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石K33于2022年通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18―2019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早熟常規(guī)組區(qū)域試驗平均:生育期124 d;株高75.7 cm,第一果枝節(jié)位5.9,單株結鈴6.2個,鈴重5.6 g,衣分42.7%,霜前花率98.7%;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產量分別為366.7 kg、156.1 kg和153.8 kg,分別為對照新陸早61號的104.6%、109.3%和109.0%;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31.2 mm,斷裂比強度32.6 cN·tex-1,馬克隆值4.3,斷裂伸長率6.9%,反射率80.8%,黃色深度7.8,長度整齊度指數(shù)86.6%,紡紗均勻性指數(shù)167.7;高抗枯萎病,耐黃萎病?;谛率疜33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早熟常規(guī)組區(qū)域試驗和生產試驗中的表現(xiàn),對新石K33選育過程和農藝性狀、產量、纖維品質等特征特性進行了介紹,并總結了主要栽培技術措施。
關鍵詞:棉花;品種選育;新石K33;特征特性;農藝性狀;產量;纖維品質;栽培技術
1 親本來源及選育過程
新石K33是石河子農業(yè)科學研究院和石河子市莊稼漢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選育的早熟棉花品種。新石K33是以大鈴、優(yōu)質纖維材料系9(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引進材料)為母本,以早熟、高產、抗病品系01-17-38(新陸早7號抗病選系)為父本,通過多年多代系統(tǒng)選育而成的常規(guī)棉花品種。
2002年配制雜交組合;2002年冬季南繁加代;2003―2007年分別在石河子農業(yè)科學研究院的枯萎病與黃萎病混生病圃、枯萎病選擇圃、黃萎病鑒定圃進行抗病選擇和鑒定,并對纖維品質進行檢測;2008―2010年在石河子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棉花研究所育種試驗地,重點對早熟性、鈴重、衣分等產量性狀連續(xù)定向選擇;2011―2013年,在早熟、高產、抗病基礎上加強對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斷裂比強度、馬克隆值等品質性狀連續(xù)定向選擇;2014年篩選出早熟、高產、抗病、優(yōu)質的早熟陸地棉新品系,定名為新石K33;2017年參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早熟常規(guī)組棉花新品系比較試驗,2018―2019年參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早熟常規(guī)組區(qū)域試驗,2019年同時參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早熟常規(guī)組生產試驗。2022年通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第十屆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主任委員會議審定,審定編號:新審棉2022年163號。
2 特征特性
2.1 主要農藝性狀
生育期124 d;植株塔形,Ⅰ~Ⅱ式果枝,較緊湊;棉鈴卵圓形(參見封二彩版)。株高75.7 cm,第一果枝節(jié)位5.9,單株結鈴6.2個,鈴重5.6 g,衣分42.7%。整個生育期長勢較強,整齊度好。
2.2 產量表現(xiàn)
2018―2019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早熟常規(guī)組區(qū)域試驗2年平均結果:新石K33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666.7 m2產量分別為366.7 kg、156.1 kg和153.8 kg,分別比對照新陸早61號增產4.6%、9.3%和9.0%;霜前花率98.7%。2019年生產試驗中,新石K33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666.7 m2產量分別為364.7 kg、157.6 kg和156.2 kg,分別比對照新陸早61號增產3.6%、9.3%和9.2%。新石K33在2018―2019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早熟常規(guī)組區(qū)域試驗和2019年相應生產試驗中各試點產量、衣分、霜前花率數(shù)據(jù)見表1。
2.3 纖維品質
2018―2019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早熟常規(guī)組區(qū)域試驗中取樣,經農業(yè)農村部棉花品質檢驗測試中心(原農業(yè)農村部棉花品質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HVI校準棉花標準校準),新石K33纖維品質指標2年平均結果為:上半部平均長度31.2 mm,斷裂比強度32.6 cN·tex-1,馬克隆值4.3,斷裂伸長率6.9%,反射率80.8%,黃色深度7.8,長度整齊度指數(shù)86.6%,紡紗均勻性指數(shù)167.7。
