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兒子內(nèi)向,希望多給他機會鍛煉膽量?!薄袄蠋?,我女兒有很多才藝,希望能多給她機會展示?!痹诩覉@溝通的過程中,不少家長期望孩子在幼兒園獲得更多展示平臺和實踐機會,得到更多鍛煉和成長。為此,我們開啟了一場“創(chuàng)設多元化展示機會,看見每一個孩子”的圓桌論壇。
話題" 多元化展示包括哪些方面
伊寧媽媽:在舞臺上唱歌、跳舞、朗誦、主持等,都屬于展示。
周周媽媽:是不是還包括在活動中積極發(fā)言、游戲中表達想法、介紹自己的手工作品、協(xié)助老師當小助理等內(nèi)容?
徐丹老師:是的。展示不只局限于舞臺上的才藝表演,還包括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體驗與互動。
夏麗萍老師:舞臺的展示機會有限,形式比較單一,我們更注重為孩子提供日常生活中的展示平臺。例如,設置班級氣象播報,給予孩子在同伴面前大膽表達和有序講述的機會。
吳燕飛老師:實際上,展示貫穿于幼兒園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比如,在活動室展出孩子們的繪畫作品,邀請他們分享游戲的創(chuàng)意與構想等。不論什么場合,規(guī)模大小,每一次展示都是孩子們展現(xiàn)自我、鍛煉和提升能力的寶貴契機。
賈秋美園長: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個性、氣質(zhì)和發(fā)展特點,他們通過搭建積木、繪畫、舞臺表演、制作故事書等多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因此,展示的形式應當是多元化的。展示應根據(jù)孩子的特點和需求靈活安排。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當將視角轉向關注孩子的成長瞬間,重視他們每個階段的變化和發(fā)展,幫助他們進行個性化表達。
對于“展示機會”,不少家長存在誤解,具體表現(xiàn)為:
1.理解單一。多局限于才藝比拼類的舞臺表演,如唱歌、跳舞、彈琴、武術等。
2.過度包裝?;ㄙM大量時間和金錢,讓展示變成了一場華而不實的表演。
3.盲目跟風??吹狡渌⒆訁⒓痈鞣N展示活動,不顧實際情況,迫切要求自己的孩子也加入其中,生怕孩子錯過“鍛煉”的機會。
4.注重結果。過于關注展示結果,即孩子是否獲得了獎項或表揚。長此以往,孩子可能會形成功利化心態(tài),影響全面發(fā)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5.忽視反饋。展示結束后,忽視過程中的問題、遇到的挑戰(zhàn)和收獲,不及時與孩子或老師溝通反饋,認為只要孩子參與了、完成了就可以。
實際上,孩子在幼兒園的展示與表現(xiàn),是一種綜合性的教育展現(xiàn)形式,它涵蓋了學習成果、生活技能、情感表達及社交互動等多個維度。這些展示活動不僅能夠幫助孩子展示自我、增強自信,還能在互動中汲取新知,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與社交技能。同時,這也是幼兒園教育評價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教師全面地了解孩子的發(fā)展狀況,從而提供更具個性化與針對性的支持和指導。
話題" 孩子可以獲得怎樣的發(fā)展
周周媽媽:參加幼兒園展示活動能夠幫助孩子獲得自我認同感和成就感。記得在一次期末才藝展示中,周周與幾個小朋友表演了舞蹈。他們從一開始的生疏,到后來互相學習、彼此幫助,在合作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段經(jīng)歷不僅讓周周更喜歡參與集體活動,也讓他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
