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金如意山楂以成熟期早、果皮金黃、果肉黃白色、清香綿甜、口感好、易豐產(chǎn)等優(yōu)勢贏得廣大消費者和生產(chǎn)者的喜愛,適宜在山楂產(chǎn)區(qū)規(guī)模化推廣。為了向消費者奉獻優(yōu)質高端產(chǎn)品,充分挖掘該品種巨大的價值和發(fā)展?jié)摿?,將其無公害生產(chǎn)關鍵技術歸納整理,用于指導生產(chǎn),可操作性和實用性強,可以有效保障金如意山楂的產(chǎn)量、品質和效益,同時減少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危害和污染。
關鍵詞:金如意;山楂;無公害;生產(chǎn);技術
金如意山楂是山東費縣大門山山楂研究所自主選育的黃色甜山楂新品種,以成熟期早、果皮金黃、果肉黃白色、清香綿甜、口感好、易豐產(chǎn)等優(yōu)勢贏得廣大消費者和生產(chǎn)者的喜愛。該品種2019年通過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植物新品種權審定,2023年取得山東省林木良種審定,具備在山楂產(chǎn)區(qū)規(guī)模化推廣的條件。其營養(yǎng)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較高,是目前市場上唯一可以直接適量鮮食的甜山楂品種。金如意山楂及其深加工產(chǎn)品,顛覆了人們對傳統(tǒng)山楂的認知,被業(yè)內專家稱為“山楂產(chǎn)業(yè)發(fā)展史上的里程碑”(圖1、圖2)
1 產(chǎn)地環(huán)境選擇
選擇在無污染和生態(tài)條件良好的地區(qū)建園,符合NY/T 5010—2016《無公害農產(chǎn)品種植業(yè)產(chǎn)地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遠離污染源,距離公路主干道或鐵路500 m以上,避免土壤、空氣或水污染帶來的風險??諝夥螱B 3095—2012《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二類區(qū)要求。該品種與其他品種主要經(jīng)濟性狀對比,參考表1。
1.1 土層厚度
土層厚度在0.5 m以上的壤土,pH值為6.8~7.4,土壤環(huán)境質量符合GB 15618—2018《土壤環(huán)境質量農用地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的要求 [1] 。
1.2 灌溉水源
選擇灌溉水源水質清潔,灌溉水源應符合GB 5084—2021《農田灌溉水質標準》要求。
1.3 避免重茬
避免與普通山楂、蘋果、梨等薔薇科果樹及毛白楊重茬,遠離柏樹林,隔離距離為1 km以上。
1.4 藥劑使用
園區(qū)嚴禁使用除草劑,特別是草甘膦類,否則容易造成日后山楂爛根死苗。
2 栽植要求
2.1 選用壯苗
選用挺直、無檢疫性病蟲害的健壯苗木,株高80 cm以上,地徑0.8~1.8 cm,主側根發(fā)達的2~3年生嫁接苗(圖3)。
2.2 整地施肥
每667 m2撒施腐熟好的優(yōu)質農家肥(最好是羊糞)10 m3左右,過磷酸鉀150 kg,耕翻30 cm整平,起壟栽植,按規(guī)劃密度挖深寬80 cm×100 cm定植條帶(穴),表土、底土分開放置。
2.3 栽植密度
667 m2栽植密度可為83株(4 m×2 m)、110株(4 m×1.5 m),建議采用大行距小株距模式,以方便機械行間管理和采摘。該品種樹姿直立,枝條短枝型,具有早產(chǎn)性,所以有條件的地區(qū)建議栽植密度為110株/667 m2,樹形為紡錘形 [2](圖4)。
2.4 栽植時期及方法
(1)秋栽在苗木落葉后至土壤封凍前完成,宜早栽;春栽在土壤解凍后至萌芽前進行,以秋栽為好。
(2)栽植將苗木垂直放于定植穴中心,使根系舒展,依次填入表土和底土,填土一半時踏實并提苗,繼續(xù)填土,栽植深度要求苗木根頸與地面相平或稍高。栽后澆水,水完全滲下后封土。
(3)實踐證明,定植苗株間采用防草布覆蓋,防草和保溫效果好,日后行間采用割草機除草后就地還田(圖5)。
2.5 授粉樹配置
主栽樹、授粉樹(新泰甜紅子)按照6∶1配置,采取行配置為佳。
2.6 栽后管理
