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8日,敘利亞“沙姆解放組織”等反政府武裝以閃電攻勢占領首都大馬士革,推翻巴沙爾·阿薩德政府。12月10日,以穆罕默德·巴希爾為看守總理的敘利亞過渡政府正式接管權力,期限暫定至今年3月1日。
大國和鄰國密切關注敘利亞局勢,擔心這個具有重要戰(zhàn)略意義、多個外部勢力介入的國家陷入進一步混亂,可能會成為危險的“真空”,對鄰國產生溢出效應。對于俄羅斯來說,過去十年在敘利亞投入巨資建設軍事基地,顯示出其想在此長期駐扎的意圖,這些軍事存在也是其在中東地區(qū)戰(zhàn)略布局的重要一環(huán),事實證明此舉也恢復了俄在中東的影響力。敘利亞政權更迭后,駐敘軍事基地的命運成為俄羅斯關注的焦點,而外界亦密切注視著未來俄羅斯如何運籌中東政策。
毋庸諱言,確保軍事基地的安全成為當前俄在敘利亞的主要關切,而這取決于俄與敘新政府的關系。為此,俄羅斯已經(jīng)與奪取政權的反對派建立聯(lián)系,并從反對派那里獲得了初步的安全保障。12月19日,普京總統(tǒng)在全國連線中明確表示,中東國家正在呼吁俄保留在敘利亞的基地。因此,保留在敘軍事存在將成為俄與敘利亞當局今后談判的焦點。
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塔爾圖斯海軍基地和赫邁米姆空軍基地,是俄在地中海地區(qū)的兩大軍事重地。俄軍于2015年9月應敘政府請求,進入敘利亞協(xié)助打擊極端分子。2017年12月,普京宣布從敘利亞撤軍,但部分俄軍繼續(xù)駐留在這兩個軍事基地。赫邁米姆空軍基地位于拉塔基亞省,距離大馬士革155公里,俄在此部署了大量的戰(zhàn)機和先進的S-400防空系統(tǒng)。塔爾圖斯海軍基地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塔爾圖斯市,距離大馬士革308公里,不僅是俄軍前線戰(zhàn)斗的基礎保障,還是俄進行新武器測試的試驗場。這個基地是俄羅斯在國外唯一一個海軍基地,主要用于維護和修理俄海軍艦艇,基地還儲存有物資和燃料,并部署有現(xiàn)代化的防御系統(tǒng),包括“棱堡”岸基導彈系統(tǒng)等。2017年,俄羅斯和敘利亞簽署了關于在塔爾圖斯基地部署俄海軍物資技術保障中心的協(xié)議,期限為49年,協(xié)議還可以自動延長25年。按照設想,塔爾圖斯港可以同時停靠11艘俄戰(zhàn)艦,包括核動力戰(zhàn)艦。
這兩個軍事基地戰(zhàn)略價值不一般,不僅是“戰(zhàn)爭機器”,俄在此存放有包括大量戰(zhàn)斗機、直升機和運輸機在內的裝備,也是俄通過對敘政府軍事支持來確保自身在中東影響力的杠桿。此外,這兩大軍事基地在俄整個中東和非洲的后勤保障體系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基地的存在也有助于俄在處理與土耳其和以色列的關系中獲得更多的籌碼。
當前,“沙姆解放組織”完全控制了拉塔基亞和塔爾圖斯,但暫時沒有攻擊附近的俄軍事基地。目前,還沒有跡象表明俄軍從上述兩大軍事基地大規(guī)模撤離,但其在敘其他幾個軍事基地的軍事裝備和武裝人員已經(jīng)撤離到上述兩大基地,并于此地重新集結。為了確保軍備的安全,俄今后可能將大量的軍事設備運往其在非洲的幾個基地,其中包括在利比亞、馬里、中非共和國和蘇丹的基地,但是轉移這些軍備需要巨額資金并面臨許多現(xiàn)實困難。因此,留住駐敘兩大軍事基地是俄優(yōu)先選項,俄可能與“沙姆解放組織”達成交易。從另一個角度看,該組織即使能迅速與土耳其、卡塔爾和阿聯(lián)酋正式建立聯(lián)系,但得到俄羅斯這樣的大國承認,仍會給該組織帶來截然不同的國際地位。俄也將重新評估中東地緣政治變化,以及俄與美、歐、土耳其各方的戰(zhàn)略博弈,從而做出新的抉擇。
敘利亞政權更迭導致俄在中東地區(qū)的戰(zhàn)略利益遭到破壞,其中不僅涉及駐敘軍事基地能否繼續(xù)留存的問題,還將影響俄與土耳其、伊朗及阿拉伯世界的關系,而大國在中東的博弈也關系到俄在中東影響力能否持續(xù)。
首先,俄土相互利用爭奪最大的地緣政治利益。十年前,俄土因敘利亞內政問題從競爭走向合作。十年間,由于發(fā)展道路的選擇和面臨的外部壓力相似,俄土兩國領導人惺惺相惜,俄土雙邊關系也迎來了發(fā)展機遇。即使土耳其2015年擊落一架在敘執(zhí)行任務的俄軍戰(zhàn)機,導致俄土關系驟然惡化,但此后兩國關系并未陷入僵局,在土耳其未遂政變中俄對土總統(tǒng)埃爾多安堅定支持,使兩國關系快速改善。