伊寧媽媽:展示還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并激發(fā)學習熱情。有一次,伊寧在幼兒園畫了一幅關于太空的畫,雖然技法稚嫩,但想象力驚人,得到了老師的表揚。這極大地激發(fā)了她對宇宙的好奇心,不但開始閱讀相關書籍,還主動要求參觀科技館。
鴕鴕媽媽:遇到事情時,鴕鴕習慣于先思考再行動。面對展示機會,她不會表現(xiàn)得特別積極主動。因此,我們會鼓勵她,并給予支持。希望通過展示,鴕鴕的獨立思考和自主決策能力得到提升。
俞秋云老師:幼兒正處于性格和能力形成的關鍵時期,提供多元化展示機會,能夠激發(fā)孩子的內(nèi)在潛能,鼓勵他們在多樣化的領域中勇于嘗試、面對挑戰(zhàn)。在幼兒園,我們策劃各類項目活動,豐富孩子們的學習體驗。一次客人來訪活動中,孩子們提出要以自己的方式表達歡迎之情,他們基于興趣和特長自由分組,從策劃構思到準備材料,再到最后的展示,全程積極參與。這樣的活動不僅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xiàn)力,更為他們提供了相互合作、共同進步的舞臺。
徐丹老師:家園溝通的過程中,家長們經(jīng)常這樣反饋,“小寶今天特別開心,因為他當了小小領操員?!薄皟?yōu)優(yōu)一回家就跟我分享,說幼兒園來了客人老師,她作為小導游介紹了美工區(qū)的作品?!笨梢钥闯?,家長們非常重視孩子的展示,期望孩子獲得全面發(fā)展。
姚小清老師:高質(zhì)量的家園協(xié)同育人模式,可以使孩子在展示中獲得成長。家長參與到活動中,與孩子共探活動意義,幫助孩子提升能力。這使家長更懂孩子,更精準地提供支持。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創(chuàng)新,設計激發(fā)潛能、促進家長參與的活動,以強化家園共育效果。
賈秋美園長:家長期望孩子在幼兒園獲得更多展示機會,并在這個過程中,展現(xiàn)個性、增強自信、鍛煉能力、建構新知。
《幼兒園保育教育質(zhì)量評估指南》明確指出:“幼兒園與家長建立平等互信關系”“引導家長成為幼兒園的合作伙伴”“幼兒園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積極構建協(xié)同育人機制”。家長提出展示需求,不僅說明他們對孩子的發(fā)展高度重視,也反映出其教育理念正逐漸與幼兒園相契合,更加關注孩子的全方位成長及其個性化發(fā)展。因此,家園合作應緊密圍繞兒童生命成長與發(fā)展的需要,深入理解并共情家長的訴求,多維度地為孩子創(chuàng)造展示與成長的機會。
話題" 如何幫助孩子進行個性化表達
鴕鴕媽媽:鴕鴕第一次在幼兒園學會的歌曲是《柳樹姑娘》。回家后,她羞澀地哼唱了幾句。我鼓勵她大膽唱,并教我們唱。奶奶也放下手里的活,過來聽她唱歌。沒一會兒,鴕鴕便擺脫了羞澀,一遍一遍地歌唱,甚至外出時在陌生人面前也敢開口唱。我們的支持和鼓勵可以助力孩子變得更加自信。
吳燕飛老師:鴕鴕是個慢熱型的孩子,每當她有想法時,我們會適時助推一把。有一次,班級組織去養(yǎng)老院慰問老人,她反復問我:“我可以給爺爺奶奶們講個故事嗎?他們會不會想聽?”我看得出她內(nèi)心很渴望嘗試,但擔心自己做不好,于是及時鼓勵她,并和她一起挑選故事,做她忠實的聽眾,幫助她勇敢地參與了這次活動。
周周媽媽:班級里組織親子活動時,我會與周周深入溝通,傾聽他的聲音,并一起動手準備,比如,收集資料、設計海報、制作手工等。通過這樣的實踐,周周不僅掌握了實用的技能,還感受到我們的陪伴和支持。