2.4 抗病性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早熟常規(guī)組區(qū)域試驗主持單位委托石河子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棉花研究所進行抗病性鑒定,結果為:2018年新石K33高抗枯萎?。ú∏橹笖?shù)4.84)、耐黃萎病(病情指數(shù)33.93);2019年新石K33高抗枯萎病(病情指數(shù)3.9)、耐黃萎?。ú∏橹笖?shù)33.4);2年結果取高值,新石K33高抗枯萎病、耐黃萎病。
3 適宜種植區(qū)域
適于北疆早熟植棉區(qū)種植。
4 栽培技術要點
4.1 適期早播
北疆早熟植棉區(qū)以4月中旬播種為宜。
4.2 合理密植
北疆早熟植棉區(qū)中等肥力棉田,每666.7 m2種植1.4萬~1.5萬株,可根據(jù)土壤肥力、土質適度調整,每666.7 m2收獲1.2萬~1.4萬株[1]為宜。
4.3 科學施肥
測土配方施肥,重施底肥、花鈴肥。磷鉀肥以基施為主,追施為輔,滴灌棉田可增加隨水施肥量,降低基肥用量。根據(jù)土壤情況和棉花長勢,適當補施微量元素肥料等[2]。
4.4 合理灌溉
看天、看地、看苗灌水,重點把握好頭水和停水時間。播種結束后及時安裝滴灌系統(tǒng),48 h內滴完出苗水,視墑情將滴水量控制在每666.7 m2 15~20 m3 [3]。滴灌棉田一般在6月上旬滴頭水,8月下旬停水,每次滴水量為666.7 m2 30~35 m3,滴水間隔為8~10 d,7月高溫時期采用較大滴水量和較短滴水間隔,全生育期滴水8~10次,每666.7 m2總滴水量為240~350 m3。
4.5 全程化學調控(化調)
根據(jù)棉花長勢、水肥與天氣情況酌情化調,做到早、輕、勤,靈活掌握。一般全生育期化調4~5次[4]。重點把握好頭水前后化調,若蕾期、花鈴期、打頂后長勢過旺,可增加化調次數(shù),以塑造豐產株型。
4.6 適時打頂
堅持“枝到不等時,時到不等枝”的原則,一般在7月5日前打頂[5]。打頂時,每株留果枝8~10個,結合水肥及化學調控,將棉株高度控制在75~80 cm。使用化學打頂劑封頂時,應嚴格按照化學打頂劑的產品說明書進行。
4.7 病蟲害防治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結合田間病蟲害監(jiān)測,盡早發(fā)現(xiàn)并有效防治棉花蚜蟲、葉螨(紅蜘蛛)和棉鈴蟲等害蟲[6]。
4.8 脫葉采收
脫葉劑選擇540 g·L-1噻苯·敵草隆懸浮劑(可選脫吐隆、棉海等)、81%(質量分數(shù),下同)噻苯隆·敵草隆水分散粒劑(瑞脫龍)、50%噻苯隆懸浮劑(逸采)。正常年份一般在9月5-10日進行脫葉催熟,9月12日前結束。施藥要求:施藥當日天氣晴好,日平均氣溫16 ℃以上,日最低氣溫12 ℃以上,且噴施后連續(xù)5 d以上為晴好天氣。施脫葉劑后田間脫葉率90%以上、吐絮率95%以上時,即可實施機械采收[7]。為了達到更好的脫葉效果,對晚熟、長勢較旺、脫葉效果差的棉田,間隔7~10 d后進行第2次脫葉催熟,藥劑用量視棉花脫葉、吐絮情況確定。
參考文獻:
[1] 趙海,李玉國,郭景紅,等. 早熟陸地棉新品種新陸早61號的選育及栽培技術[J]. 作物雜志,2014(2):150-151,
164.
[2] 張旺鋒,田景山,董恒義,等. 新疆北疆機采棉優(yōu)質高效綜合栽培技術規(guī)程[J]. 中國棉花,2019,46(6):37-39.
[3] 李吉蓮,寧新柱,馬麒,等. 早熟棉花品種金墾1643的選育及主要栽培技術[J]. 中國棉花,2021,48(11):25-26.
[4] 王香茹,韓煥勇,張恒恒,等. 北疆早熟優(yōu)質機采棉栽培技術規(guī)程[J]. 中國棉花,2021,48(1):34-36.
[5] 李吉蓮,寧新柱,林海,等. 棉花新品種金墾1442選育及栽培技術[J]. 中國棉花,2020,47(8):31-32.
[6] 曹陽,嚴玉萍,郭海玲,等. 新疆北疆機采棉穩(wěn)產優(yōu)質栽培技術[J]. 中國棉花,2016,43(9):44-46.
[7] 楊永林,李豪,楊名,等. 早熟優(yōu)質陸地棉新品種新石K28的選育及栽培技術[J]. 中國棉花,2020,47(11):41-43.
(責任編輯:付毓 責任校對:秦凡) ●
收稿日期:2024-04-11" " " " "第一作者簡介:李豪,助理研究員,從事棉花育種工作,1277785140@qq.com。*通信作者:楊永林,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棉花新品種選育及栽培技術,13095092255@163.com
基金項目: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中青年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北疆早熟機采棉種質資源創(chuàng)新”(2023RC04);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重點研發(fā)計劃“早熟抗逆機采棉新種質創(chuàng)制及品種選育與應用”(2021NY01);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科技特派員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服務(2022RC07)