條件等諸多作用,能調節(jié)果園溫度、濕度,減輕和預防風害和霜凍、倒春寒等自然災害,因此,必須因地制宜,營造果園防護林(帶)。一般防護林網面積占果園總面積的10%左右,利用果園與防護林帶結合,形成防風綜合體,在大風天氣降低風速,可一勞永逸地預防大風等自然災害。
3.2.1 防護林的建設 平地果園防護林可栽植于果園四周,并與路、溝、渠的建設相結合;丘陵、黃土高原地區(qū)植于溝谷兩邊或分水嶺上,最好在建園前2~3年營建,或者與果園同時營建。
防風林帶的有效防護距離一般為樹高的25~35倍。根據(jù)“因地制宜,因害設防”的原則,風沙較多、較大的地區(qū)在規(guī)?;麡渖a基地周圍要建設喬木15~20行的防護林,在大型果園內建設主林帶和副林帶。主林帶應與當?shù)赜泻︼L或常年大風(主風)風向相垂直,以保證防風效果。主林帶間距200~300 m,植樹5~8行喬木或間種灌木。副林帶與主林帶垂直,間距200~300 m,與果樹種植作業(yè)區(qū)的防護林帶結合,外植2~3行喬木,內植灌木1~3行,形成“井”字形網格配置,與果園道路、溝渠等結合,合理規(guī)劃建設。面積較小的果園可根據(jù)周邊環(huán)境狀況,配置相應的防護林帶,并與路、溝、渠等相結合,合理配置建設,實行喬(木)灌(木)結合。果園東、南兩面任其敞開,可不營造防護林帶,一般不影響防護效果,以節(jié)約土地資源(圖1)。
3.2.2 樹種選擇 果園防護林樹種的選擇應本著適地適樹的原則,選擇適應當?shù)刈匀毁Y源條件、生長快、壽命長、抗逆性強、與果樹無相同病蟲害、經濟價值較高的鄉(xiāng)土樹種,如速生楊、柳、榆樹、白蠟、刺槐、油松、樟子松等喬木,紫穗槐、花椒、荊條、杞柳等灌木。喬木行株距為(1.5~2.5)m×1 m,灌木株行距為0.5 m×0.5 m。
3.3 順風向密植
栽植行向一般南北向與主風相順,采用行內適度密植栽培,利用防護林帶與密植的果樹行群體的枝葉像“篩子”一樣層層阻擋、摩擦流動的氣流,加上氣流本身的渦旋、沖撞、摩擦,可改變果園內的風向,降低樹冠內的風速,減輕風害。
3.4 采用架式栽培
3.4.1 立柱栽培 對于葡萄、獼猴桃等藤本果樹、矮化中間砧密植蘋果等果樹,為防大風和便于整形修剪,順果樹行每隔8~10 m,埋設1根高2~3 m高的水泥柱或鋼管等材料的支架,其上牽引3~4道10~12號鐵絲,第一道鐵絲距地面50~60 cm,以上每隔40~60 cm拉1道鐵絲,行架兩端采用墜石或撐柱加固,根據(jù)果樹枝蔓的生長情況和采用的樹形均勻綁縛固定在架面上。矮化中間砧密植蘋果,采用竹竿固定樹體(圖2)。
3.4.2 棚架、V形架 新高、秋月、晚秋黃梨等日韓梨果個大,寬行密植梨園采用棚架、V形架式,對結果枝組等較大枝進行固定,以利于防風。日本梨園一般采用棚架式栽培,將骨干枝和各類枝組均勻綁扎在架面上,不但防風,而且樹冠通風透光條件良好,有利于樹體生長和結果(圖3)。
3.5 加強管理
3.5.1 加強土肥水管理 加強土肥水管理,沃土養(yǎng)根,使果樹根系發(fā)達,樹體發(fā)育健壯,增強樹勢,提高果樹的抗風能力。
3.5.2 合理整形修剪 采用適度的矮冠栽培,降低樹冠高度,合理密植,保持枝組在樹上的合理分布,避免大枝或枝組的交叉生長或樹冠的交接,防止風吹導致果樹枝葉的互相碰撞、摩擦。
3.5.3 疏花疏果 根據(jù)樹種、品種、樹齡、樹勢等果樹生長狀況合理負載,搞好疏花疏果工作,防止因結果過多而引起的大風吹后造成大枝折斷、劈裂。
3.6 防風吊枝、頂枝
在易發(fā)生風害折斷大枝的地區(qū)果園,對結果多的果樹及早進行吊枝、頂枝,預防風害。
3.6.1 吊枝 在結果多的果樹樹干側面牢固地綁上1根比果樹高的竹竿或木桿,基部埋入土中,在果實膨大期前從竹竿或木桿的頂部向各主枝、側枝或枝組等大枝的重心處,一般在枝基部向外的2/3處栓拉繩子,將大枝固定、吊住,以增加大枝的負載量,防止風害折枝。
3.6.2 頂枝 采用長短不同、帶有樹杈的木棍,在果實膨大期后,對結果多的果樹樹冠下部的大枝或枝組采取頂枝防風。方法是將帶杈的一端頂在結果過多的大枝或枝組中部偏外的地方,另一頭埋入地下,將大枝或枝組固定住(圖4)。
3.7 墊果
紅富士等蘋果品種上色期摘袋后,對接觸到樹枝的果實,用小泡沫墊板墊在果皮和樹枝接觸處,防止風吹果搖,摩、蹭傷果皮(圖5)。
3.8 樹盤覆草
蘋果、梨、桃等果園,采用樹盤覆草方式,可減輕成熟期大風后落地果的殘損程度,避免嚴重碰傷,減少經濟損失。
3.9 采收前關注天氣變化,及時采收
在果實成熟采收前期,關注當?shù)氐闹虚L期天氣預報情況,特別是關注大風等災害性天氣的預報情況,在大風前根據(jù)果實的成熟度和市場銷售、果品貯藏情況及時突擊采收。在大風較多的地區(qū)果園,要注意果品分期采收,優(yōu)先采收樹冠上部、外圍的大果,以避免風吹落果損傷。
3.10 風災后加強管理
發(fā)生風災后,要根據(jù)遭受風災的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加強風災后的管理。對大風吹歪斜的果樹應及早扶正(如時間較長就不用扶正,以免傷根)。對因風災受傷或斷裂的大枝及時用塑料薄膜、布條等進行綁縛挽救,對不能復原的大枝及時鋸除,培養(yǎng)新枝代替。
參考文獻
[1] 劉振巖,李震三. 山東果樹[M].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325.
[2] 王中英.果樹學概論(北方本)[M].北京:農業(yè)出版社,199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