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有些部分確實很糟糕,比如無法挽留的失去,比如無法叫停的時間。”
在小說《我人生最開始的好朋友》里,蔡崇達化身鄉(xiāng)村孩子黑狗達,以飽含深情的筆墨,回顧了和親人、朋友相處的點滴。
書的開篇,黑狗達介紹了自己童年時期的第一位朋友——外婆。
外婆得過小兒麻痹癥,走路顫巍巍的,但她特別喜歡和黑狗達玩藏零食的游戲。每次黑狗達到家前,外婆都會支棱起筷子一樣的雙腿,把各類小零食塞進窗戶、大門、屋頂?shù)目p隙里,等黑狗達找來吃。
后來,外婆年紀大了,身體每況愈下,游戲玩得越來越潦草,黑狗達總能輕而易舉地找到屋里藏的零食。
黑狗達五歲那年,外婆永遠地離開了。
接到噩耗的那天,黑狗達一時難以接受。他飛快地從學校沖回外婆家,穿過烏泱泱的人潮,看到了躺在床上一動不動的外婆。他拉起外婆的手,一遍遍叫外婆“起來”,可外婆沒有絲毫動靜。她僵直的手冷冰冰的,一直冷到黑狗達心里。
黑狗達這才意識到,外婆再也不可能醒來,再也不可能陪自己玩游戲了。他無助地垂下頭,坐在外婆家的門檻上,眼淚一顆顆往下砸。
世間的分別,總來得猝不及防,我們還沒來得及和故人好好道別,彼此就已經(jīng)天各一方。
外婆過世后,一只叫小白的鴨子,被黑狗達的阿太帶到了家里。
阿太神秘兮兮地告訴黑狗達,她夢見外婆托生到了小白身上,如果他想外婆了,陪小白說說話,就不覺得孤單了。黑狗達將信將疑,從此以后,便把小白當親人看待,每天喂它小魚和青草吃。小白也會充當黑狗達的保鏢,每次在黑狗達出門時,幫他攆走鄰居家那只見人就啄的火雞。
養(yǎng)小白的時間越久,黑狗達越覺得蹊蹺——小白是公鴨,怎么可能是外婆轉(zhuǎn)世呢?但他很快又想通了:小白是不是外婆又有什么關系,在自己孤單的時候,它一直陪伴在身邊,就已經(jīng)很好了。
就這樣,黑狗達和小白在朝夕相處中建立起深厚的情誼。但再親密無間的感情,也會迎來告別的一天。
一天,小白蜷在窩里,安靜地離開了這個世界。黑狗達把小白葬在海邊。那個晚上,他敞開房門,無數(shù)次幻想著小白能像以前一樣,從門縫里鉆進來。但房門沒有絲毫動靜,黑狗達的心情也一點點地沉入無邊的黑夜。
阿太看出了黑狗達的難過,她決定搬到黑狗達家里。
和阿太一起到來的,還有一只被她視為老朋友的母雞阿花。阿太和阿花的到來,一度給黑狗達帶來很多歡樂。只可惜后來有一天,阿花突然失蹤,阿太遍尋它無果,一個月間也蒼老了不少。
黑狗達看著落寞的阿太,心疼不已。他安慰阿太:“沒事的,阿太,我拿自己賠你一只阿花,好嗎?”
親人之間的愛在這一刻形成閉環(huán),阿太看著黑狗達,欣慰地笑了。
世間的分離縱然讓人感傷,所愛之人的陪伴卻能夠抵御失去的痛苦與寒涼。
在見證小白的離開、阿花的失蹤后,黑狗達曾發(fā)誓再也不養(yǎng)小動物。直到常年在外走船的父親正式宣布回家,黑狗達才慢慢動搖了曾經(jīng)的想法。
父親回家后,開了加油站。黑狗達看過父親工作的場景,只見父親穿著油膩膩的背心、臟兮兮的褲子,每天吆喝拉客,但生意依然十分冷清。
黑狗達一面嫌棄父親的落魄邋遢,一面又擔心他太孤單,便建議父親養(yǎng)只小動物打發(fā)時間。于是,父親陸續(xù)養(yǎng)了貓、兔子、鴿子。
神奇的是,這些小動物不僅治愈了父親的孤獨,也拉近了他們父子間的距離。每天做完作業(yè),黑狗達都會黏著父親,和小動物一起玩。在日復一日的相處中,黑狗達開始理解父親的艱辛。
好景不長,黑狗達的父親不幸中風,身體每況愈下。家里養(yǎng)的小動物,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死去,偌大的小院再也不復往日的歡聲笑語。
黑狗達一度想著,等工作后攢足了錢,就給父親治病??蛇€沒等他湊夠手術費,父親就過世了。
黑狗達悲慟欲絕,他把心里的遺憾和內(nèi)疚化為筆下的文字,把所有和父親相處的片段都記錄下來。
在書里,黑狗達寫下心語:“這些記憶,一遍一遍不斷告訴我,父親和我人生最開始的這些好朋友,一直在愛并陪伴著我。我告訴自己,對得起這些愛和陪伴的唯一方法,便是拼命地為自己的內(nèi)心安家?!?/p>
后來,黑狗達開始提筆記錄下更多親人和朋友的故事。
于他而言,即便故人已經(jīng)不在人世,但用文字搭建起來的回憶巢窠,能讓他們獲得永生。
書里,有一段讀來無比溫暖的話:“這世界有那么多人,這世界有那么多部分,其實都在試圖陪伴著我……現(xiàn)在的我,無論遇到什么事情都會經(jīng)常抬頭看看天空……天空就像一個巨大的懷抱,一直在擁抱著我們。”
生命里的過客熙來攘往,但只要回憶不滅,真情不息,往事便能在時光里歷久彌新,一次次激活我們心底的熱望和暖意。
(萌芽摘自微信公眾號“每晚一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