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研究標準體系、技術路線圖和專利池三者關系過程中,發(fā)現(xiàn)高級音頻編碼(AAC)標準、專利池及專利三者之間違背一般邏輯的現(xiàn)象,即AAC標準發(fā)布后,有關研究機構和廠商發(fā)現(xiàn)了巨大商機,繼而建立專利池,研發(fā)產品形成專利。這一實例說明標準有時先于專利、專利池發(fā)展和形成,繼而對專利池的建立和專利的形成起著引領作用,需要引起人們重視標準對技術、產品、專利、專利池的引領作用。
關鍵詞:高級音頻編碼,專利池,標準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19.007
0 引 言
2020年7月21日,四川長虹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和世界專利池授權領導者Vi a L ic en si n gCorporation(以下簡稱Via公司)宣布,雙方已就高級音頻編碼(A AC)標準必要專利簽署了專利池全球授權協(xié)議。2022年7月20日,Via公司和小米公司宣布,小米公司續(xù)簽了Via公司的高級音頻編碼(AAC)專利池,這份全球協(xié)議包括智能手機?!拔覀兒芨吲d繼續(xù)與Via公司的AAC專利池達成協(xié)議,這是一種平衡的合作許可模式,旨在應對我們市場的獨特挑戰(zhàn)。”小米公司全球業(yè)務發(fā)展和知識產權戰(zhàn)略部門總經理徐然表示:“小米客戶將繼續(xù)享受這種高質量的音頻格式。[1]”2023年2月8日,OPPO宣布與Via公司達成了專利許可協(xié)議,獲得Via公司的高級音頻編碼(AAC)專利池許可。美國時間2023年12月14日,Via公司和創(chuàng)維集團(SkyworthGroup)宣布,創(chuàng)維已獲得Via公司的高級音頻編碼(AAC)專利池的授權。
以上專利授權事件說明:一是我國許多著名公司需要高級音頻編碼(AAC)專利技術,即使繳納不菲的專利費,為了公司的發(fā)展,也主動獲取Via公司的專利授權。二是說明這些專利是高級音頻編碼(AAC)標準的必要專利,標準包含了專利,使用標準就得獲得專利授權,繳納專利費。本文就圍繞兩個問題進行探究:一是高級音頻編碼(AAC)標準為什么要納入專利;二是我國使用高級音頻編碼(AAC)標準為什么需要獲得Via公司的專利授權,繳納專利費。
1 Via公司
高級音頻編碼(AAC)國際標準1997年發(fā)布;美國杜比實驗室19 9 8年開始管理A AC的知識產權池。2 0 0 2年,杜比實驗室成立全資子公司ViaLicensing Corporation,代表多個專利擁有人對高級音頻編碼(AAC)國際標準中重要的專利技術進行專利授權[2]。Via公司是一家專業(yè)的專利池管理公司,本身并不擁有任何專利,只是代理專利廠商提供服務,總部在美國加州舊金山。Via公司主要由來自全球的專利授權、法律和技術方面的專家組成,是提供給制造商一個一站式的專利授權服務的專業(yè)機構。Via公司委托專業(yè)的IT公司負責專利池后臺的數(shù)據管理;跟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后臺數(shù)據庫也有很多合作。Via公司還提供免稅額核準證書,不同國家關于稅收的不同規(guī)則,會導致一些混亂,公司開發(fā)的系統(tǒng)會很認真地幫助計算。在專利授權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一些廠家違背合同原則或者授權原則,Via公司會審計被授權方遵守規(guī)則的情況[3]。
2 高級音頻編碼(AAC)標準
