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抓基層是石油工業(yè)的“傳家寶”。新中國石油工業(yè)繼承發(fā)揚“支部建在連上”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渤海鉆探泥漿技術服務分公司總結形成了“以黨支部建設為核心的基層建設、以崗位責任制為中心的基礎工作、以崗位練兵為主要內容的基本功訓練”的“三基”工作,成為中國石油的獨特優(yōu)勢。隨著石油企業(yè)面臨的市場形勢愈加嚴峻,高質量發(fā)展的需求愈加迫切,如何找準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在企業(yè)基層的有效結合點,將“兩個一以貫之”要求向基層延伸,是亟待解決和不斷探索的問題。
推動基層黨建“三基本”建設與“三基”工作融合存在的難點問題
渤海鉆探泥漿技術服務分公司經過綜合調查問卷、實地走訪、座談情況,課題組深入查找了推動基層黨建“三基本”建設與“三基”工作有機融合存在的難點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基層黨支部有機融合還不夠深入。一些基層黨組織對生產經營重點難點聚焦不夠,工作未有效融入安全環(huán)保、市場經營、科研技術等基礎管理中,與生產實際結合不夠緊密;一些基層單位不善于將黨建思維和黨建方法運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
二是機關黨支部在融合方面找不到自身著力點。機關黨支部在企業(yè)中主要承擔管理職能,并不直接參與一線生產工作,對于如何落實“三基本”建設與“三基工作”融合存在困惑,有些機關黨支部認為與自身無關。
三是工作推動不順暢,積極性不高。有些單位對于黨建責任考核的內容比較籠統(tǒng),工作任務和工作要求都是大原則,考核也不跟收入和提拔使用“硬掛鉤”,激勵約束沒有“硬指標”,干好干差享受同等待遇,導致有的黨員干部對黨建工作敷衍了事、有畏難和不滿情緒、執(zhí)行力不強。
推動基層黨建“三基本”建設與“三基”工作融合的對策
課題組結合問卷調查、實地訪談和工作實踐,針對推動基層黨建“三基本”建設與“三基”工作有機融合存在的問題,重點從推進理念觀念一體化、推進制度體系一體化、推進實踐載體一體化三個方面提出了建議。
推進理念觀念一體化。首先,要牢固夯實責任意識。制定目標責任體系,通過梳理完善企業(yè)黨建工作的指導思想、戰(zhàn)略目標,形成與企業(yè)治理相匹配的體系結構,與企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相匹配,細化落實黨建工作責任的組織、舉措,強化黨建工作定位,層層傳遞,將責任目標分解到基層。發(fā)揮領導干部“關鍵少數”作用,全面嚴格落實各級班子成員“一崗雙責”的工作職責,既要把黨建工作融入生產經營責任制,也要把生產經營工作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實現思想同心、目標同向、行動同力。將責任目標落實與績效考核、選拔任用直接掛鉤,把軟指標變?yōu)橛布s束,細化量化考核評價指標,把推進改革發(fā)展、促進生產經營、抓好隊伍建設、做好群眾工作等納入考核范圍,確定適當權重,按照第一責任人、直接責任人等不同分工,“一人一單”進行考核,確保責任落到實處。其次,牢固推動黨建“有形化”。推進理念觀念融合,就需要讓黨建工作像生產經營一樣,讓廣大黨員群眾可知、可視。只有從“虛”到“實”,才能提升職工對黨建工作的“感知”,從而找準“三基本”建設與“三基”工作的結合點。文化陣地可視,通過展板、公示欄、標語等,將黨建文化、黨內活動、黨員風采展示出來,并輔以全媒體宣傳,在潛移默化中統(tǒng)一思想、凝心聚力。黨員身份可視,關鍵時刻、危急關頭、急難險重任務,優(yōu)先選派黨員,組織黨員突擊隊,彰顯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廣泛開展黨員示范崗、責任區(qū)評比,營造創(chuàng)先爭優(yōu)氛圍。
