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野武的叛逆期很長,一直到他成為一個知名的導演,還常常傳出一些孩子氣的笑話,比如有傳聞說他剛買了保時捷車時,自己坐在車里開著感覺不好,因為他自己看不到自己開保時捷的樣子,就讓朋友開著他的保時捷車在前面走,他自己呢,打一輛的士在后面跟著,還對出租車司機說,你看,那是我的保時捷。
好笑,可能是媒體調戲北野武時攢的段子,但是,北野武做得出這樣的事情。
然而,閱讀北野武撰寫的長篇散文《菊次郎與佐紀》,之前在記憶里已經丟失的碎片瞬間被激活。原來他生長在這樣的一個環(huán)境下,原來他的母親是如此“愛”他的,原來……至少有數十個“原來”讓我們驚嘆。是啊,北野武的成長史,便是和母親的戰(zhàn)爭史,而且是一場屢戰(zhàn)屢敗的血淚史。
北野武的母親佐紀女士是一個愛慕虛榮的人,正因為她愛慕虛榮,所以,才會需要兒女們有足夠多的成績來滿足她的虛榮。比如,北野武的姓氏“北野”,竟然是母親第一個男人的姓氏,是一個海軍中尉。這個中尉死后,母親驕傲于他的姓氏,拒不改姓,以招女婿的名義嫁給了北野武的父親菊次郎。所以,北野武只能隨母親的姓氏,而母親的姓卻是那個中尉的姓。說起來真夠荒誕的,連同現任老公都要改成前任老公的姓,只是因為那個中尉的身份更高一些。
北野武的父親菊次郎,仿佛除了喝酒之外,在孩子們的記憶里,并沒有任何深刻的印象,那是一個內向的人,從不喜歡和陌生人說話。又因為是被母親招贅的上門女婿,所以在家里的地位又格外低了一些。這更導致他個性的封閉,所以,北野武筆下的母親要比父親形象鮮活得多,也飽滿得多。
父親的老實內向,更加襯托了母親的荒誕。比如,北野武的母親佐紀常常吹噓自己出身名門望族的原因竟然是,佐紀的爺爺是一個棄嬰,被人丟棄時身旁放了一些金幣和一把日本刀,那把刀是一個國寶。所以,這種推測而來的身世讓母親一生都有著常人不能理解的驕傲。
遭罪的是北野武兄弟們,很小的時候,母親給北野武報各種補習班,甚至還自學英語對北野武進行提問,這讓北野武異常反感。
母親對北野武兄弟們的嚴格是某種自卑的表現,生怕孩子將來長大了沒有出息,所以要給孩子們點顏色看看。這是她的教育核心理念。
當北野武不喜歡吃某種食物的時候,母親是如何做的呢?答案相當粗暴,直接將食物拿走,取消吃飯的資格。如果還不聽教訓,第二天仍是嫌棄食物的話,依舊沒收。所以,有過一次教訓之后,北野武便學了乖,埋頭吃完。
終于,北野武考上了大學。上了大學后,他籌謀已久的背叛母親計劃終于要實施了,大學二年級的時候,他退了學,轉而去學說相聲。他甚至趁母親不在家的時候,回家將自己的東西打個包運出來,想偷偷地逃出家庭。然而恰好被母親堵在了路上。
母親偷偷跟著北野武到了他新租的房子那里,她預測到北野武事業(yè)的艱難,當北野武欠房東房租的時候,偷偷地跑過去給兒子補交了房租。北野武與母親的戰(zhàn)爭,又一次失敗。
北野武上了電視,賺到人生第一桶金的時候,覺得自己有些出息了,打電話給母親,大概也是想讓她分享一下自己的成功??墒?,母親第一句是“給我零用錢”。北野武準備了30萬元,很是得意,母親的評價是“就這么一點?”哈哈,北野武電影臺詞里那些有著反諷性格的人,大概多多少少都有些他母親的影子。
自從北野武第一次給母親上交零用錢以后,他們的戰(zhàn)爭便升級為金錢戰(zhàn)爭,母親動不動就打電話給他,說零用錢用光了,再給30萬。母親像個間諜一樣,一直看報紙新聞和電視新聞,一有北野武演出的消息,便會立即打電話要錢。北野武有一陣子非??鄲?,覺得他永遠被母親掌握在手里。
母親老了以后,仍然保持著強度很大的虛榮,北野武這樣寫佐紀女士:“聽姐姐說,她交了一個好朋友,是長野有名的望族。母親得意地告訴探病的人,那個人家世不同,很有氣質,我們很談得來?!?/p>
北野武便笑母親,他甚至相信母親之所以長壽,和她自身的虛榮有關:她一定要比別人活得好,有了這樣的愿望,自然能活得長久些。
最后一次戰(zhàn)爭便是北野武寫《菊次郎與佐紀》這部作品的時候,他從醫(yī)院回東京,姐姐交給他一個袋子。袋子里有一個日記,上面詳細地記清楚了北野武給母親的每一筆錢,還有一個存折。錢一分沒有動。是母親擔心北野武當演員做不長久,又不會存錢,以后沒有錢生活,所以,給他存的。
北野武這樣寫他和母親戰(zhàn)爭的失?。骸拔医o她的錢,一毛也沒花,全都存著。30萬、20萬……最新的日期是一個月前。輕井澤郵局的戳印。存款接近1000萬日元。車窗外的燈光模糊了。這場最后的較量,我明明該有九成九的勝算,卻在最終回合翻盤?!?/p>
北野武一直強調自己是一個笑星,哪怕是母親死了,也不會哭的??墒?,當他看到母親這么多年來用表面戰(zhàn)爭背后愛護的方式關注著他時,他流淚了。“車窗外的燈光模糊了。”
而那個給北野武內心帶來極大壓力的母親,那個愛慕虛榮的母親,那個動不動就嘲笑北野武笨蛋的母親,那個整天嫌北野武給錢少的母親,竟然是用最為尖刻的方式包裹著自己對兒子最深沉的愛,這種愛,一定能徹底打敗孩子。
母親過世之后,北野武守靈,有記者拍照,北野武痛哭失聲,被電視臺節(jié)目拍到。北野武這樣寫他和母親的這場戰(zhàn)爭:“我輸了。在守靈夜那天的記者會上,終于放聲痛哭。綜藝節(jié)目一再播出那個畫面,真是失態(tài)。”
母親去世了,哭了,這有什么失態(tài)的呢?不由得讓我想起,讀《菊次郎與佐紀》時,北野武在車站等著姐姐來接,等得不耐煩了,抱怨姐姐來得晚,姐姐對他說:“還不到五分鐘,那么夸張,跟媽一樣?!?/p>
是啊,母親死了,當兒子的自然要哭了,有什么失態(tài)的呢?感到自己失態(tài),這差不多也是遺傳母親佐紀的虛榮心。母親在世的時候,北野武輸給母親,母親去世了,他仍然是輸者,因為,身體里,本來就流著母親的血液。
愛是最有力的武器,孩子對母親的愛根本抵不上母親對孩子的愛的一半,所以,戰(zhàn)爭自一開始打響,就沒有懸念,北野武,也不能例外。
而北野武聰明的地方是,他用最深情和自然的文字,記錄了他和母親的這場戰(zhàn)爭。他幾乎將母親的個人史,母親和父親菊次郎的婚姻史、和兒女的戰(zhàn)爭史都白描了下來。看完這部作品,我們會理解,一向個性暴烈的北野武,如何能拍出那么溫情的《菊次郎的夏天》,那一定是他受委屈的童年最常構思的故事,關于孤獨,關于愛。
(安岳摘自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別想跳過這些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