伊寧媽媽:我們也會抽時間陪伴孩子。過程中,給予孩子鼓勵和掌聲,讓她感受到我們的關注和認可。結束后,給予孩子反饋,表揚她的努力和進步,指出待改進的地方,幫助她總結經(jīng)驗教訓,為下一次展示積累經(jīng)驗。
吳燕飛老師:開展主題課程《家鄉(xiāng)的橋》時,我們鼓勵親子參訪家鄉(xiāng)的橋梁。有些家長積極籌備,在參訪前和孩子一起規(guī)劃路線、搜集材料;參訪過程中,仔細觀察、記錄;參訪結束后,結合孩子的特長共同制作海報、錄制視頻或繪制思維導圖。當孩子們帶著這些成果回到幼兒園、自信滿滿地分享所見所聞時,我們感受到孩子展現(xiàn)出來的自信與自豪感。
賈秋美園長:蘇格拉底說過,教育的真諦不是灌輸而是點燃,一萬次灌輸不如一次真正的喚醒。喚醒孩子內(nèi)驅力,鼓勵他們主動投入,需要家園合力。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支持孩子進行個性化表達。
幼兒園全面性協(xié)同
1.積極創(chuàng)設富有兒童性、彰顯兒童感的展示環(huán)境。一方面,營造開放、包容、鼓勵探究與創(chuàng)造的氛圍,讓孩子們感受到展示是一件自豪的事情;另一方面,創(chuàng)設載體,提供機會,如創(chuàng)設小主人議事廳、國旗下的講話、節(jié)日慶祝會、小小才藝展、我來顯身手等。
2.在園本課程實踐中跟進。以“小小探索家”園本課程為例,我們在課程實施的每個階段都設置了孩子的團討與分享,他們可以盡情發(fā)表想法與建議,在活動成果報告會上,用主題海報展示、主題攝影展、故事會等各種形式展示發(fā)現(xiàn)與收獲。
3.巧妙利用時空留白,保證充分展示的機會。我們利用幼兒園的每一個角落,如小花園、沙水區(qū)、閱讀吧等,為孩子們打造多樣化的展示空間;利用一日生活中的碎片化時間、彈性空間、自主交流等契機,讓孩子們隨時都有盡情展示自我、表達情感的機會。
班級個性化協(xié)同
1.全面了解每個孩子的個性、特長、年齡特征及氣質(zhì)類型?;谟變簩嶋H和家長共性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家園專題式討論。
2.創(chuàng)新性地生成班本化的支持路徑,如推出“小小演說家”系列活動,通過有效利用日常碎片化時間與集體展示平臺,持續(xù)關注并促進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的進步,引導他們從“想說”到“敢說”,再到“大膽地說”。
3.在一日生活中浸潤,如,每周學做禮儀娃娃、天氣播報、新聞播報、小小故事家等,讓能力強的孩子帶動能力弱的孩子一起展示。
家長合作性協(xié)同
1.為孩子創(chuàng)造寬松、和諧、充滿愛的家庭環(huán)境,鼓勵孩子展現(xiàn)自我,關注并珍視自己的獨特之處。
2.投入更多時間與精力陪伴孩子,為孩子搭建展示自我的舞臺。例如,在新年期間,帶孩子走親戚,了解并體驗過年的習俗,積累關于春節(jié)的寶貴經(jīng)驗,鼓勵孩子表達和分享,增強表現(xiàn)力。
3.利用自身的專業(yè)優(yōu)勢或特長,為孩子提供適宜的幫助與支持。例如,擅長烘焙的家長可以參與幼兒園的義工活動,與孩子一起動手制作美食,進行親子展示,既增進親子感情,又提升孩子的動手能力。
4.活動后積極反饋,肯定孩子的努力與成果,強化成就感。
5.尊重孩子的個性與意愿,鼓勵孩子自由表達想法與感受,耐心傾聽,避免過度干涉或代替孩子作決定。
在家園協(xié)同育人的過程中,家長與教師攜手合作,共同為孩子們打造充滿愛與支持的成長空間。家長對孩子多元化展示機會的期待,為家園協(xié)同育人創(chuàng)造了契機,加強了家園之間的溝通,為構建和諧的家園協(xié)同育人生態(tài)系統(tǒng)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