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0日4時27分,神舟十九號飛船搭載蔡旭哲、宋令東、王浩澤3名航天員,帶著中國人的航天強國夢順利升空!兩年前,蔡旭哲執(zhí)行過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此次作為指令長,他帶領兩名“90后”再一次征戰(zhàn)太空。從農(nóng)家娃到航天英雄,蔡旭哲說:“因為祖國和人民的托舉,以及妻子的支持,我才能再圓飛天夢。”
逐夢“飛天”,妻子為他放棄了事業(yè)
蔡旭哲今年48歲,出生于河北衡水深州市農(nóng)村,父母都是農(nóng)民。3歲多的時候,他老黨員的爺爺送給他一箱關于八路軍的小人書,給他講抗戰(zhàn)故事,讓蔡旭哲對參軍有了向往。
蔡旭哲的三叔是軍人,每次看到三叔穿著帥氣的軍裝回家,小旭哲都特別眼饞,會偷偷戴上三叔的軍帽有模有樣地敬禮。不僅如此,蔡旭哲還是個飛機迷。偶爾有一架飛機從村子的上空飛過,他都會癡癡地仰望許久。
蔡旭哲從小學習優(yōu)異,后來考入了縣重點中學。上中學后,他省吃儉用存下錢來,給自己訂了一份《中國空軍》雜志,津津有味地學習航空航天知識,欣賞飛行員駕駛戰(zhàn)機翱翔天空的風采。當時,同學們追捧的是“四大天王”等港臺明星,蔡旭哲的偶像則是抗美援朝一等功臣、時任空軍司令員王海。
后來他漸漸有了清晰的夢想:既然想當兵,又幻想著開飛機,那就報考空軍飛行員吧!讀高中后,蔡旭哲特別關注空軍招飛的信息和條件,刻苦學習之余,還默默鍛煉身體,保護視力,為圓“飛天”夢做著準備。苦心人,天不負。19歲時,蔡旭哲如愿考入空軍長春飛行學院。離家時,爺爺拍著他的肩膀說:“旭哲,你可是咱村第一個軍校生啊,一定要為國、為家鄉(xiāng)爭光!”
空軍學員一般要經(jīng)歷一年半的預校學習,接著在飛行學院進行兩年多的飛行技術訓練。單單這兩個階段下來,就會有一半以上學員被淘汰,最終只有20%的學員能成為飛行員。但蔡旭哲的表現(xiàn)一直十分優(yōu)秀。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完成了所有理論和飛行課目考核,還被評為優(yōu)秀學員,并入了黨。畢業(yè)時,為了擁有更多的飛行機會,蔡旭哲主動要求分配到某訓練基地一團——一個當年分配意向中最苦、最缺飛行員的地方。
這個飛行大隊訓練團在山區(qū),條件很艱苦,蔡旭哲每天苦訓之后回到營地,最盼望的是收到一個家鄉(xiāng)女孩的來信。她叫王顏晴,和蔡旭哲是高中同學。后來他考入飛行學院,王顏晴進了家鄉(xiāng)附近的部隊醫(yī)院當護士。兩人一直保持著書信和電話聯(lián)系,后來發(fā)展成了一對異地戀人。
2001年,25歲的蔡旭哲與王顏晴在家鄉(xiāng)舉行了婚禮。妻子坐月子時,蔡旭哲請假陪護,然而他每天只要有空,就會趴在窗臺前自言自語:“今天天氣能見度高啊,適合飛行?!币淳妥诘厣?,鋪開一張大白紙,畫密密麻麻的座艙細節(jié)圖進行研究……見他這樣癡迷飛行,王顏晴干脆辭職成了一名“隨軍家屬”,全力照顧家庭和孩子,讓蔡旭哲安心飛行。
堅韌執(zhí)著,備戰(zhàn)12年終圓太空夢
正是憑著這股癡迷勁兒,蔡旭哲逐漸成長為飛行骨干,安全飛行1520多個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先后榮立三等功和二等功各1次。
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一飛沖天,圓滿完成了我國首次航天載人飛行。蔡旭哲坐在電視機前,被航天員這一職業(yè)深深吸引。他向往飛得更高,飛向浩瀚而神秘的太空,去探索新的未知?!拔矣X得你可以!”妻子簡短有力的鼓勵,給了蔡旭哲信心。
蔡旭哲報名參加我國第二批航天員選拔時,王顏晴和他一起,反復解讀第一批航天員選拔訓練的視頻。有護理經(jīng)驗的她,還當起了蔡旭哲的“保健師”,不讓丈夫熬夜,每天做最健康的飯菜給他吃;航天員要有很好的肺活量,于是整個夏天,王顏晴和孩子都陪著蔡旭哲游泳……在王顏晴的全力支持下,蔡旭哲順利闖過了選拔的一道道關卡。
雖然通過了航天員考核,但受“飛天”任務次數(shù)的限制,蔡旭哲一直沒有機會征戰(zhàn)太空。甚至一連幾年,他都沒有被調(diào)去航天員大隊集訓,而是繼續(xù)留在原單位任飛行教官。
