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兩個多月過去了,但那幅悲慘的畫面一直印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
那是六月初,實驗樓前高大的柏樹上,經常會有剛剛出巢的小烏鶇跳來跳去。它們從這個枝頭撲棱到那個枝頭,不時發(fā)出快樂的叫聲。兩只成年的烏鶇站在樹梢上,偶爾鳴叫幾聲,好像在為自己的孩子打氣。
那天上完實驗課,我和小怡清理好實驗室后,便準備回教室。突然,我發(fā)現(xiàn)走廊里不知什么時候站著一只小烏鶇,它正歪著腦袋打量我們。我們往前走,它便立即向后逃,嘴里還發(fā)出叫聲,好像在警告我們不要靠近。見我們繼續(xù)走,它好幾次想飛起來,但都沒有成功,也許是飛累了。
見小烏鶇躲在角落里,一臉驚恐的樣子,我突然善心大發(fā),決定助它一臂之力。于是半蹲身子,伸出雙手,悄悄靠近,然后突然一合手,把小烏鶇逮個正著。小烏鶇在我的手里拼命掙扎,發(fā)出凄厲的叫聲。兩只大烏鶇聽到叫聲,飛了過來,盤旋著,鳴叫著,我知道,它們一定是在抗議,甚至是在謾罵。
我抓住小烏鶇,快步下樓,跨上半米高的花臺,來到柏樹底上,雙手高高舉起,小心翼翼地把小烏鶇放到樹杈上,然后拍拍手,跳了下來。
本以為大功告成,可是那只小烏鶇由于受到了驚嚇,突然從樹上飛了下來,落在不遠處的地上,然后又拼命拍著翅膀向廁所背后的通道逃去。
就在我驚愕之時,讓人意想不到的事發(fā)生了,一只黑色的貓閃電一般,從通道里面飛了出來,猛撲在小烏鶇身上,一口咬住,然后縱身一躍,穿出鐵柵欄中間的空隙,逃到校園外面去了。這是一只流浪貓,經常在校園里游走。
目睹這瞬間發(fā)生的一幕,我和小怡都嚇呆了。我心里的難過、懊悔,真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誰能想得到,我的好心反而幫了倒忙,要了小烏鶇的命。
兩只大鳥肯定也看到了這一幕,它們慘叫著,向遠處追去。那一聲聲悲鳴,像一把把鋒利的刀子,刺向我的心。
上課鈴響了,我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向教室。那一天,我?guī)缀鯖]說話,心里沉甸甸的。
后來,那兩只大烏鶇經常站在柏樹上叫,聲音越來越嘶啞,像是在哭訴,又像是在向我討要它們的孩子。
一轉眼暑假已過,開學了,我迫不及待地來到實驗樓前,柏樹上的烏鶇已不見了蹤影,它們應該是離開了這塊傷心地吧。望著空蕩蕩的柏樹,我的心再次難過起來。兩只可憐的大烏鶇,我乞求你們能原諒我,我期盼你們明年春天能再次回來,重新在這里筑巢,生兒育女。那只黑貓,已經消失很長時間了,這里不會再有危險了。
烏鶇,你們會回來嗎?我等著你們!
江蘇省東臺市臺南中學
點 評
這篇作文講述了一個令人心痛的故事,“我”的好心害了一只幼鳥,失去一個孩子的烏鶇父母選擇離開傷心地,“我”觸景生情,有感而發(fā),期盼它們明年能再次回來筑巢。
文中描寫非常生動,無論是小烏鶇最初害怕的樣子,還是烏鶇父母失去孩子后痛苦的表現(xiàn),都寫得惟妙惟肖,讓人如見其形,如聞其聲。而“我”的心理活動更是寫得非常貼切,真摯的情感,悄然感染著讀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