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模特,干練的白金短發(fā)、時髦的造型穿搭,是許多人對我的最初印象;我還是話劇演員,站在舞臺上,力求將最真實、最動人的表演呈現(xiàn)給觀眾;同時我也是自媒體博主,在鏡頭前分享自己的感悟與穿搭經(jīng)驗。
許多人認識我,是通過一張我和女兒的朋友小關(guān)的合影。在那張照片下面,許多人評論說我渾身散發(fā)著迷人的光芒。但回想起我最初的嘗試,實則源于女兒和小關(guān)的一種微妙“逼迫”。
抹胸上衣、墨綠色闊腿褲,當(dāng)小關(guān)拿出衣服讓我試穿時,我的全身心都是抗拒的。站在鏡子前的那一刻,我驚呼:“天哪!我從來沒穿過這樣的衣服。這樣怎么能出門呢?”
我喜歡穿各種花邊長裙,戴亮閃閃的耳環(huán),背各種漂亮包包,但穿這樣“暴露”的衣服,我擔(dān)心走在街上會被人指指點點。
在女兒和小關(guān)的軟磨硬泡下,我給自己做了一遍又一遍的心理建設(shè)。臨出門,我還在肩上搭了條絲巾給自己壯膽。一開始,我害羞又拘謹,感覺連頭都抬不起來。但在拍照過程中,我慢慢地打開了自己,開始大膽地去展現(xiàn)自己真實的一面。
來上海,我覺得我“又活了一次”,還解鎖了許多個人生第一次。
為了獨立完成工作,我從零開始學(xué)寫文案、修圖、擺造型。寫的內(nèi)容被評價沒有“網(wǎng)感”,我就每天在網(wǎng)上看一些對我有幫助的文案,一點點積累;擺動作手足無措,我就對著鏡子自己練習(xí)或者模仿別人的動作。我知道,我必須學(xué),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學(xué)習(xí)的過程。
我從小對話劇情有獨鐘,上學(xué)的時候還嘗試過演話劇,不過工作后就再沒接觸過。當(dāng)工作室邀請我出演沉浸式話劇時,我欣然答應(yīng)。在半年的排練過程中,我?guī)锥认胍艞?,可?dāng)帷幕落下的那一刻,我似乎看到了年輕的自己,是那樣的美麗。在后臺,大家給予了我很多鼓勵,送給我的花多得都抱不過來。
我還和女兒來了次“說走就走”的出國游—日本、瑞士、法國……在意大利的阿馬爾菲海岸,我們決定自己租船出海。當(dāng)我成為“船長”,駕駛游艇迎著風(fēng)浪和大海親密接觸時,一瞬間,我愛上了這種掌控感。女兒向我大喊:“媽媽,你不用開那么快!”可我想體驗一把乘風(fēng)破浪的感覺。在海里游泳時,我還挑選了一身熒光黃的比基尼,這是我之前從未有過的嘗試。
之前,我的身份是好女兒、好妻子、好媽媽,追求普通、安穩(wěn)的生活,符合世俗的期待。
回望我走過的60年,我的生活、工作甚至婚姻都是父母安排好的。哪怕后來我有了自己的家庭與孩子,我依舊遵循著父母的想法來生活,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卣J為不能惹他們生氣。
我之前在技術(shù)崗位工作,對這份工作我既不喜歡也不擅長,但因為父母覺得合適,就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了下來。結(jié)婚后,我努力扮演好妻子和母親的角色。我的丈夫一直跟我說:“你只管把家里打理好,把生活料理好就很不錯了。不要追求事業(yè)上的成功,否則你會付出很多的?!?/p>
我52歲那年,丈夫因病去世,我一下子跌落到了人生的谷底。之后的8年里,我每天都打不起精神,有時幾乎一個月都不和人交流。后來我的母親離世,我更是在悲痛中迷失了方向,徹底走不出來了。
女兒看到我的狀態(tài)不對,說我一個人住在青島太孤獨了,問我要不要到上海跟她一起住一段時間。她又建議我做自媒體博主,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悟和經(jīng)歷。自媒體博主?一個離我多么遙遠的詞。況且我這么大歲數(shù)了,有誰會關(guān)注老年人的生活?就在我猶豫不決之時,女兒已給我租好了房子,催促我過去。
我告訴自己,已經(jīng)8年了,應(yīng)該做出改變了。于是我簡單地收拾了行李,帶著兩只12歲的狗,從青島開車到了上海。一路上,我沒有激動,也沒有興奮,籠罩我的是麻木和迷茫。
去理發(fā)店剪掉留了二十幾年的長發(fā),是我到上海后做的第一件事。除了剪短,我還將頭發(fā)漂染成了白金色。剪好后看到鏡子的第一眼,我就愛上了自己。
在上海,我常常和年輕人打交道。他們不喜歡猜來猜去,一切都是敞開了說。之前的我,活得小心翼翼,聽別人說一句話,我都會反復(fù)琢磨對方的意思,思考話背后的含義?,F(xiàn)在,我覺得特別輕松舒暢。
在社交平臺上,不少年輕粉絲喜歡喊我“電子媽媽”。通過自媒體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還能感染這么多年輕人,讓他們開始想象,如果有一天,自己的父母也能活成一張阿姨的狀態(tài)該有多好,這讓我特別有成就感。
年輕人常常給我發(fā)私信,問我如何才能讓父母理解和接受他們的不同,能與父母更好地和平相處。坦白地說,我也沒有什么好的建議,我只能告訴他們,有時間多陪父母出去走一走,他們會慢慢認可你的決定。
或許是因為生活環(huán)境不同,我當(dāng)年也很不理解女兒的一些做法,但當(dāng)我來到上海和她一起生活以后,起碼我不會像之前那樣總催她結(jié)婚了。
在這個年紀選擇“滬漂”,我也曾聽到過不少反對的聲音。有人說,你在老家安安逸逸地養(yǎng)老不好嗎?有人覺得我只是在作秀,真實的生活哪有那么陽春白雪。
選擇留在上海,就是因為我喜歡這座城市的很多細節(jié):我叫到過聽障司機駕駛的網(wǎng)約車,他們一樣可以找到一份喜歡的工作;我去過無障礙酒吧喝酒,服務(wù)生是一名重度聽力障礙者,但他依然可以和我們一起享受夜生活;我?guī)е约旱墓啡バ靺R濱江,那里有不少“寵物友好”餐廳和商店……
曾經(jīng)的我,主要為家庭、為父母、為子女而活,如今我只想為自己活?,F(xiàn)在,我找到了那種一睜眼就覺得自由、幸福的感覺,想怎樣過就怎樣過,不再懼怕別人的眼光。雖然我沒有辦法完全打破生活的條條框框,但至少有了一個打開心扉的開始。
我后來才聽說“大女主”這個詞。在我看來,不依附任何人,勇敢地掌握自己的人生的女性,就是我心目中的“大女主”。前段時間我參加了“羽西”的一場活動。羽西年紀比我大不少,今年70多歲了,但每天的工作依然排得很滿,整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特別好,我也想成為像她一樣的人。
關(guān)于未來,我早已羅列出好多想做的事,或許我會先換個淺粉色的新發(fā)型。我還準(zhǔn)備學(xué)習(xí)騎馬、跳傘、潛水……只要是沒有嘗試過的,我都想去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