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三月的一天早晨,我下樓去上學,發(fā)現(xiàn)有兩只燕子正在我們這棟樓入戶口的屋檐下徘徊,我驚喜地告訴了爸爸。爸爸說它們可能是來“考察”的,要選一個好位置做窩。我心里暗暗想:一定要在我家樓下做窩啊!
沒過幾天,我發(fā)現(xiàn)這兩只燕子不斷從樓下飛出去又飛回來,原來它們開始建造鳥窩了!我仔細觀察鳥窩,上面除了泥巴,還有草莖。爸爸說這就像我們?nèi)祟惿w房子時在混凝土里搭配鋼筋一樣,起加固的作用。
一周后的一天,放學回家的我走到樓梯口,被嘰嘰喳喳的鳥叫聲吸引,抬頭一看:哇,窩里多出4 個小腦袋!小小的,黑黑的,還有黃黃的嘴巴,真可愛!
不一會兒,兩只大燕子陸續(xù)飛回來。小燕子們張開了嘴巴,爭先恐后地把小腦袋向外伸,還大聲嚷嚷著,好像在說:“先喂我!先喂我!”
小燕子們身上的羽毛逐漸豐滿。又過了約兩周,兩邊的腮幫還長出了紅褐色的羽毛,比小時候“秀氣”多了。
我好奇地查找關(guān)于燕子的資料。原來,在我國常見的燕子種類繁多,其中家燕和背部有一圈棕黃色羽毛的金腰燕比較出名。
家燕修筑的窩是碗狀的,在城市里比較常見。我家樓下的這“一家六口”就是家燕。
金腰燕是燕子界的“建筑大師”,搭建的窩特別精致,有大大的“客廳”和長長的“走廊”,形狀像長頸花瓶一般。
后來,小燕子們漸漸都學會了飛翔,晚上回窩的燕子越來越少。直到有一天,沒有燕子再回窩了。我想,它們應(yīng)該是去南方過冬了。
酷龍小貼士
大部分種類的燕子是候鳥,每年春天它們會來到北半球筑巢繁衍。秋天一到,它們又會遷往溫暖的南方過冬,甚至漂洋過海飛往南半球,單程可達數(shù)萬千米。
科創(chuàng)導師點評
芊墨同學能對大家都熟悉的燕子進行觀察和思考,這很難得。要知道很多科學的奧秘常常戴著平凡的“面具”,希望你今后能繼續(xù)觀察并提出更多疑問,大膽探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