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來到這個世界上,只有短短的24年。在江蘇徐州“淮海戰(zhàn)役紀念館”的烈士陳列室里,懸掛著一張眉清目秀、臉帶微笑的女戰(zhàn)士的遺像——她就是華東野戰(zhàn)軍第一縱隊第二師女文工團員陳潔。
陳潔母親早亡,從小由父親撫養(yǎng),定居在上海。她15歲那年,毅然來到浙東四明山參加了新四軍。部隊首長看她聰明伶俐,就有心培養(yǎng)她。1942年讓她去駐扎在蘇北高郵的新四軍十八旅青年劇團學習。1943年日軍“掃蕩”時部隊精兵簡政,她又回到上海家中。1945年,她毅然再赴浙東抗日根據(jù)地,又成了新四軍文工隊的一名隊員。
陳潔嗓音洪亮,歌聲清脆,生性活潑,整天樂呵呵的。她在部隊集訓時學會好多歌曲,像《解放區(qū)的天》《新四軍軍歌》等。每當在新四軍安營扎寨的間隙,她嘹亮的歌聲就響起來了,一下子就驅散了戰(zhàn)士們連日征戰(zhàn)的疲勞,戰(zhàn)士們都很喜歡她,幾天不見就紛紛叫嚷:“陳潔哪去了?”
1947年,陳潔所在的文工隊改編成了華野一縱隊文工團。團里奉命編排歌劇《白毛女》,陳潔扮演女主角喜兒,唱詞多,任務重,這對她無疑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但陳潔迎難而上。她深知,文藝工作對鼓舞戰(zhàn)士士氣能起極為重要的作用,戰(zhàn)場戰(zhàn)況瞬息萬變,往往今天還是被俘虜?shù)膰顸h士兵,明天就要為建立新中國而調轉槍口打國民黨軍隊。這個為受苦受難的百姓打天下的道理,就要通過文藝戰(zhàn)士用藝術的形式來向戰(zhàn)士們宣傳。于是,陳潔起早摸黑地苦練發(fā)音,背唱詞。與金瑛、郭崢、吳彬3位女文工隊員精心地排練,默契地配合,接到任務僅5天,歌劇《白毛女》就在各連隊上演了。“想要逼死我,瞎了你眼窩!舀不干的水,撲不滅的火!我不死,我要活!我要報仇,我要活!”白毛女倔強地反抗壓迫的性格深深鼓舞了前線浴血奮戰(zhàn)的將士。謝幕時,“打倒黃世仁,解放全中國”的呼聲震耳欲聾。
因演出達到空前的效果,部隊給陳潔所在的文工團記集體一等功。自從演了喜兒,陳潔又多了一個雅號“我們的白毛女”。陳潔除了演戲,還要承擔做道具、化妝、搬運、洗繃帶、看護傷員等工作。對此,她無任何怨言。不久,因各方面表現(xiàn)出色,陳潔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淮海戰(zhàn)役打響后,陳潔所在的二師師部在勝利圍殲黃百韜兵團后移駐雙溝。一天,陳潔最要好的朋友、文工團團員金瑛不幸犧牲后,她給團里知心朋友魯凡平寫了封長信,信中闡述了她參加革命的初衷,就是為子孫后代能過上幸福生活,還談了自己的想法,即把一切獻給黨,時刻做好犧牲的準備。她寫道:“萬一我‘光榮’了,希望你能接受我的遺物。”沒想到這封信還沒有寄出,便一語成讖。1949年1月10日,陳潔在淮海戰(zhàn)役中犧牲。
新中國成立后,魯凡平將陳潔的遺物和信件轉交給位于徐州的淮海戰(zhàn)役紀念館,讓人們永遠牢記和緬懷這些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yè)而英勇犧牲的英烈。
(責任編輯李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