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國事天下事,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
如果我們在城市的斑馬線旁做個小小的凝視,或許憑著行人的衣著就能猜到,他們是送娃上學的父母、等著下一臺手術的醫(yī)生、正在找活干的農民工、頭腦里全是公式的科技工作者、期望今年能爆單的房產經紀人……
他們就是我們。我們腳步匆匆,但如果愿意彼此交談,就會說上一些自己樸實的愿望。
每一個十四億分之一的人都有樸素的愿望,一個或者幾個,或者是不斷變化的、遞進的,這些個體的愿望,注定會成為國家行進的腳步,正是每一個人的所念所盼匯聚成宏大的愿景,塑造著這個國家的模樣。
我們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穩(wěn)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yōu)美的環(huán)境—— 一個一個,叫愿望;凝結在一起,叫愿景。
我們說的新征程,其實是一個一個的新腳步,一個一個的新愿望。
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向春之時的重要會議和黨員干部忙碌的身影,根本目的就是千家萬戶的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一件件具體的民生實事,一條條明確的“施工說明”,為的就是夯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于黨員干部而言,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每一件民生實事,這是一種不忘初心的擔當。
黨員干部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是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最好詮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始終不變的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新征程上,聚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求突破見實效,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扎扎實實為人民謀幸福,切切實實為群眾排憂解難。
回歸到個體視角,新征程是宏大的,更是樸實的:一老一小,連著“朝夕”幸福;一餐一飯,關系“舌尖”安全;一呼一吸,檢驗“生存”環(huán)境……甚至是工資能夠再提高一點兒、家里的溫度再舒適一點兒、停車位再好找一點兒、遇到的煩心事能夠解決得再快一點兒……
老百姓心里有桿秤。我們把老百姓放在心中,老百姓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中。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fā)展”,從“衣食無憂”到“高品質生活”,一條路,一間房,一片天,都彰顯著黨員干部直抵民心的溫度、托底民生的力度、標注為民情懷的深度、人民至上的高度。
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恒心。
行程萬里,人民至上。在人們樸實的愿望里讀懂新征程,就是要讀懂始終與人民風雨同舟、與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囑,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才是新征程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錨定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的人民性,我們要從群眾最樸實、最真切的愿望中找到工作的著力點和方向。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我們要以釘釘子精神,踏踏實實干好工作,確保每一項政策、每一個舉措都能落到實處。如此,我們定能在高質量發(fā)展中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托起億萬人民“穩(wěn)穩(wěn)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