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雞的多種疾病當中,呼吸道疾病是一類危害較為嚴重的常發(fā)病和高發(fā)病,發(fā)病原因極其復雜,病原種類多種多樣,一旦防控不到位,將會對雞的正常生長構成嚴重危害,甚至會導致養(yǎng)殖失敗,使得養(yǎng)殖戶面臨較為嚴重的經濟損失。本次研究探討了規(guī)?;u場常見雞呼吸道疾病的診斷,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希望在控制疾病的傳播流行、確保養(yǎng)殖安全方面有一定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規(guī)模化雞場;雞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
雞養(yǎng)殖場呼吸道疾病種類多種多樣,在開展疾病診斷過程中,如果缺乏科學有效的識別,會導致最終的治療方案缺乏針對性,往往不能夠在短時間內有效控制呼吸道疾病的傳播蔓延,甚至會導致傳染性疾病的大范圍傳播,所以在雞呼吸道疾病防控過程中,應該從流行病學角度入手,明確常見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生流行特點和診斷方法,做到早發(fā)現早處理,減少傳染性疾病對雞群生長發(fā)育造成的不良影響,確保養(yǎng)殖安全。
1 規(guī)模化養(yǎng)雞場常見呼吸道疾病的診斷
1.1 雞傳染性鼻炎
第一,流行病學。
雞傳染性鼻炎是由副雞嗜血桿菌引起的雞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副雞嗜血桿菌是革蘭氏陰性菌,其形態(tài)為短小、細長的桿菌,具有莢膜,能抵抗宿主免疫系統(tǒng),在宿主體內,副雞嗜血桿菌通常存在于呼吸道和生殖道。各種年齡的雞均易感,老齡雞感染較為嚴重,4周齡~3年的雞易感,但個體差異性較大,人工感染4~8周齡小雞有90%出現典型癥狀,13周齡及更大的雞則100%感染。病雞和隱性帶菌雞是傳染源,其中慢性病雞和隱性帶菌雞是雞群中發(fā)生本病的重要原因,細菌主要通過飛沫和塵埃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污染的飼料和飲水經消化道傳播。雞群擁擠、不同年齡的雞混群飼養(yǎng)、通風不良、雞舍內悶熱、氨氣濃度大、雞舍寒冷潮濕、缺乏維生素A、受寄生蟲侵襲等都能促使雞群嚴重發(fā)病,多發(fā)于冬秋兩季,可能與氣候和飼養(yǎng)管理條件有關。
第二,臨床癥狀與病理變化。
雞傳染性鼻炎潛伏期一般為1~3 d,有時可延長至5 d,初期表現為流鼻涕噴嚏,鼻涕為漿液性,后期變濃,呼吸困難,有時可見咳嗽,眼結膜炎癥,眼分泌物增多。眼周及面部水腫,多為一側,個別為雙側,嚴重時眼瞼腫脹,導致眼封閉,少數肉髯腫脹。除了出現上述癥狀之外,大多數患病雞還會表現為食欲減少或廢絕,拉黃綠色或黃白色稀糞,個別出現呼吸困難及氣管啰音。發(fā)病期間精神沉郁,產蛋率明顯下降,個別病例出現跛行。解剖之后可以觀察到黏膜發(fā)生急性卡他性炎癥,充血、腫脹,腔內有大量黏液或干酪樣物。面部皮下組織水腫,有膠凍樣液體,病程長者有干酪樣物蓄積,有時可見氣管炎和肺炎,肝臟、脾臟、腎臟可能出現炎癥。
1.2 雞慢性呼吸道疾病
第一,流行病學。
雞慢性呼吸道疾病通常認為是由病毒支原體感染引發(fā),該種病原體是一種細小球桿狀微生物,通過感染雞的上呼吸道和肺臟,引發(fā)慢性呼吸道疾病。雞、火雞等家禽最易感染,尤其是幼齡雞和產蛋雞,病原體可以通過帶毒種蛋傳播,或者隨飛沫、塵埃等在雞舍內傳播,也可以通過污染的飼料、飲水、工具等傳播[1]。目前該種疾病全年均可發(fā)生,但春秋季節(jié)較為多見。雞舍通風不良、空氣質量差、溫度和濕度不適宜、飼養(yǎng)密度過大、飼料營養(yǎng)不均衡、應激、疫苗反應、免疫抑制等,都容易促使或加重該種疾病的發(fā)生流行。
第二,臨床癥狀與病理變化。