推進制度體系一體化。一是參與企業(yè)管理,提升制度決策融合。把黨建工作制度納入企業(yè)管理制度體系,把黨組織運行機制融入生產經營相關制度規(guī)范,實現黨建工作制度與企業(yè)生產經營制度無縫對接、有機融合;針對制度上的短板缺項、重復交叉,以及系統(tǒng)性、科學性、操作性不強等問題,及時做好清理完善。將制度宣貫作為黨內組織生活、學習培訓和基層生產例會的重要內容,不斷增強全員制度執(zhí)行能力,做到依制度操作、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治企。涉及“三重一大”和其他重要事項,必須經黨委會、黨支部委員會前置研究討論,確保黨組織對企業(yè)重大政治責任、戰(zhàn)略發(fā)展方向、經營發(fā)展理念、重大風險問題把控到位,對經營管理實施有效監(jiān)督、激勵、控制和協調。二是強化力量支持,完善獎懲激勵機制。推動黨建資源到黨支部,強化運轉經費、活動場所、報酬待遇、服務群眾專項經費等方面保障。把黨務工作經歷作為行政干部提拔的必要條件,堅持把黨支部書記崗位作為培養(yǎng)鍛煉和選拔企業(yè)領導人員的重要臺階,增強黨務干部的吸引力,同時彰顯國企干部的政治屬性;嚴格落實黨務干部與同一管理單元行政干部同職級、同待遇政策,有組織有計劃安排黨務干部與行政干部之間進行崗位交流。對成績突出的予以表彰或提拔使用,對不認真履行職責的給予通報批評、誡勉談話或組織調整。強化日常獎懲,利用黨群工作例會等契機,開展經驗交流,注重階段總結,對日常工作開展不到位的黨支部及支部書記進行通報批評及扣發(fā)績效雙重壓責;優(yōu)秀者則進行雙重獎勵,以擴大日常激勵效果,推動工作有效落實。
推進實踐載體一體化。一方面,黨內活動:因地制宜+務實有效。深入實施“黨建+”模式,開展“一支部一特色”創(chuàng)建工作,把“一支部一特色”作為落實基層黨建“三基本”建設和“三基”工作有機融合的載體和抓手。黨支部圍繞中心任務,總結生產經營與黨建融合的亮點與特色,提煉支部文化,結合工作實際和員工群眾需求,以活動激發(fā)活力,形成特色品牌。實施黨建項目化管理,由各黨支部梳理本單位重點項目,每個項目形成任務清單,黨員骨干主動搶單,無人搶單的項目分析派單,搶單與派單均進行積分管理。項目實施過程中動態(tài)考核,根據安全生產、事故復雜、經營創(chuàng)效等增減分數,黨員在急難險重任務中錘煉本領。黨委負責統(tǒng)籌各市場難度,匹配不同系數,每年年底將最終積分進行公示,既檢驗擔當作為、發(fā)揮表率作用情況,又作為個人成長晉升的重要依據。另一方面,陣地建設:內外協作+資源共享。打破甲乙方的“人為”壁壘,推行同區(qū)域黨建互聯共建、要事共商。共享人力、物資、裝備、科研等資源,對于難點瓶頸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共同攻破。黨建方面,聯合開展政治理論學習、主題黨日活動,對黨建工作進行交流、取長補短、整體提升;服務聯抓、實事共辦,聯合推進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常態(tài)化開展“我為員工群眾辦實事”活動。打造“一室多能”,為不同群體服務,也為不同群體交流搭建平臺;整合專家工作室、勞模創(chuàng)新室等,推動不同類型人才跨界交流,引賢聚能,迸發(fā)智慧火花,創(chuàng)造更多成果,培育一批復合型人才;整合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建設,推進信息化發(fā)展,以強有力的形態(tài)傳播企業(yè)更多好聲音。
(作者單位:渤海鉆探泥漿技術服務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