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苗 煒
弗吉尼亞大學(xué)的城市規(guī)劃師蒂姆·貝特里曾經(jīng)提出一個概念,叫“自然金字塔”,他說人們應(yīng)該攝入一定劑量的“大自然”。
金字塔的頂端是一年一度或者兩年一度的荒野之旅,那些地方會為你注入對自然的深刻的敬畏感,重新確定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
往下一層,是每月去一次森林、海邊或者沙漠、群山。
再往下一層,是每周去一次公園、河邊,暫時逃離城市的喧囂,至少在自然環(huán)境里待夠一小時。
然后,最底層的是我們?nèi)粘=换サ淖匀?,包括社區(qū)里的鳥、樹木、噴泉、家里的寵物、綠色植物、自然光線、新鮮空氣、藍(lán)天白云,這些都類似于日常的蔬菜,可以幫你緩解壓力、提高專注力、減輕精神上的疲憊感。
(摘自《新民周刊》)
文/ 郁喆雋
柏拉圖認(rèn)為,勇敢并不是指在戰(zhàn)場打仗勇敢。他給出了一個特殊的定義:“勇敢就是一種保持?!彼栌昧艘粋€羊毛染色的比喻加以說明:羊毛染色之后,需要吃色牢固。以后無論怎么洗,都不會褪色。“‘顏色’不致被快樂這種對人們的信念具有最強(qiáng)褪色能力的堿水所洗褪,也不致被苦惱、害怕和欲望這些比任何別的堿水褪色能力都強(qiáng)的堿水所洗褪?!庇辛诉@種“勇敢”,公民的良好天性和因教育而培養(yǎng)出來的信念才會牢牢生根。翻譯成漢語的話,佛家所講的“定”和《論語》中的“恒”大概可以對應(yīng)柏拉圖所講的這種“勇”。這一刻仿佛慧能、孔子和柏拉圖相視莞爾一笑。是以勇者不懼。
(摘自《書城》2024 年第12 期)
文/ 李 輝
深秋,收獲的玉米堆滿院。我從火車上,看到院子里冷冷的燈,和凍得冷冷的你。你要在這夜,把散堆的玉米剝了葉,碼放成垛。
我吃著你煮的嫩玉米,說不早了,奶奶,明天再忙,早點晚安吧。
你也懵懂,什么叫晚安。你笑我,在城里學(xué)的新詞兒,不晚安,晚不安,晚安不,聽著怎么不像話。玉米收拾妥妥的,院里打掃妥妥的,明天準(zhǔn)備妥妥的,才叫晚安。
你是智者,奶奶。你的解釋妥妥的,我沒有理由和邏輯反駁。
玉米那么多,每一個秋天都那么多,這樣的夜晚,這樣的很多個夜晚,我就沒法跟你說晚安。
(摘自《知識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