發(fā)病之后呼吸道癥狀最為常見,大多數患病表現為干咳或濕咳,尤其是在夜間或清晨較為明顯,雞群中常有呼嚕聲,特別是在運動后或受到驚嚇時,頻繁噴嚏,從鼻腔中流出漿液性或黏液性鼻液,有時帶有血絲。病雞有時會張口呼吸,試圖緩解呼吸困難,發(fā)病期間食欲下降,體重減輕。除了存在上述癥狀之外,患病雞還會表現為生長發(fā)育遲緩,眼睛周圍會有分泌物,有時會導致眼瞼粘連。病死雞解剖后可以觀察到鼻腔和喉部黏膜腫脹、充血,有時可見潰瘍,喉頭腫脹,可能有黏液或膿性分泌物。氣管和支氣管黏膜腫脹、充血,有時伴有潰瘍,氣管和支氣管內有黏液或膿性分泌物,可能導致支氣管堵塞。肺臟表面可見大小不一的斑點或斑片狀病變,肺實質硬化,有時伴有氣囊炎。
1.3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
第一,流行病學。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種由傳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該種病毒在雞的法氏囊(即胸腺)細胞中繁殖,對環(huán)境條件有較強的抵抗力,能在雞舍中長期存活。56 ℃加熱5 h、60 ℃加熱0.5 h或70 ℃加熱可迅速滅活病毒。病毒對酸敏感,pH值低于2.0時難以存活。傳染性法氏囊病毒主要感染雞,特別是2~16周齡的幼雞,3~6周齡最為易感,病雞和隱性感染雞是主要的傳染源,病毒可通過糞便、呼吸道分泌物、灰塵等途徑傳播。主要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眼結膜等途徑傳播,也可通過污染的飼料、飲水、墊料等間接傳播。在養(yǎng)殖場中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無明顯的季節(jié)性,全年均可發(fā)生,死亡率在30%~60%之間,在一些情況下,死亡率可高達100%。
第二,臨床癥狀與病理變化。
發(fā)病后急性期患病雞表現為突然發(fā)病,病雞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廢絕,羽毛蓬亂,翅膀下垂,常呆立不動,脫水,眼球下陷,皮膚干癟,部分雞只出現啄肛行為,隨后出現腹瀉排出白色或黃白色稀糞,肛門周圍羽毛被糞便污染,畏寒,震顫,常聚集在一起,體溫低于正常。慢性癥狀主要表現為生長不良,體重減輕,長期腹瀉,糞便稀薄,部分雞只可能出現呼吸道癥狀,癥狀出現后2~3 d為死亡高峰[2]。病理學解剖可以觀察到法氏囊腫脹,漿膜面覆蓋黃色凍膠物,黏膜瓣混濁,有出血塊或干酪樣物,腎腫大,尿酸鹽沉積。胸、腿肌條紋狀或刷狀出血,眼虹膜出血,腺胃與肌胃結合部出血。肝輕度腫大,黃染伴隨包涵體肝炎,胸肌顏色發(fā)暗,股部肌肉有出血點或條紋狀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處有出血斑或分散在出血點。
2 防治措施
2.1 治療方案
在進行雞呼吸道疾病臨床治療過程中要對病情做出有效識別,然后在此基礎上選擇相對應的藥物進行診斷,才能夠提高治療成效。針對傳染性鼻炎以及支原體感染引發(f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可以選擇使用硫氰酸紅霉素可溶粉劑進行針對性的治療處理,將其添加到飲用水當中,每升飲水添加2.5 g,每天飲水一次,連續(xù)飲水5 d為一個療程。對于傳染性法氏囊等病毒感染引發(fā)的呼吸道疾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首先將患病雞做出進一步的分類,沒有治療價值的雞群應該立即進行無害化處理。發(fā)病初期階段或者有治療價值的雞群主要采用抗病毒治療手段為主,可以在上述抗生素應用的基礎上,在飲用水中額外添加黃芪多糖和維生素C可溶粉劑,每升飲用水添加量分別控制在200 mg和500 mg。同時為了達到清熱解毒的功效,也可以選擇使用板藍根當歸散進行飼料投喂,每公斤飼料按照每只雞投喂20 g,添加到飼料當中,連續(xù)使用7 d,每天使用1次。在采用上述措施進行針對性治療的同時,還可以搭配使用其他中成藥進行輔助治療。緩解呼吸道癥狀推薦使用定喘散和清瘟敗毒散聯合用藥,按照每只雞每天分別口服3 g進行投喂,連續(xù)使用一周,每天一次。一般按照上述措施進行針對性的治療之后,呼吸道癥狀能夠得到很好的緩解,但要注意臨床康復雞群最好隔離養(yǎng)殖,快速育肥淘汰,防范攜帶病原繼續(xù)傳播病毒。
