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寶奇兵》第四部《印第安納·瓊斯和水晶頭骨王國》中,由哈里森·福特扮演的集考古學家和探險家于一身的英雄印第安納·瓊斯一路從夏里布德輾轉到了西拉(儒勒·凡爾納小說中的地名)。他剛剛從潛入美國的蘇聯特遣隊的魔爪中驚險逃出,卻又要面臨更大的兇險。這座20世紀50年代典型的美國小城里,一切看上去都如田園牧歌般寧靜美好,但背后有一個隱患:這其實是一座人造城市,所有居民都是木偶,并且它即將遭受一次核試驗引發(fā)的氣流及大火的洗劫。印第安納·瓊斯最終得以脫身是因為他躲在一個很重的雙層冰箱里。觀眾看到這里不買賬了:“這叫啥玩意兒啊,斯皮爾伯格就是把我們當猴耍,拍完《圣戰(zhàn)奇兵》就應該金盆洗手了?!币驗樗麄兒V信,就算是躲在冰箱里,也沒有人能躲過核爆炸的侵襲。
嘿,可別這么輕易就下結論??矗瑲v史和“不正經的科學”正手拉著手朝你走來。讓我們先回顧一下歷史。電影里那座人造城市還真的存在過:它建造于內華達州,美國曾經在那里引爆過數百枚原子彈,因此,這座城市被戲稱為“幸存之城”。1955年5月5日進行的核爆炸損毀了大部分城區(qū),在此次爆炸期間,人們還進行了很多令人震驚的實驗。當然,他們并沒有把一個人藏在某個家用電器里,但是他們卻完成了“32.5計劃”,從某些方面來說,這個計劃驗證了電影中那一場景的可行性。
根據1956年公布的一份15頁的報告,“32.5計劃”旨在測試速凍食品在遭受核爆炸后受污染的情況。因為有很多食品企業(yè)的友情贊助,這個實驗的發(fā)起者收到了好幾十箱速凍食品:雞肉圓餡餅、鱈魚排、薯條、濃縮橙汁、豌豆,以及草莓。這些冷凍食品有一部分被埋在了兩個不太深的戰(zhàn)壕里,分別距離威力為29千噸TNT當量(相當于在廣島爆炸的原子彈威力的兩倍)的原子彈爆炸點387米和838米。另一部分則被放在“幸存之城”某間房子的冰柜里冷凍,距離爆炸點1.4公里。
爆炸過后兩天半,人們才把離爆炸點最近的食品挖了出來。鱈魚排受到的核污染最嚴重,其次是豌豆。草莓一點事都沒有。但報告中特別指出:“除非有緊急情況,如果條件允許,最好在前兩個星期不要食用這些食物?!?/p>
從化驗結果也可以看出,食品的營養(yǎng)成分沒有減少,除了凍薯條里的維生素B9含量降低了一些。志愿者團隊還證實,從口味、結構及外觀等方面來看,這些食品和同類食品幾乎沒有差別。
而那些被封存在冰柜里的食品沒有任何被核污染的跡象。不得不承認,如果我們把雞肉圓餡餅換成印第安納·瓊斯這個土生土長的美國男人,只要他蹲在冰箱里,那副老骨架就不會被核爆炸炸散。
(張侑欣摘自中國致公出版社《一本不正經的科學》一書,小黑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