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由于腫瘤發(fā)病率逐年上升、自媒體信息泛濫、體檢結果理解偏差等原因,不少人對于腫瘤及癌癥存在恐慌。但其實,很多癌癥完全可防、可治。
眾多研究都有力地說明,癌前的預防與篩查,有助于大幅降低癌癥死亡風險。在防癌的做法上,浙江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醫(yī)師陳佳琦推薦了一個“效率排名”,按以下方法對照自查,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能極大地幫助我們遠離癌癥。
摒棄不良習慣 身體所有細胞的修復都是在睡眠時間完成,大家要保證充足睡眠;全球近半數(shù)癌癥的風險因素主要是煙草和酒精,戒煙限酒也是防癌的當務之急。
甩掉負面情緒 長期被壓力、痛苦等負面情緒困擾,不利于自身免疫力發(fā)揮作用,難以起到清除畸變腫瘤細胞的效果。保持好的情緒及精神狀態(tài),也是維持機體健康的關鍵。
讓身體回歸自然 現(xiàn)代化的生活方式把人們趕到了室內,這也構成了誘發(fā)腫瘤的一部分風險因素。研究表明,接受人工光照多、自然光照少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增高。因此,增加戶外運動,減少室內久坐,也是預防癌癥的有效方式。
讓器官正常運轉 研究顯示,從未有過哺乳行為的女性患乳腺結節(jié)的風險更高,從未經歷過分娩的女性患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疾病的風險更高。因此,盡量讓器官得到正常使用,也能防病。
合理使用保健品 不少保健品或減肥產品非但沒有任何保健減肥功效,還可能導致腫瘤發(fā)生,比如腸道黑變病多由長期服用瀉藥引發(fā)。
重視體檢 體檢中的諸多項目屬于腫瘤篩查范疇,如腫瘤標記物有助發(fā)現(xiàn)早期腫瘤跡象,胸部CT可反映肺部結節(jié),肛門便檢可幫助排查直腸相關疾病。對于癌癥風險,做好年度體檢可極大減少腫瘤疾病的治療成本。
(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