按照“兩減一控”要求,減肥減藥,控制用水總量、防止用水環(huán)境污染?!八⒎?、藥”的使用本著“適當、適時、適法、適量”的原則,有條件的園區(qū)可安裝水肥一體化設施。
3 肥水管理
3.1 施肥
保持土壤肥力,合理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合理補充生物菌肥和微肥。生物菌肥用量20 kg/667 m2,微肥如:硫酸鋅為3 kg/667 m2,硼砂為0.5 kg/667 m2,硫酸亞鐵為7 kg/667 m2等。生長季節(jié)及時中耕松土,深度6~10 cm。符合NY/T 496《肥料施用準則通則》和NY/T 525—2021《有機肥料》使用準則。以有機肥為主,配合正規(guī)的生物菌肥和微肥,化學肥料有限度使用 [3] 。
3.1.1 基肥 基肥在秋季果實采收后落葉前施入,施用量占全年施肥量的70%。結果初期樹株施有機肥20 kg左右,三元素硫酸鉀復合肥0.5 kg;盛果期果園采用溝深35 cm左右的條狀溝施或放射狀溝施,按1 kg鮮果施2.0 kg優(yōu)質農家肥的比例一次施足,來年不再追施。
3.1.2 追肥 結果初期樹,距樹干1 m處向外挖深寬15 cm×35 cm的放射溝,長度至樹冠滴水線為宜,撒入肥料后覆土澆水。初結果樹追肥,在萌芽后開花前,株施純氮40 g;在秋梢停長后,株施純氮40 g、磷35 g、鉀45 g;果實膨大期株施折合純氮160 g、磷80 g、鉀160 g。
3.1.3 葉面肥 葉面噴肥可結合噴藥噴施3~4次。5、6、7月中旬前后噴施葉面肥增加樹體營養(yǎng),8月上旬噴施0.5%的磷酸二氫鉀補充鉀肥 [4] 。
3.2 水分管理
關鍵需水期主要在開花之前、謝花15 d前后、果實膨大期和土壤封凍前。在果實生長期,維持土壤潮濕狀態(tài)。提倡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圖6)。
3.3 生草制
生草品種可選擇結縷草、燕麥草、紫花苜蓿、毛葉苕子等。草高35 cm左右時收割并覆蓋樹盤,利用有效降雨向草上撒施適量尿素,以氮換碳,補充綠肥。
4 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病蟲害防治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采用農業(yè)防控為基礎,如種苗檢驗檢疫、栽植優(yōu)質壯苗、科學栽培、加強土肥水管理等;以物理和生物防控為主體,物理防控如殺蟲燈、色板等,生物防控如天敵、生物農藥等;科學使用化學防控,按照NY/T 393操作要求使用農藥。
4.1 農業(yè)防控
山楂種苗、接穗、砧木等從異地調運時,必須進行嚴格的植物檢疫檢驗,從源頭上防止病蟲草害傳播。除嚴格進行植物檢驗檢疫外,在植株發(fā)芽前,應噴灑3~5 °Bé的石硫合劑進行消殺??茖W栽植優(yōu)質種苗,科學修剪,加強土壤和肥水管理。
4.2 物理防控
4.2.1 人工防治 人工捕殺害蟲。比如可以利用金龜子受驚假死的特性,在白天震動樹枝,讓成蟲假死掉落后捕殺;體型大且容易發(fā)現(xiàn)的害蟲如天牛也可以人工捕殺;另外注意觀察,發(fā)現(xiàn)樹體上有鼓痕時,用刀挖除或刮除并予以銷毀處理,從而殺死害蟲。
4.2.2 誘殺 有以下幾種方法:
(1)誘殺法主要是利用昆蟲的趨向性誘集殺蟲,殺蟲效果好,省時省力節(jié)省成本,是人工防治最有效的手段。
(2)誘殺法中效果較好的為頻振式太陽能殺蟲燈,最佳誘殺期為4月初至5月中旬,可以誘殺桃蛀螟、卷葉蛾等多種趨光性害蟲成蟲。
(3)藍板、黃板等有色板誘殺,糖醋液誘殺,在特定的容器中設置誘餌芯誘殺等都是常見而又實用性很強的誘殺方法。
(4)果樹專用誘蟲帶是利用部分害蟲潛伏越冬的特性,通過人為設置適宜害蟲越冬的場所,誘集后進行捕殺,從而減少越冬昆蟲種群數(shù)量、控制害蟲數(shù)量。
(5)還可以采取其他誘殺方法,如根據(jù)害蟲特性在園地周邊或行間種植具有誘集或驅趕作用的作物。如種植十字花科類蔬菜、玉米等作物誘使成蟲產(chǎn)卵、種植谷類或牧草等驅趕紅蜘蛛等。
4.3 化學防控
農藥及使用應符合NY/T 393《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要求,按照DB 37/T 2692的規(guī)定,準確控制施藥量和施藥時機。注意采果前15 d不要施用農藥,避免藥劑殘留過量。
4.3.1 萌芽期 山楂萌芽期噴灑3~5 °Bé石硫合劑,消除寄主的病菌孢子;三唑類殺菌劑復配吡唑醚菌酯,可有效防治白粉病、銹病、炭疽病等常見病害的初期侵染;山楂發(fā)芽后,噴灑低毒、高效的生物農藥防治蚜蟲、紅蜘蛛、介殼蟲等害蟲。
