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面是主食之一,愛吃面的北方人把面條做出了萬般花樣。到了南方,就是米粉的天下,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貴州、云南……至少有十個(gè)省份都出產(chǎn)米粉。廣西人更是把“嗍粉”視為頭等大事。雖然螺螄粉已經(jīng)風(fēng)靡全國,但在廣西,其實(shí)有三大米粉“三足鼎立”。
桂林米粉,最先走出廣西
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huì)上,桂林米粉作為廣西飲食的代表進(jìn)駐美食一條街。但這并不意味著它是廣西最美味的米粉,而是它制作起來十分方便。也許你在自己的城市吃過桂林米粉,但到了桂林,你會(huì)發(fā)現(xiàn),當(dāng)?shù)氐墓鹆置追酆湍阒俺缘目赡懿惶粯印?/p>
在桂林,人們更偏愛鹵菜粉,這是拌粉,而不是湯粉。將米粉燙熟,放入鹵水和牛肉片等配菜,直接拌一拌就可以吃了,吃完才加點(diǎn)湯來喝。
柳州螺螄粉,成名快、正當(dāng)紅
雖然柳州的先人在兩萬年前就開始捕撈螺螄了,螺螄粉也已被列入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但這碗粉的歷史其實(shí)并不長。二十世紀(jì)七八十年代,愛嗍粉也愛吃螺螄的當(dāng)?shù)厝瞬虐l(fā)明了這種混搭食物。
做螺螄粉,湯是重頭戲,每家螺螄湯的咸、鮮、甜度都有所不同。螺螄粉帶著辣味、螺螄腥味和酸筍味,人們對(duì)它“愛憎分明”。但只要嘗上一次,你就會(huì)記住這碗配料十足、味兒霸道的粉。
南寧老友粉,當(dāng)?shù)厝说乃讲?/p>
這親切的名字,傳說來自兩位老友的故事:很久以前,一家茶館老板煮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粉送給生病的朋友,朋友吃后出了一身汗,病就好了。老友粉是南寧的金字招牌,流行范圍卻不如前兩種米粉廣。
老友粉集香、辣、鮮、酸于一身,比前兩種米粉更加入味,它必須“先炒后煮”——將酸筍、豆豉、辣椒、鮮肉等配料一起爆炒出香味后,加骨頭湯煮出鮮味。一碗原汁原味的老友粉要怎么吃呢?必須大口喝湯,吃完大汗淋漓,就像是跟闊別多年的老朋友擁抱,熱烈而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