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還能繼續(xù)為孩子們盡點力、做點事,我感到精神愉快、心情舒暢?!蹦赀^七旬的梁先炬年輕時是一名不畏艱險的鐵道兵;退休后,他身體力行,熱心公益,以實際行動詮釋最美銀齡人生。
1969年年底,年僅19歲的梁先炬懷著一顆保家衛(wèi)國的赤子之心光榮入伍,成為一名鐵道兵。在湖北襄陽,他開始了為期3個多月的新兵生活。
1970年年初,梁先炬和戰(zhàn)友們響應國家號召,投入到從湖北襄樊至重慶的襄渝鐵路的建設之中。鐵道兵部隊都是在野外工作,條件艱苦,在施工過程中,經常面臨著高溫酷暑的烘烤,以及嚴寒冰凍的考驗。為了盡快完成鐵路修建任務,梁先炬和戰(zhàn)友們夜以繼日地挖坑、打隧道、填路基、鋪鐵軌、架橋梁……
修襄渝鐵路時,機械數(shù)量少,主要靠人力?!拔覀兊闹饕蝿帐谴蛩淼??!绷合染娼榻B,挖隧道的工序一般是:打眼—放炮—除渣—倒料?!盀榱吮WC安全,通常是一名老兵帶一名新兵?!彼f,“隧道里的噪聲特別大,還有粉塵、煙霧,有時候眼睛都睜不開。”每炸開一處凹口,硝煙還未散盡,他和戰(zhàn)友們就要趕緊沖進去扒出碎石渣,運出來裝車;還要支起坑木,填上混凝土。
盡管施工辛苦,困難重重,但梁先炬和戰(zhàn)友們都熱情高漲,不怕艱險?!澳菚r我們都不怕苦,每天忘我干活,不分晝夜?!彼锌卣f,“有一百分的力氣,就要發(fā)揮一百二十分的干勁?!?/p>
1971年,因表現(xiàn)優(yōu)異,梁先炬被任命為副排長,并入了黨。
軍旅生涯,有苦亦有樂。最讓他難忘的是,他和妻子是在修襄渝鐵路時結婚的。那是1975年的五一勞動節(jié)?!拔液推拮忧嗝分耨R,結婚當天,來自全國各地的戰(zhàn)友都祝福我們,連隊領導還特意告訴炊事班多加了兩個菜。”婚禮簡單樸素,卻讓他難以忘懷。
他以實干、苦干度過了精彩的軍旅生涯,先后榮獲嘉獎13次。1976年,梁先炬退役,回到家鄉(xiāng)。
回鄉(xiāng)后,梁先炬務過農,做過安全員,干過管理工作。2010年,他回遷到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qū)方興社區(qū)康園居民區(qū),后就任濱湖康園北區(qū)第一黨支部書記。
退休后,梁先炬積極投身關心下一代工作,加入了方興社區(qū)“五老”宣講團,在轄區(qū)進行義務宣講。他閱讀了大量歷史資料,選取了很多生動且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并結合自己在部隊的經驗,走進黨政機關、企業(yè)、學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宣講。
“面對不同的宣講對象,必須采取不同的策略和辦法?!彼f,“宣講對象關注的點不同,我們就要有針對性地講解?!痹趯嵺`過程中,梁先炬總結了一套方法。
梁先炬經常用“關心下一代是最好的老有所為”來勉勵自己。2021年合肥市華山路小學“開學第一課”邀請梁先炬講述紅色故事,激發(fā)少年兒童的愛國情懷。孩子們都喜歡梁爺爺,爭著為他戴上鮮艷的紅領巾,表達感激之情。
梁先炬為人熱心,性格開朗樂觀。他熱心公益,積極參與社區(qū)志愿服務活動,小區(qū)巡查、鄰里糾紛調解等都有他的身影。
2020年11月,康園居民區(qū)“老書記工作室”成立,梁先炬也是其中一員。據(jù)悉,“老書記工作室”是針對康園小區(qū)實際建立的定期巡查發(fā)現(xiàn)問題、黨員議事解決問題、回訪反饋問題工作機制,建立后有效解決了不少小區(qū)治理難題。工作室成員發(fā)揮自身多年積攢的“人脈優(yōu)勢”、長年累月的“工作經驗”,圍繞黨建工作、小區(qū)民意收集、矛盾調解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
“社區(qū)里難免有一些鄰里糾紛,調解員既要懂法,也要善調解,更要接地氣、明鄉(xiāng)情?!绷合染嬲f,自己對本地民情較為熟悉,在調解糾紛時對當事人的性格特點也比較熟悉,所以更容易與對方推心置腹地溝通交談。
“我雖然年紀大了,但只要能干得動,就會一直干下去!”梁先炬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