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集做生意的,最掙錢的是牛經(jīng)紀。一支牛棒在手,讓牛趴下、起來,一個照面,這牛多重,左右不差十斤;這牛幾歲,上下不差三個月。牛販子再精明,也不得不服。
牛經(jīng)紀還有一絕:跟牛販子不明著討價還價,而是互相把手伸到對方的袖子里,捏肉,要什么價格做什么動作,別人只有干瞪眼的份兒。捏攏了成交,捏不攏的再到別的市場賣。當然提成也不低。所以干這一行要么祖?zhèn)?,要么拜師,想當牛?jīng)紀,可費老鼻子勁了。
因此,當馬大花拿著牛棒來到大牲畜市場,說自己是牛經(jīng)紀時,沒人相信。哪有女人做這行的?
馬大花不卑不亢:“那醫(yī)院的婦產(chǎn)科醫(yī)生還有男的呢,你媳婦兒就不生孩子啦?”也不知她從哪兒學的,居然也會伸手到袖子里捏肉論價,用牛棒撥拉牛,也有模有樣。那些牛經(jīng)紀就心里嘀咕:這女人來者不善哪!一打聽,是“喜鵲窩”的,一個山區(qū)自然村里居然出了這號人物。
果然,馬大花在牛市場開山立萬,牛販子直往她跟前湊,手伸進她的袖子里亂捏亂摸。馬大花也不生氣,笑得神神乎乎的。那些牛經(jīng)紀就暗罵,罵馬大花不要臉,罵牛販子沒出息,一個丑女人也讓你們動心。
馬大花長得確實寒磣。三十來歲的人長了張五十歲的臉,臉上的肉還橫著長。她只要兩眼一瞪,自家的男人就軟了腿。男人見馬大花最近經(jīng)常往家里買魚買肉,正滋潤著,忽聽馬大花當了牛經(jīng)紀,還被村里人說難聽的話,男人大怒:“就你那兩下子能當牛經(jīng)紀?是不是做了見不得人的事?”
男人被馬大花捏住后脖子扔到了門前的泥溝里,沒鼻涕擤了。馬大花的牛經(jīng)紀就雷打不動地干了下去,生意出奇地好,把幾個老經(jīng)紀逼得沒了活路。幾個老經(jīng)紀一嘀咕,不讓她在大牲畜市場攬活兒。
馬大花揚長而去。
再逢集,馬大花來到集市西邊空地,取出一塊歪歪斜斜寫著“牛經(jīng)紀”的塑料片,用透明膠帶纏在木棒上,搬幾塊石頭固定住木棒,這兒就成了她的領地。趕集的人看著直樂:“沒有牛,當什么牛經(jīng)紀?!?/p>
也不知馬大花用了什么招兒,集市管理人員告訴幾個牛經(jīng)紀:“大牲畜市場遷到西邊空地了?!钡扰=?jīng)紀和牛販子趕著牛群來到現(xiàn)場,馬大花已經(jīng)坐鎮(zhèn)中央,還有幾個幫閑的一個勁兒地嚷嚷:“牛經(jīng)紀夠了,沒地盤了。”氣得幾個老經(jīng)紀拎起小馬凳回家了。他們不屑與女人斗,改賣老鼠藥去了。
馬大花主理大牲畜市場,少了中間差價,這牛價就合理多了,買的賣的都滿意,一個牛市讓她整得挺活絡的。
春節(jié)過后,上邊考核出“喜鵲窩”的干部不作為,要換人。找誰主事呢?幾個退下來的老干部選來選去,能把村里捏合好的,只有馬大花。上邊的干部一打聽,這是個能人啊,就她了。
馬大花趕完集回到家,才知自己稀里糊涂成了村里的“當家人”。兩口子嘀咕,想捏合好這個村,那可不是件容易事,想轍讓村里人富起來,才能服人。馬大花說:“咱買牛賣牛有路子,也搞個專業(yè)村?!?/p>
男人笑著:“我聽說有個要飯專業(yè)村,大人小孩全都外出討飯出了名。你搞專業(yè)村,還能讓全村人都當牛販子?”
馬大花也不在意:“這牛經(jīng)紀一般人還真干不了。來點兒實惠的,養(yǎng)牛!咱認識的牛販子多,那就小孩吃柿子揀熟的捏,別家養(yǎng)牛咱負責賣?!彼f這話村里人還真信,大家漸漸都開始養(yǎng)牛,馬大花是有多少幫賣多少。三四年,捏合出來一個養(yǎng)牛專業(yè)村。馬大花不但在大會小會上受表揚,還上了電視。
年底,馬大花又披紅掛彩,領回獎金。男人滿眼小星星:“你說你大字不識幾個,長得也不俊,胡打亂闖,居然成了明星村干部。我原以為當干部很難,看來挺簡單啊?!?/p>
“這里邊還真有道道兒,捏得攏人心才行。你看,咱當牛經(jīng)紀,給人利益在暗處;當村干部,給村里人實惠在明處。不管明處暗處,你給誰帶來好處,誰就服你?!闭f著,馬大花伸出兩根手指做出一個捏錢的手勢,“就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