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派出所民警在進行上門走訪、救助、調解、傳喚、取證、抓捕、送達法律文書等警務工作時,有時會遇到敲門不開、閉門不理甚至關門阻礙、挑釁等情形,此時,民警應該如何應對處置?
一、非緊急警務時的應對處置
警務活動中的走訪、傳喚、調解以及普通警情處置、送達法律文書等行為,一般都屬于非緊急狀態(tài)下的普通行為。在遇到敲門不開、閉門不理、見不上人的情形時,可以通過暫緩處置、事后再來、登門尋找、提前通知等辦法解決。對于拒不配合、拒不到場的人員,不需要也不允許采取暴力、強制措施。
(一)入戶走訪時遇到敲門不開的應對
入戶走訪是社區(qū)民警的一項常態(tài)化工作。“老”社區(qū)民警因為經歷過見不上人的“難”,一般都會在走訪前電話聯(lián)系戶主或當事人,或由社區(qū)、小區(qū)相關人員提前通知。在到達該戶門前時,他們都能禮貌敲門,說明來意,展現(xiàn)文明、規(guī)范的精神風貌。一般人員在看到身著警服、出示證件或者有熟人陪同的警察時,基本上都會開門相迎。對于極個別、極少數(shù)在說明來意后仍不開門的,應進行思想工作,爭取理解、支持,同時可以將此情況報告所內,或者在研判分析后,用等候的方法上門見人。也可將寫有來意、標注聯(lián)系方式的“明白紙”塞入其門縫。由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只規(guī)定阻礙執(zhí)行職務為違法行為,而對于拒絕配合執(zhí)行職務的行為沒有規(guī)定。根據(jù)“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為錯”的原則,諸如面對社區(qū)民警查驗居民身份證時,拒絕出示而跑入屋內關閉房門不予理睬的行為,不能以阻礙執(zhí)行職務進行處罰。
(二)警情處置時遇到敲門不開的應對
對于一般的求助、糾紛、案件、投訴類警情,在處置民警告知其必須配合,否則可能會給自己帶來不利時,一般人員都會開門配合。對于一時不聽勸說、不予配合的當事人,可以先聯(lián)系居委會或者街道工作人員或其家屬,再爭取盡快打開面對面溝通的大門。
(三)送達文書時遇到敲門不開的應對
從規(guī)范作為的角度來看,各類法律文書應由本人簽收為最佳。但是在遭遇到本人拒絕時,民警可以按照“送達法律文書應當首先采取直接送達方式,交給受送達人本人;受送達人不在的,可以交付其成年家屬、所在單位的負責人員或者其居住地居(村)民委員會代收。受送達人本人或者代收人拒絕接收或者拒絕簽名和捺指印的,送達人可以邀請其鄰居或者其他見證人到場,說明情況,也可以對拒收情況進行錄音錄像,把文書留在受送達人處,在附卷的法律文書上注明拒絕的事由、送達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捺指印,即視為送達。無法直接送達的,委托其他公安機關代為送達,或者郵寄送達。經受送達人同意,可以采用傳真、互聯(lián)網(wǎng)通訊工具等能夠確認其收悉的方式送達。經采取上述送達方式仍無法送達的,可以公告送達”等方式送達法律文書,而沒有必要過多關注其是否開門、是否配合。
(四)進行調解時遇到敲門不開的應對
對于不予開門不能參與調解的當事人,可以通過告知、勸說其親友等方式,讓其間接相告“逃避解決不了問題”。這樣把話說在桌面上,更利于問題的解決。
二、緊急警務時的應對處置
(一)實施強制措施時遇到敲門不開的應對
1.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時遇到敲門不開的應對。
行政強制措施,是指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為制止違法行為、防止證據(jù)損毀、避免危害發(fā)生、控制危險擴大等,依法對公民的人身自由實施暫時性限制,或者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財物實施暫時性控制的行為。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十六條:“行政機關履行行政管理職責,依照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實施行政強制措施?!?/p>
在對物品、設施、場所采取扣押、扣留、查封、先行登記保存、抽樣取證、封存文件資料等強制措施,或對違法嫌疑人采取保護性約束措施、繼續(xù)盤問、強制傳喚、強制檢測、拘留審查、限制活動范圍等行動中,如遇到當事人閉門阻攔,可以在聲明告知后采用開鎖破門的方式。當然,在具體實施前,應進行評估。對于能夠通過勸說、教育而打開房門的,可以不采用強制手段。
2、實施刑事強制措施時遇到敲門不開的應對。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guī)定》等有關規(guī)定,在執(zhí)行強制措施以及實施搜查、檢查等行為時,面對敲門不開的情況,而態(tài)勢又很緊急,可以開鎖破門。
(二)處置緊急警情時遇到敲門不開的應對
在遇到報稱“屋內有人自殺、殺人、關門跳樓以及屋內居住者可能因中毒等原因發(fā)生生命危險”的警情時,面對叫門不開的緊急情形,應在簡單評估的基礎上,快速實施開鎖破門。也可結合實際情況與消防救援人員聯(lián)動,更加專業(yè)性地破門救助。
總之,在遇到敲門不開等阻礙情形時,派出所民警應當嚴格依照法律規(guī)定處置,不得超越權限,濫用權力。
(作者系山東省濰坊市公安局寒亭分局寒亭派出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