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紅霉素片屬于第二代半合成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其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與細菌核糖體的50s亞基結合,阻礙細菌蛋白質合成發(fā)揮抗菌作用。它適用于化膿性鏈球菌引起的咽炎及扁桃體炎,敏感菌所致的鼻竇炎、中耳炎、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肺炎支原體或肺炎衣原體所致的肺炎;沙眼衣原體引起的尿道炎和宮頸炎;敏感細菌引起的皮膚軟組織感染。但不同患者病情進展、體質、年齡等有著較大的不同,是否適用羅紅霉素、本身有無禁忌還不確定,可能造成一些不可測問題。故而需要我們在服用藥物時提前了解一些服用禁忌,主要是:(1)存在過敏反應者禁用。一些患者在服用羅紅霉素后,可能會有血管神經性水腫、蕁麻疹、紅斑、皮膚瘙癢等,嚴重時還有胸悶、呼吸困難、過敏性休克等反應,這種情況應該停止用藥,并及時就醫(yī)處理。(2)孕婦、哺乳期婦女慎用。雖然在羅紅霉素藥物說明中沒有明確注明會對胎兒發(fā)育、嬰兒成長造成影響,但是也沒有相關研究數據證明100%不會產生影響,因此在懷孕、哺乳期應盡量不用這種藥物;若必須用,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并注意后期觀測,避免發(fā)生意外。(3)肝功能障礙、肝功能不全群體慎用。因羅紅霉素主要經肝臟代謝、排泄,若患者肝功能不全,會造成藥物一直在體內蓄積,引發(fā)黃疸、轉氨酶升高等。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如果明確需要使用羅紅霉素治療,可在醫(yī)生指導下適當減少藥量。(4)肌無力患者避免使用?;加兄匕Y肌無力的患者用羅紅霉素可能加重肌無力癥狀,應盡量少用或者不用此類藥物。
目前臨床常用的羅紅霉素包括羅紅霉素分散片(150mg、75mg、50mg)、羅紅霉素膠囊(0.15g、0.05g)、羅紅霉素軟膠囊(0.15g)、羅紅霉素緩釋膠囊(0.15g)、羅紅霉素緩釋片(0.3g)、羅紅霉素片(75mg、150mg)、羅紅霉素干混懸劑(50mg)、羅紅霉素顆粒(50mg)這幾種類型。不同劑型在功能上基本一致,但在服用方式和適用人群上略有不同。例如,羅紅霉素片和膠囊服用方便,適合大多數患者;顆粒和干混懸劑則更適合兒童、老年人以及吞咽困難的患者,因為它們可以用水沖服或溶解后服用,便于服用和吸收;分散片可直接吞服或放入適量溫開水中待分散均勻后再口服,其溶解速度較快,吸收也較快。通常,成人一次150mg,早晚各一次;或者一次300mg,一日服用1次即可。一般5~12天即可痊愈,若超過一個療程仍沒有痊愈,就需要到醫(yī)院檢查身體是否有其他問題。兒童用藥應結合其體重而定,每次2.5~5mg/kg,早晚各1次。輕度腎功能不全者不需作劑量調整,嚴重腎功能不全者給藥時間延長一倍,即一次給藥150mg,一日1次。可能有一些人會問:“那老年人身體衰弱,是不是也應該減量服用?”這種說法有待商榷,因腎功能受損雖然與年齡有關,但也不是完全由年齡決定的,一般不需要減少劑量。
研究發(fā)現,羅紅霉素與牛奶同服可增加藥物的吸收。這主要是因為羅紅霉素有較好的脂溶性,能夠溶解在牛奶中,從而更好地被胃腸道吸收。如果沒有飲用牛奶的習慣,通常建議空腹服用羅紅霉素,即餐前15分鐘或餐后3小時服用,因為進餐后服用會減少藥物的吸收。
羅紅霉素的主要不良反應為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但發(fā)生率明顯低于紅霉素。偶見皮疹、皮膚瘙癢、頭昏、頭痛、肝功能異常(ALT及AST升高)、外周血細胞下降等。絕大部分情況下,羅紅霉素不會造成肝損傷,但為了保證用藥安全性,建議用藥期間定期隨訪肝功能。日常也可以通過觀察自身表現,初步判斷肝臟是否受到影響。比如,觀察皮膚顏色。當肝功能出現異常時,無法正常代謝膽紅素,導致皮膚和黏膜出現黃染,因此,若有皮膚瘙癢、發(fā)黃以及尿黃、眼黃的情況,需要及時就醫(yī)。其次,觀察癥狀,確定飯量、食欲是否正常,有無厭油膩、嘔吐、惡心等情況。如發(fā)生不良反應,需要及時就醫(yī)。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患者在服用羅紅霉素后可能會有頭暈問題,因此服藥后盡量不要馬上開車、騎車、游泳、打球等,否則可能威脅我們的安全。
還要關注一種情況——藥物的相互作用。同時服用羅紅霉素與其他相關藥物,可能出現異常反應。如,與雙氫麥角堿聯用,可能造成患者感覺異常、末梢血管痙攣,出現肢體發(fā)冷、臉色蒼白、身體疼痛等癥狀,嚴禁同時服用;與胺碘酮、奎尼丁等聯用,有一定概率增加心律失常如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的風險,特別是在有低鎂血癥、低鉀血癥、心臟疾病等存在時,應盡量少用羅紅霉素。
日常生活中,不乏一些人缺乏安全用藥意識,在用藥時因不正規(guī)、不規(guī)范用藥而引發(fā)用藥安全問題。比如經常能看到一些新聞,患者明顯已經看到藥物過期了,但因不愿意花錢再購置新藥而用了過期藥,用藥后出現異常反應也是一拖再拖,最后造成腎功能衰竭。其實這種情況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一方面,需要患者主動了解安全用藥知識,比如在用藥前,通過閱讀藥物說明書、咨詢醫(yī)生或藥師等途徑,了解所用藥物的詳細信息。另一方面,需要醫(yī)院能積極地承擔用藥安全教育工作,比如普及羅紅霉素的安全用藥方式、流程、藥量、不良反應處理方式等,不斷強調安全用藥的重要性;或者是定期組織相關安全用藥活動,鼓勵用藥群體或者是普通人積極參與,在社會層面引起關注,讓更多的人學會安全用藥。
在此強調,羅紅霉素是處方藥,這就決定了必須由醫(yī)生結合病情進展、患者整體情況開具處方來治療,若我們圖方便、圖省事、圖省錢,自行用藥,可能造成不合理用藥,引發(fā)用藥風險,貽誤病情,產生耐藥,并引發(fā)各種不良反應,故而要求遵循醫(yī)生處方按時、按量服藥,即便感覺自己病情已經有所好轉,也需要在醫(yī)生同意的情況下減量或者暫停用藥,避免病情反復。日常注意密封、干燥保存,并在正式服用前檢查有無過期、外觀有無破損、有無霉變等,若出現這些問題,就不能再服用了,應重新購置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