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有個非常經(jīng)典的開頭:“多年以后,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p>
這樣的開頭將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三個時間維度包括在內(nèi),語言精妙,激發(fā)了讀者的好奇心。
很多作家都模仿過這個開頭,未卜先知,顯得玄妙、神秘,帶著一絲陰謀的色彩。
比如莫言的《紅高粱》的開頭:“一九三九年古歷八月初九,我父親這個土匪種十四歲多一點。他跟著后來名滿天下的傳奇英雄余占鰲司令的隊伍去膠平公路伏擊敵人的汽車隊?!?/p>
跨時空敘事手法,將父親年輕時的英勇事跡與敘述者的回憶相結(jié)合,展現(xiàn)了家族的歷史與個人的命運。
王小波的《我的陰陽兩界》的開頭也有類似的表達,“再過一百年,人們會這樣描述現(xiàn)在的北京城:那是一大片灰霧籠罩下的樓房,冬天里,灰霧好像凍結(jié)在天上”。
電影《東邪西毒》里歐陽鋒的獨白也使用了類似的“未卜先知”:“很多年之后,我有個綽號叫作‘西毒’。任何人都可以變得狠毒,只要你嘗過什么叫忌妒?!?/p>
很多人抄寫了一些好詞好句,卻不知道該怎么使用。其實,寫作文可以從模仿別人的好的表達開始。很多作家都善于“偷師”——從別人的表達中吸收養(yǎng)分。
《登徒子好色賦》里寫到,登徒子攻擊宋玉好色,王問宋玉。宋玉為了反駁,說到了一些美人:“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國;楚國之麗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p>
鄰居家的美女長什么樣呢?宋玉說:“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p>
增一分,減一分,都不行,容不得誰增減。
郭沫若寫了一篇關(guān)于白鷺的文章,就借鑒了《登徒子好色賦》的寫作手法,寫白鷺的樣子:“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p>
你也可以試著用這種方法描寫秋日楓葉:“火紅的楓葉鋪滿了整個山谷。每一片葉子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藝術(shù)品,增之一分則嫌艷,減之一分則嫌淡,添之一叢則嫌擠,疏之一叢則嫌空。陽光透過樹梢,灑在落葉上,金色的光輝與火紅的楓葉交織在一起,構(gòu)成一幅令人心醉的畫面?!?/p>
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寫景就很有章法,他筆下的景物色彩豐富,有聲音和動感,“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這個句式也很簡潔大方?!安槐卣f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p>
我看到有人在寫食物時套用魯迅的寫法:“開飯了,不必說鮮美的雞湯和雜魚,也不必說肥嫩的螺螄與河蚌,單是清炒豌豆苗、春韭炒鴨蛋、涼拌嫩萵筍等時蔬,擺出滿桌翠綠的春色,就足以讓人食指大動了?!边@種寫法,是不是比簡單的羅列顯得整齊有范兒?
你也試著模仿一下吧!
(本刊原創(chuàng)稿件,習k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