俄土兩國改善關系的基礎是經(jīng)濟具有互補性。俄土在能源和旅游、農產品等領域互補性強,形成了穩(wěn)定的貿易結構。2022年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后,特別是在能源合作領域,俄越來越將土視為向歐洲供應能源的最重要樞紐,目前烏克蘭已終止俄羅斯經(jīng)由本國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過境合同,通過土耳其向歐洲輸送天然氣或將是俄對土最重要的合作訴求。此前,俄土在敘利亞內政與反恐行動中的配合體現(xiàn)了雙方在安全領域的合作伙伴關系。打擊敘境內的“伊斯蘭國”、維護敘國內反對派的力量平衡等行動,表現(xiàn)出俄土之間的密切互動與協(xié)作。
當前,俄土關系的挑戰(zhàn)來自烏克蘭危機和敘利亞政局變動。2022年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后,土耳其支持烏克蘭,反對俄對烏展開“特別軍事行動”,與此同時,也維持與俄的政治經(jīng)濟關系,而且試圖充當俄烏之間的調停人。2024年12月“沙姆解放組織”對敘政府軍的進攻是從土耳其控制的敘北部地區(qū)發(fā)起的,如果沒有土的支持,幾乎不可能發(fā)生。而且毫無疑問土耳其會從中受益。土耳其和親土耳其勢力的崛起,已然在中東地區(qū)形成一道屏障,切斷了俄軍從黑海馳援地中海的海上路徑。反觀俄羅斯方面,此前幾年,因為烏克蘭戰(zhàn)場需要,俄將大量駐敘軍事人員轉移到烏。面對敘利亞政局變動,俄無法像2015年那樣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資源去介入,因此俄土曾經(jīng)在敘國內達成的相對平衡狀態(tài)被打破。作為俄羅斯盟友的伊朗在敘利亞政局變動中也遭到削弱,從德黑蘭到地中海的“什葉派之弧”被摧毀,無疑削減了俄在敘利亞背靠盟友的安全感??傊?,因敘利亞問題,土耳其增加了對抗俄的籌碼,俄土雙方在敘利亞問題上的利益沖撞或因阿薩德政權被推翻而正式拉開序幕。
其次,俄中東政策仍將以維持影響力為目標。十年前,出兵敘利亞標志著自蘇聯(lián)解體后俄羅斯全球大國地位和影響力的恢復。從2015年開始,俄羅斯與中東所有主要國家的關系迅速得到加強,土耳其、阿聯(lián)酋、沙特、埃及和伊朗都是俄重要的貿易伙伴,俄與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關系也在改善。俄羅斯與伊朗和土耳其的關系不斷調整,在敘利亞問題上三方能夠妥協(xié)和配合,以色列也看中俄羅斯重返中東后的影響力。俄羅斯的大型項目計劃,如天然氣樞紐、新的物流路線(通往印度洋的國際南北運輸走廊)以及核電站項目等,都瞄準中東地區(qū)。近幾年俄羅斯的中東外交風生水起,普京在烏克蘭危機期間飛赴中東,相繼訪問阿聯(lián)酋和沙特。然而,敘利亞政權更迭使俄羅斯的中東戰(zhàn)略遭到嚴峻挑戰(zhàn)。俄羅斯未來的中東政策既有維護在該地區(qū)影響力的戰(zhàn)略目標,也有對能源和物流走向和價格控制的戰(zhàn)略意圖。
目前來看,“沙姆解放組織”掌權敘利亞后保持了理性。其領導人艾哈邁德·沙拉近日談及敘未來政治進程時說,制定新憲法可能需要三年,舉行選舉則可能需要四年。但敘現(xiàn)實情況仍非常復雜,局勢如何發(fā)展有待觀察。
當下,敘國內包括四股主要勢力:組建過渡政府的“沙姆解放組織”,位于敘土邊境、受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國民軍”,由庫爾德武裝演變而來的“敘利亞民主力量”及阿薩德政權殘余勢力。在這幾股勢力中,美國通過援助“敘利亞民主力量”干預敘局勢。美國認為,伊朗及其扶持的勢力已被削弱,如今正是利用駐敘美軍為杠桿,以有利于美國及其盟友的方式重塑中東格局的最佳時機。此外,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阿薩德家族所在的阿拉維派阿拉伯人以及阿薩德政權殘余勢力在敘利亞盤根錯節(jié),大國正試圖規(guī)范各方的勢力范圍。未來,俄羅斯與美國以及地區(qū)大國土耳其在敘利亞的爭奪將再掀高潮。
事實上,敘利亞政府迅速被推翻令俄羅斯感到意外,當前對其而言更應該討論的是如何應對這一局面。俄羅斯可能會積極尋求與敘新政府實現(xiàn)和解,從而最大程度維護其在中東地區(qū)的利益。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