高級音頻編碼(AAC)標準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與國際電工委員會(IEC)于1988年成立的動態(tài)圖像專家組(MPEG)制定的國際標準之一。該專家組專門負責為CD(Compact Disc的縮寫,是一種用以儲存數(shù)字資料的光學碟片)建立視頻和音頻標準,其成員都是視頻、音頻及系統(tǒng)領域的技術專家?;跀?shù)碼音頻和視頻標準化的需要,該專家組建立了系列壓縮編碼標準,并制定出MPEG-格式,令視聽傳播全面進入數(shù)碼時代。MPEG標準體系下有MPEG-1、MPEG-2、MPEG-4、MPEG-7和MPEG-21五大標準。其中,人們使用較普遍的MP3就屬于MPEG-1標準的第三層,而AAC源于MPEG-2音頻編碼技術,并一直發(fā)展到MPEG-4[4]。MPEG-2標準的討論始于MPEG的第11次會議(1990年7月召開),MPEG的第29次會議(1994年11月)批準了MPEG-2標準的系統(tǒng)、視頻和音頻部分[5],AAC于1997年形成國際標準ISO 13818的第七部分[6]。與MPEG-1標準相比,MPEG-2標準具有更高的圖像質量、更多的圖像格式和傳輸碼率,但并不是對MPEG-1標準的簡單升級,而是在傳輸和系統(tǒng)方面做了更加詳細的規(guī)定和進一步完善。
MPEG-1、MPEG-2到MPEG-4基于共同的技術基礎,包括:DCT(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的縮寫,是離散余弦變換方法)、zigzag scan(一種掃描矩陣的方法)、可變長編碼技術、動態(tài)補償技術等。而MPEG-1的代表技術是雙向預測技術,MPEG -2的代表技術是隔行掃描技術,MPEG - 4的代表技術是對象掃描技術。從技術細節(jié)上看,MPEG -2與MPEG -1的區(qū)別在于掃描順序的可變性。從標準化的時間看,MPEG-1是1992年11月形成,MPEG-2是1994年11月形成,MPEG-4是1999年12月形成。從應用領域看,MPEG-1主要應用于視頻CD光盤、MP3播放設備等,MPEG-2主要應用于DVD、數(shù)字電視和廣播,MPEG-4主要應用于移動終端和互聯(lián)網[4]。
為了更好地顯示MPEG系列音頻編解碼標準的發(fā)展脈絡和區(qū)別,表1給出了四項標準的編號、名稱、譯名、主要內容或特點。
由表1可以看出,MPEG系列音頻編解碼標準之間既有繼承,又有發(fā)展;既有共性,又有針對性。
3 AAC專利池
AAC專利池的原創(chuàng)開發(fā)者僅有四家公司:ATamp;T實驗室(ATamp;T Laboratories)、杜比實驗室(DolbyLaboratories)、德國夫瑯和費研究所(FraunhoferInstitute)、索尼公司(Sony Corporation)。2003年10月1日時,AAC專利池涵蓋了6家公司的46項專利;到2018年10月1日時,AAC專利池涵蓋了14家公司的2412項專利。AAC專利廣泛運用于以下各個行業(yè)當中:手機制造商,電視機、機頂盒和無線電接收器制造商,家庭視聽和DMA/OTT設備制造商,游戲機/手持設備制造商,汽車產品制造商,個人產品制造商(平板電腦、媒體播放器、相機等),PC軟件產品等,幾乎所有音質產品都有著AAC專利池中專利的影子[7]。
AAC 前期核心技術中的多聲道和多音軌技術,其專利持有人“ 杜比實驗室特許公司”“FRAUNHOFER GES FORSCHUN”(佛勞恩霍夫爾公司)及有關公司,最早從2005年和2006年在全球布局專利。之后AAC核心技術中的SBR(譜帶復制)技術和參數(shù)立體聲技術,“杜比實驗室特許公司”的“參數(shù)立體聲技術”有關專利66%以上申請日集中于2010年至2012年,而“SBR(譜帶復制)技術”有關專利83%以上申請日集中于2009年至2016年[4]。
4 AAC標準與AAC專利池間的關系
由上述知道,A AC源于MPEG -2音頻編碼標準,并一直發(fā)展到MPEG-4。AAC于1997年形成國際標準ISO 13818的第七部分。而AAC專利池建立于2002年,其核心專利2005年才開始在全球布局。從時間來看,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與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成立動態(tài)圖像專家組(MPEG),制定高級音頻編碼(AAC)標準在先;ATamp;T實驗室(ATamp;TLaboratories)、杜比實驗室(Dolby Laboratories)、德國夫瑯和費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索尼公司(Sony Corporation)等公司組建AAC專利池在后;并且,AAC核心專利是在專利池建立3年后才開始在全球布局。