4.3.2 開花期 花前、謝花后用腈菌唑復配蘇云金桿菌和吡唑醚菌酯(或戊唑醇)重點防治山楂白粉病、花腐病、卷葉蟲和食心蟲等。
4.3.3 幼果期 落花2周后的幼果期噴施苯醚甲環(huán)唑加代森錳鋅復配除螨類藥物(如乙唑螨腈等)重點防治炭疽病、食心蟲、紅蜘蛛、白蜘蛛等。
4.3.4 果實膨大期 果實膨大期,可交替選用菊酯類復配內吸性殺菌劑重點防治食心蟲、炭疽病、紅白蜘蛛等病蟲害。果實采收后,用40%多菌靈600倍液+10%苯醚甲環(huán)唑1000倍液+4.5%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5],防治炭疽病和褐斑病,保護葉片,增加樹體養(yǎng)分積累,有利于來年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金如意山楂高抗白粉病,食心蟲和炭疽病是危害果實的主要病蟲害,應特別注意防范。
5 合理修剪
保證植株通風透光,促進花芽分化和果實發(fā)育,以冬剪為主。在早春樹體未萌芽前修剪,注重培養(yǎng)結果枝組。
5.1 樹形選擇
(1)根據(jù)該品種樹姿較直立和短枝型的特點,樹形以自由紡錘形和小冠疏層形(二層開心形)為主。
(2)自由紡錘形株行距1.5 m×4 m,樹高3~3.5 m,干高約60 cm,中心干留15~20個主枝,對生主枝相距50 cm,螺旋生長,無側枝[5] 。
(3)小冠疏層形株行距2 m×4 m,干高約50 cm,樹高2.5~3 m,全樹分2層,第一層3~4個主枝,每個主枝2~3個側枝,第二層2~3個主枝,側枝1~2個。
5.2 修剪要點
5.2.1 骨干枝培養(yǎng) 按樹形要求定干,干高50~60 cm,干高以上留20 cm作為整形帶短截。有中心干的樹形,冬剪時選直立向上的枝作中干,留45 cm短截;主枝留50 cm短截;側枝留35 cm短截。
5.2.2 培育結果枝組 樹形定型后,對幼樹采取短截、抹芽等措施重點做好增枝擴冠工作;對結果期樹除采取拉枝、拿枝、緩放等措施外,疏除或回縮徒長枝、密生枝、重疊枝、競爭枝、交叉枝和病弱枝等影響通風透光的枝條,培養(yǎng)結果枝組,以促花坐果。
6 花果管理
6.1 及時疏花疏果,提高果實品質
在花序出現(xiàn)至花蕾分離前,花序相距30 cm,按照“疏弱留強、疏下留上”的原則疏除花序。另外,樹體營養(yǎng)枝和結果枝數(shù)量比保持(1~1.5)∶1。
6.2 合理調控
實踐證明,在山楂盛花期和幼果期噴施0.3%硼砂(硼酸)水溶液或赤霉素20~30 mg/L,可以大大提高坐果率和平均單果質量。在8月下旬金如意山楂著色初期,果園行間鋪反光膜,有利于樹體內膛果實著色。
7 采摘與儲存
(1)進入9月上中旬,山楂果面由綠色基本變?yōu)榻瘘S色,口感軟硬適中,清香綿甜,即可采摘上市。實踐證明,果實在黃綠色(約七成熟)時即可采摘,水分充足,既耐貯存,又有脆甜帶酸的口感,商品性最好。
(2)為保障金如意山楂鮮食果的外觀品相,以手工采收最佳,采收時注意果實要帶一段果柄,以防果實貯存期內果柄和果實處因傷口變色甚至腐敗而影響商品性;果箱內用柔軟物做內襯,避免擦傷果皮;采后分級并選擇背陰處進行冷藏預處理。
(3)采收后冷藏在3~5 ℃下處理1周左右,可激發(fā)金如意山楂蘋果和香蕉的天然香氣,甜酸口感極佳。
8 質量檢測
對進入采收期金如意山楂進行農產(chǎn)品質量安全檢測,分批次抽檢,農殘指標應符合GB 2763的要求,質檢合格情況下投放市場。定期對果實進行質量檢測,可確保商品果符合無公害標準。
參考文獻
[1] 劉學海,聶宗省,李占芹,等.黃色山楂新品種金如意的選育[J].果樹學報,2021,38(5):839-841.
[2] 李朝陽,聶宗省,孫騰飛,等.金如意黃山楂新品種選育及優(yōu)質高效栽培技術〔J〕.果樹資源學報,2021,2(2):84.
[3] 楊貴軍.河南山楂主要害蟲發(fā)生特點及綠色防控技術[J].中國農技推廣,2022,38(8):80-82.
[4] 潘中田.中田大山楂栽培技術[J].賀州學院學報,2010,26(3):133-136.
[5] 魏蘭英.山楂種植及病蟲害防治關鍵技術的探討[J].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2021(6):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