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說卦》中說“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母”。“天”與“地”就是人類之父母,天下為一家。正如《論語·顏淵》所言:“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p>
中國,從古至今,向來注重以家庭為單位,將個人融入家庭中,個體與家庭、社會及國家命運是一致的。在中華文化中,家庭是“生生不息”的載體,宇宙秩序與社會生活都圍繞“家庭”展開。
許多耳熟能詳?shù)奈膶W作品中,家庭主題的描寫非常豐富,涵蓋了不同的文學類型和風格。
曹雪芹的《紅樓夢》,描繪了賈、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的興衰歷程;巴金的《家》,“家在一個夏天里,沒有挑桿的太陽傘,像一朵盛開的野花,無邊地香”,一個“家”字,寫了一本書;曹禺的《雷雨》,一部話劇,兩個家庭,八個人物,三十年的恩怨,所有的矛盾都在雷雨之夜爆發(fā);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娜拉最終摔門出走,離開家庭,有關(guān)娜拉的命運,100多年來有各種“續(xù)章”或探討……
家庭,曾經(jīng)那如醇厚老酒般濃郁的氛圍,如今在新生代中卻如晨霧漸散,日益淡薄。因此本期視點,我們選擇以“家庭”為主題,不光探討文學作品中的家庭,也有從古至今的家庭變遷,還有中西方不同的家庭觀……
家庭,宛如一面鏡子,折射出社會變革的光芒與陰影,值得我們沉下心來,深入思考,審慎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