2.2 預防對策
規(guī)模化雞場呼吸道疾病的預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在養(yǎng)殖管理過程中,應該從優(yōu)化養(yǎng)殖管理入手合理降低雞舍內飼養(yǎng)密度,確保每只雞有足夠的活動空間,減少雞群之間的接觸,降低疾病傳播的風險,通常雛雞階段每平方米養(yǎng)殖數量控制在20~50只,成雞階段每平方米養(yǎng)殖數量控制在10~15只,確保飼料的營養(yǎng)成分平衡,增強雞群的抵抗力,預防呼吸道疾病。保持雞舍內適宜的溫濕度(溫度在18 ℃~24 ℃,濕度在50%~70%),避免極端溫度和濕度的變化,妥善進行通風換氣,尤其是冬春季節(jié),選擇在上午的11點到下午的2點之前進行通風換氣,及時排除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防止空氣質量惡化[3]。使用高效的消毒劑定期對雞舍、設備、器具等進行全面消毒,特別是雞舍內的糞便和墊料要及時清理,雞舍消毒一般選擇使用2%的甲酚皂或者2%戊二醛溶液,設施設備消毒可以使用0.1%的高錳酸鉀或者2%的過氧化氫。根據雞場的實際情況和疾病流行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接種計劃,對于雞傳染性鼻炎一般選擇使用滅活疫苗開展免疫接種,42日齡以上和以上的雞群分別使用0.25 mL和0.5 mL,必要時應該在110日齡進行第2次免疫接種,肌肉注射。對于慢性呼吸道疾病,推薦使用雞毒支原體滅活疫苗開展免疫接種,40日齡以上和以上的雞分別使用0.25 mL和0.5 mL,肌肉注射。開展傳染性法氏囊病免疫接種過程中推薦使用活疫苗進行飲水免疫接種,該種疫苗主要用于14~28日齡的雛雞免疫,在免疫接種過程中需要停水2~4 h,然后用生理鹽水或者冷開水將疫苗稀釋處理之后進行飲水,確保每只雞每次免疫接種過程中,飲水量能夠控制在5~10 mL。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規(guī)?;u場來講,在開展養(yǎng)殖管理過程中應該將關注重點放在呼吸道疾病等傳染性疾病的科學診斷和有效防范方面,結合常見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生流行動態(tài),要不斷完善養(yǎng)殖場的免疫接種方案和環(huán)境調控方案,通過增強雞群身體抵抗能力以及加強環(huán)境消毒,營造一個不利于病原傳播流行的渠道,增強雞群抗病能力,從而大大降低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生流行率,確保養(yǎng)殖安全,為推動規(guī)?;B(yǎng)殖業(yè)的現代化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p>
參考文獻:
[1] 張生友.肉雞消化道疾病的診斷和防治措施[J].吉林畜牧獸醫(yī),2023,44(10):80-81.
[2] 覃許溶,郭歆.雞常見疾病的病理剖析診斷及誘發(fā)因素[J].吉林畜牧獸醫(yī),2024,45(5):91-93.
[3] 白玉吉,王彬.規(guī)?;u場呼吸道疾病的預防與治療分析[J].吉林畜牧獸醫(yī),2023,44(8):81-82.
收稿日期:2025-01-14
作者簡介:郭建輝(1971—),男,畜牧獸醫(yī)師。研究方向:官方獸醫(yī)、禽類屠宰檢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