5 分析與結論
AAC本質是一種音頻編解碼方法,使消費者可以享受高壓縮效率且高質量的音頻,從而減少需要傳輸?shù)臄?shù)據量和播放所需的處理時間。因此國際上一批專家協(xié)商形成了高級音頻編碼(AAC)標準。在1990年7月,MPEG專家組討論MPEG-2標準制定目標、思路和包括內容時,確定的目標是使價值數(shù)千億美元的有線電視、地面電視、衛(wèi)星電視、電信公司和一攬子媒體工業(yè)能夠以壓縮形式實現(xiàn)數(shù)字化。這意味著高級音頻編碼(AAC)標準蘊含著巨大的商機,所以杜比公司從1998年開始管理AAC的知識產權池,2002年成立Via Licensing Corporation,專門代理多個專利擁有人的專利授權。在成立專利池的同時,進行技術、產品研發(fā),形成專利,2005年開始在全球布局。從這個過程來看,標準走在專利、專利池前面,甚至起著引領性作用;而一般的邏輯是先進行技術和產品研發(fā),再形成專利,然后建立專利池,最后制定為標準。所以,從AAC標準、專利、專利池三者關系來分析,人們需要重視標準對技術、產品、專利、專利池的引領作用。
綜上,本文開篇兩個問題的答案就顯而易見了。高級音頻編碼(AAC)標準不是納入現(xiàn)有的專利,而是有關機構和產商將標準中的方法研發(fā)成產品形成專利。國際上有代表性的研究機構、廠商協(xié)商一致形成了高級音頻編碼(AAC)國際標準,并將其形成專利和專利池,其他廠商使用高級音頻編碼(AAC)國際標準時,就避免不了繳納專利費。ViaLicensing Corporation與一些國際標準化組織在后臺的數(shù)據庫有很多合作[3]。所以,我國需要重視標準、專利、專利池三者之間的關系研究,三者之間有時沒有誰先誰后的邏輯關系,關鍵在于針對問題而開展的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造,并將標準、技術、產品、專利、專利池五者緊密結合起來,才能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小米續(xù)簽Via Licensing的高級音頻編碼AAC專利池許可協(xié)議[EB/OL].(2022-07-21)[2024-04-10].https://www.sohu.com/a/569910639_183297/.
[2]從DR A音頻標準(國標級)來看技術創(chuàng)新(二)[ EB/OL].(2010-09-21)[2024-04-10].https://blog.csdn.net/weixin_33721344/article/details/86160366/.
[3]Via licencing 安小鵬演講[EB/OL].(2007-11-30)[2024-04-10].https://tech.sina.com.cn/it/2007-11-30/17031885335.shtml/.
[4]董廣福.MP3專利技術與AAC專利技術之間的繼承與超越[EB/OL].(2017-05-19)[2024-04-10].https://biaotianxia.com/article/3852.html/.
[5]徐鋆.MPEG發(fā)展史[EB/OL].(2020-03-04)[2024-04-10].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593516.
[6]郭斌.MPEG-2壓縮編碼[EB/OL].(2017-03-15)[2024-04-10].https://blog.csdn.net/mm792261167/article/details/62218063/.
[7]甘海兵.全球著名知識產權專利池給中國AI企業(yè)專利池建設的策略[EB/OL].(2022-09-01)[2024-04-10].https://www.sohu.com/a/581637854_120133310/.
作者簡介
郭小勇,碩士,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海洋標準化。
(責任編輯:袁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