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克里斯·埃文斯主演的《美國隊長》系列作品,前三部累計收獲24.63億美元票房,是漫威的成功IP之一。2011年,克里斯·埃文斯第一次以“美國隊長”的身份主演漫改電影《美國隊長:復(fù)仇者先鋒》。2019年,埃文斯在《復(fù)仇者聯(lián)盟4:終局之戰(zhàn)》中最后一次飾演美國隊長,宣布徹底告別這一經(jīng)典超級英雄角色。
在《美國隊長4》中,能夠借助機械翅膀飛行的“獵鷹”山姆·威爾遜(安東尼·麥凱 飾)受史蒂夫·羅杰斯所托,接過盾牌,成為第二任美國隊長。新任美國隊長除了面對自我懷疑,還要對抗由美國總統(tǒng)變身的“紅浩克”,揭露一場驚天陰謀。
影片上映后在各個市場的評價都不盡如人意,但主角由克里斯·埃文斯換成非洲裔演員安東尼·麥凱,卻并非影片口碑下滑的主要原因。
讓“獵鷹”繼任美隊,本就是頗為冒險的設(shè)定,屬于典型的拔苗助長?!矮C鷹”在前序作品里一直是史蒂夫·羅杰斯的小跟班,戲份不多,人物性格并不突出,缺乏個人魅力。讓他如此輕易接過象征意義極強的盾牌,很難讓觀眾信服。電影中,“獵鷹”坦率承認,沒有注射過血清的自己,能力完全無法媲美史蒂夫。“冬兵”安慰他,“你比不上史蒂夫,但史蒂夫把盾牌傳給你,是因為你這個人?!蹦敲?,史蒂夫到底看中“獵鷹”什么?看完電影后,觀眾恐怕也無法清晰感受這個人物有何魅力。
片中美國總統(tǒng)迪厄斯·羅斯,也就是“紅浩克”的飾演者是哈里森·福特。出生于1942年的福特已經(jīng)老態(tài)盡顯,顯然不可能出演多少動作戲份。于是,運用動作捕捉后合成的“紅浩克”特效部分,只能湊出幾分鐘各種咆哮,其他時間都被僵硬地束縛在肉身里。即便如此,《美國隊長4》最讓人興奮的鏡頭,也只剩下“紅浩克”這幾分鐘“發(fā)飆”。
導(dǎo)演朱利葉斯·約拿的個人能力,難以勝任為漫威宇宙第五階段拉開大幕的重責,發(fā)揮甚至不如其執(zhí)導(dǎo)的前作《盧斯》和《科洛弗悖論》。雜亂且含混的敘事,加上聒噪的配樂,讓《美國隊長4》味同嚼蠟,老氣橫秋到連流水線出產(chǎn)的平庸之作都算不上。難怪有人質(zhì)疑漫威似乎走進了死胡同,只會一味重復(fù)自己。也許是時候停止出品這種毫無誠意的工業(yè)垃圾了。
此番《美國隊長4》在中國市場上映,與《哪吒之魔童鬧海》的強勢表現(xiàn)相比,顯得尤其力不從心,票房預(yù)估只有2億元左右,不容樂觀。
《美國隊長4》的票房和口碑雙雙滑落,進一步引發(fā)我們對英雄敘事主題的思考。觀眾不再滿足于看到裝備強大的超級英雄,而是希望看到更具時代感的故事,希望看到這些超級英雄作為個體,如何在社會發(fā)展中尋求自我。在新的英雄登場之際,他是否能夠尊重前任的偉績,同時注入新鮮血液?這是創(chuàng)作者必須面對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