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剛上一竿子高,椅子村村委會門前已聚集了不少老年人??磿r候差不多了,村主任點著花名冊上的名字開始發(fā)錢。李進站起來,把事先備好的錢雙手一一遞給大家。老人們接過錢,感激地說:“謝謝李進,你可真是我們椅子村的福星??!”
“大家不必客氣,祝愿您們個個健康快樂!”李進邊給大伙發(fā)錢邊熱情地說著。
李進四五歲時,他爹修路被啞炮炸死了,他娘被人誆走,于是李進跟著爺爺奶奶住。那年頭,家家日子都不好過,村里人心疼這個沒爹沒娘的孩子,時常東家給他件舊衣裳,西家給雙鞋。哪家做好吃的,只要看見李進就會喊他來吃。李進在村里也算是吃著百家飯、穿著百家衣長大的孩子。
李進讀到初中,嚷著學(xué)不進去,退了學(xué)。過了幾年,李進和同村的人一起去廣東建筑隊打工。李進腦子靈活,干活兒踏實,從學(xué)徒干到了項目經(jīng)理,后來他有了自己的公司。李進滾雪球一樣,把自己的公司發(fā)展壯大,擁有了幾個億的資產(chǎn)。
那年春天,李進回到了多年沒回的椅子村。
村子里原來的土坯房都改建成了磚混小樓房,雨天泥濘的路面也修成了水泥路。這讓李進心里感到寬慰不少。李進的車停在村口,他和司機走進村子。村子里空蕩蕩的,多是些老年人。李進來到自己家老宅前,碗口粗的樹木遮擋住了木門。
這時,一位頭發(fā)花白的嬸子從旁邊院子里走過來,望著李進說:“聽你說話聲音挺熟,你是?”李進細(xì)看了下說:“你是梅英嫂子吧,我是李進。你忘了我小時候經(jīng)常在你家吃飯?”
“你是李進?”梅英嫂子望著眼前這個發(fā)福的中年男子一時不敢相信。
“沒有別的掙錢門路,不出去打工,光靠種莊稼也不行。有的人出去了,就在城里買了房。”梅英嫂子把李進和司機讓到院子里。
李進決定反哺鄉(xiāng)親。他先是把村里幾公里的土路修成水泥路,裝上太陽能路燈,又把村外的山泉水引到村里,讓村里人吃上了自來水。他還決定每年給村里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每人發(fā)八百元生活補助,給困難戶每戶發(fā)一千元紅包。這一消息如炸雷般傳遍十里八村,讓附近村的鄉(xiāng)親們羨慕不已,都說椅子村風(fēng)水就是好,坐著錢都到腰包里了。椅子村的人更是樂得合不攏嘴。
李進把村里年輕人安排在自己的工地上打工,根據(jù)他們的個人特長,安排師傅教他們技術(shù),出師即可拿高工資。椅子村的人一年出去能掙個好幾萬元回來,日子慢慢過得紅火起來。
不知啥時起,椅子村的年輕人到李進工地打工的少了。村里幾個麻將館日里夜里場場爆滿,村頭還開了家“農(nóng)家樂”,說白了就是為打牌的提供方便。在外人眼里椅子村的人如今活得瀟灑。李進聽說了這些,只是笑著搖了搖頭。
往年這個時候,李進只要能脫開身,必親自帶著錢回來給鄉(xiāng)親們發(fā),實在忙的話,他會委托村里人去銀行取錢代發(fā)。眼見三個月過去了,既不見李進回來,也不見村干部提發(fā)錢的事。
于是關(guān)于李進的事在村里傳開了。有的說,李進投資做大生意栽了;有的說這幾年李進開的樓盤多,資金收不回來了。
時間長了,村里有些人甚至罵起了李進,說李進就是想出風(fēng)頭,老公雞拉屎——頭三下子硬,名聲得到就收手了,做大生意的人算賬精著呢!
椅子村的氣候非常適合種植中草藥。李進還邀請專家來村里考察論證。李進本想引導(dǎo)椅子村的村民種植中草藥,但是,他們村沒多少人種,相鄰幾個村的村民倒跟著種起來。如今,外地客商開著車上門收購,有一種中草藥收購價達到三四十元一斤。
新年過后,鎮(zhèn)政府招商引資億元的中草藥加工項目在椅子村奠基。人們看到,西裝革履的李進和縣領(lǐng)導(dǎo)站立一排,手握剪刀正在為該工程開工剪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