此前一有好消息,蔡旭哲都會給爺爺報喜:“我入黨了”、“我開上戰(zhàn)斗機了”、“我入選航天員了”……爺爺總是激動地說:“好!好!你干的可是國家的事業(yè)!”但成為航天員后,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樣,頻繁地給爺爺報告好消息了。每次蔡旭哲回老家,爺爺總是欲言又止。他知道老人期待一個答案,但自己無法回答。
直到2010年5月,蔡旭哲終于和其他6名戰(zhàn)友,一起走進了夢寐以求的解放軍航天員大隊,正式成為我國第二批航天員!從飛行員到航天員,要經(jīng)歷脫胎換骨般的淬煉。每個課目挑戰(zhàn)的都是生理和心理的極限,蔡旭哲沿著100多個訓練課目的“登天臺階”,逐步攀登而上。
第一次坐轉(zhuǎn)椅練習時,他腹內(nèi)翻江倒海,久久不能恢復??己私Y果是二級。雖然成績及格了,但蔡旭哲堅持要做就要做到優(yōu)秀?;丶液螅蜕熘庇腋觳?,將腦袋貼在右肩上,用左手摸著右耳,原地打轉(zhuǎn)著練習……漸漸地,他克服了轉(zhuǎn)椅訓練帶來的強烈不適感,考核結果也達到了一級水平。
2018年,在巴丹吉林沙漠參加48小時生存訓練的經(jīng)歷,也令蔡旭哲印象深刻。正值夏天,當他所在的乘組進入沙漠時,最高氣溫達到50攝氏度。接著,沙漠里刮起八級大風,他們遭遇了沙塵暴……等風暴過后,蔡旭哲一行才開始負重在沙漠中徒步行走,一走就是好幾個小時。
除了體能訓練,蔡旭哲還要鉆進模擬航天器艙,一遍遍認真地操作上面密密麻麻的按鈕……“航天員的工作中不能有半點馬虎,必須達到 100%的標準。哪怕是模擬操作,也要格外嚴謹。”蔡旭哲說,他為了首次航天任務,足足“備戰(zhàn)”12 年。
2019年底,蔡旭哲入選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的消息傳來,父母和妻子喜極而泣。但他最敬愛的爺爺奶奶此前已相繼去世,再也聽不到這個好消息了。
兩進天宮,成為“神十九”指令長
為了完成好中國空間站的建造工作,蔡旭哲所在的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任務非常繁重。因為空間站要首次實現(xiàn)對“三艙組合體”的在軌運行管理,蔡旭哲深知每一個操作、每一個細節(jié),都關系著任務的成敗,地面訓練必須分秒不差,毫厘不失。
他反復背記任務流程、操作手冊,一遍遍推演,一遍遍練習。每次大型試驗、大項操作,他都精益求精,追求極致。拿交會對接來說,為了完美對接,獲得滿分成績,蔡旭哲經(jīng)常一個人在公寓里對著桌面模擬器訓練到半夜……雖然離家里很近,但他經(jīng)常很久才回去一次。
王顏晴知道,航天員需要良好的身心素質(zhì)。每次丈夫回家,她都監(jiān)督他按時睡覺,還特意學了中醫(yī)推拿,給他按摩放松。蔡旭哲情緒不佳時,王顏晴就變著法兒幫他轉(zhuǎn)移注意力,哄他開心。
2022年6月,妻子為即將前往太空“出差”的蔡旭哲準備了兩幅國畫。一幅畫的是海面上漂浮著一艘小船,寓意“一帆風順”;另一幅畫的是兩只燕子飛翔在桃花叢中,寓意比翼雙飛。王顏晴對丈夫說:“其中一只燕子代表我,將陪伴你一同飛向太空……”
6月5日,蔡旭哲作為“神十四”航天員,首次夢圓太空。為了這一天,他等了12年,準備了12年。在軌183天,“神十四”乘組也開創(chuàng)中國載人航天史上多個“第一”:首次實現(xiàn)兩個20噸級航天器在軌交會對接,首次進入問天艙“太空會師”,首次進行在軌輪換……
其間,隨著核心艙與問天、夢天艙接裝完成,三艙外搭起了一座“天橋”,也讓蔡旭哲實現(xiàn)了航天員首次跨艙段艙外行走。那一刻,他的聲音從茫茫宇宙?zhèn)骰乇本耙粯蝻w架南北,天塹變通途?!?/p>
2022年12月4日20時09分,蔡旭哲、陳冬、劉洋三位航天員搭載神舟十四返回艙,成功降落在東風著落場。蔡旭哲曾說,航天員只有兩種狀態(tài),飛行和準備飛行。但他沒想到的是,22個月后,自己又將搭乘神舟十九號重返太空,并刷新我國航天員重返太空用時最短紀錄。
這一次,被任命為“神十九”乘組指令長的蔡旭哲,帶領兩位“90后”航天員一起執(zhí)行任務。按計劃,他們將完成多次艙外活動,為中國空間站外部重要點位加裝防護板,操作十幾個機柜近百個實驗項目……
為了圓滿完成任務,乘組在地面進行了大量的針對性訓練。蔡旭哲將所有飛天經(jīng)驗,傾囊相授兩名年輕隊友。“我屬龍,他們兩個屬馬,這兩種屬相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都有很好的寓意。”蔡旭哲說。再次出征天宮的蔡旭哲,必將與兩名小將“龍馬奔騰踏九霄,縱橫天地飛捷報”!
(編輯 余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